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的世界工作之旅系列之——苏丹(下)
(接上期)开车在市场外围测试了一圈,见学员个个都很兴奋,我便提议让他们自己路测,我则在市场里等他们。我的建议得到了学员的热烈响应,我于是下车去逛市场让学员自己去路测。在蔬菜区、牛羊肉区和食品区转了一圈,发现所标的价格比深圳市面上的要便宜大约一半。来到售卖椰枣的摊区,几个当地人热情地招呼我去品尝他们的椰枣。当知道我是中国人时,其中一个摊贩还用中文说了一句“你好!”扫了一眼摊贩的椰枣,发现种类较多,不同颜色的就有好几种。看准了一种半透明状,外表浅黄色且覆盖有一层糖霜的椰枣后,一问价格,居然只要一百苏丹镑一公斤,算起来不过八九元人民币一斤,实在是便宜。征得摊贩的同意,我拿了一个尝尝,热情的摊贩不由分说地硬是给我抓了一大把要将其装在我的衣兜里。为了感谢摊贩的热情,我叫他给我称一公斤,可称好秤后一摸口袋才发现装钱包的电脑包放在车上而不能付钱。在我委婉地向摊贩说明原因后,那位摊贩却一定要我将椰枣带走。因为听不懂他说的话,但从他的手势和面部表情我猜他是要我先拿走椰枣,后面再来时给他钱。本来我比划着想告诉他,等会儿我的学员开车过来我就可以给他钱,可摊贩却没明白我的意思,一番各说各话后,摊贩最后将称好的椰枣倒回了货摊,然后用一个小纸包给我装了一包椰枣硬要送给我。正在我俩你推我让的时候,学员开车过来接我。在学员的翻译下,我花了两百苏丹镑买了小贩两公斤椰枣,临走时,小贩还是将那一小包椰枣硬塞到我的手里。坐车离开市场,走出老远还看见那个小贩站在原地目送着我们,那一刻真让我好生感动,——苏丹人民同样是古道热肠啊! 第一周培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为了早日拿回送去签注的护照,周五午饭后,我去办公室问了一下那位张姓办公室主管。因为之前曾经问过他一次,这次再问时张姓主管好像有些不耐烦,对我说我下周三一定能够拿得到签注好的护照。有人告诉我,这位张姓主管是中国派驻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维和部队的一名部队阿拉伯语翻译。一年前在回国之前,他因为有语言优势而被中兴苏丹办事处录用。同事告诉我,作为曾经的军人,此人做事雷厉风行,不喜欢被人过多询问。出于对军人的信任我之后没有再去问过他,直到第二个周三。 周末,办事处为前来苏丹出差的几位国内同事安排了一次“小金字塔”之旅。位于喀土穆以北240多公里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小金字塔”,正式名称叫苏丹金字塔,共有220座规模比埃及金字塔要小的金字塔群。虽然这些金字塔群和埃及金字塔基本属于同一个时期的建筑且体积也比不上埃及金字塔,但数量却比埃及金字塔要多得多。这些金字塔大多是苏丹历史上著名的麦罗埃王朝的陵墓群,其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现在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没来苏丹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里还有如此古老和数量的金字塔,因此对此行充满期待。 当天的司机还是那位为我们外出路测开车的本地老司机穆勒。穆勒是一位年近六十、身体壮硕的黑人。虽然看上去三大五粗,但却是一个经历丰富十分健谈的人。穆勒不仅英语不错,他告诉我他还会法语和德语以及俄语。因为多次坐他的车,言谈中他告诉我他早年去过俄罗斯给那里的石油公司开过大型油罐车,后来又去了欧洲开出租车,快四十岁的时候回到喀土穆结了婚,四年时间里有了两女一男三个小孩后又去了迪拜开了将近十五年的货柜车。