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记者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深圳探索差别化、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和工作流程,在确保人居风险可控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前提下,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推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提质增效,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一直保持在100%。 土壤污染防治,事关千家万户的“米袋子”“菜篮子”和人居环境安全。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环节,市生态环境局优化工作流程,既缩短调查时间,又防止因污染设施拆除导致二次污染重复开展调查,促进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提速。在报告评审环节,将评审时间从原来20个工作日缩短至15个工作日,并创新建立“报告修改承诺制”,允许未发现污染迹象地块的报告修改和办理后续用地手续等工作并行开展,可最多节省30个工作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在治理修复环节,在全省率先探索“水土共治”模式,为解决涉及地下水污染的地块治理修复周期长的难题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针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管理环节多、技术要求高、专业性强等特点给市场主体造成的实际困难,深圳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在全面对接国家和省厅要求基础上,通过细化和印发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指引和评审程序相关具体指导文件,明确工作要求。加强培训指导,深入解读政策技术文件,提升用地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和地块责任主体工作能力,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筑牢基础。 提质增效不是简单一放了事,深圳始终牢牢守住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底线,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一直保持在100%,确保人民群众“住得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