近几年迪拜经济不景气,穆勒回到国内在红海岸边的苏丹港开转运车,直到去年被中兴苏丹办事处招聘为专职司机才最终回到喀土穆。穆勒告诉我,人老了就有些恋家,他打算一直在办事处开车直到开不动。从穆勒对办事处描述的语气中,听得出他对来自中国的中兴通讯充满了感情。 虽然路况不错,但汽车还是开了将近四个小时才到达“小金字塔”景区。双脚踏在厚厚的松软的撒哈拉沙漠表面,兴奋地快步跑到一座小沙丘上,举目四顾就看见成片的金字塔散落在方圆几公里的大片沙漠中,那一刻心中对远古苏丹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感到震撼。一路上穆勒给我当向导,他给我介绍了好多有关金字塔的故事。在一处金字塔的正前门,穆勒指着塔前一处较为规整的平台问我它的功能。仔细看了一圈后,我猜想应该是祈祷或者表演的场所。在听了我的描述后穆勒给予了肯定,但同时告诉我,当年苏丹国家考古队和欧洲考古队在发掘这处金字塔时,第一个木乃伊就是从这处平台下的十多米深处发现的。听了穆勒的介绍,我却发现如此重要的考古发掘现场居然没有任何说明的标识,不免感到有些遗憾。在景区走了一大圈,发现该景区虽然有当地人在里面出租经过装饰的骆驼,但基本没有文字介绍,整个景区除了有一个象征性的出入口用于售卖和收取门票之外,也没有连续的围墙。时断时续的铁丝网栅栏,早已是破败不堪基本失去了隔离的作用。想到这是一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心里多少为这些文物感到有些担心。 车队过去后,我们又继续往回走。经过一个小村子,穆勒将车停在一个路边餐馆大门前的院坝里。来到院坝中,看见靠墙有一排大大小小十几个瓦罐被分成两排放在地上和一个长凳子上。走过去朝罐子里一看,发现里面装的全部是清水。将放在长凳上一个长把铝勺拿起来,打算从瓦罐里舀点水出来洗洗手。正当我准备将已经舀出的水往手上倒的时候,就听见穆勒厉声冲我喊叫。穆勒这一喊叫让我受惊不小,正准备倒水的手立马停住。这时穆勒快步向我走进,然后压低声音告诉我这是沙漠地区,清水就是生命水。装在瓦岗里的水可以免费喝,但绝不能用来洗脸洗手,否则一旦被主人发现,不仅会遭到主人严厉斥责甚至还会索要高额费用。 第二周的课程除了讲解一些网络优化案例,在周二又安排了一天室外路测实习。为了验证水面反射对网络优化的影响,当天的路测安排在尼罗河岸边进行。之前虽然知道非洲有条尼罗河,但仅仅知道的是埃及境内的尼罗河。来到苏丹后,我才知道尼罗河也流经苏丹境内而且还有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之分。发源于中非高原和埃色高原的两条尼罗河,因为水体的透明度不同而分别被称为的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这两条尼罗河在喀土穆市区汇合后又一路向北流向埃及境内。 因为苏丹最著名的喀土穆大学、银行、石油公司和众多跨国贸易公司都集中在青、白尼罗河交汇处附近的那片区域,所以那片区域的网络优化既困难又重要。学员中又有好几个人毕业于喀土穆大学,他们对那片区域比较熟悉,因此我们便开车去那片区域进行路测。河流交汇处的三角地带不仅有大片树林,水面也很宽阔。无论烈日多么狠毒天气多么酷热难耐,只要走进河岸边的树林里就会感觉到清爽宜人。在那片树林里,到处都可以看见售卖小吃冷饮的小摊和三五成群的男女青年坐在小摊贩们搭在树林中的椅子上读书聊天、弹琴歌唱。尼罗河这条六千多公里长的大河,真是滋润了非洲太多的子民啊! 随着培训结束日期的临近,我却担心护照的签注,因此,心里便开始有些着急。周三上午的培训间隙,我又去找那位张姓主管。看着张姓主管和办公室的外籍员工通过阿拉伯语交流时,脸上逐渐表现出的严肃表情,我猜想我的护照签注可能是出了问题。果不其然,按照张姓主管给我的解释,上周四他将护照交给一个本地员工去苏丹移民局办理签注时,没想到那人家里突然出了意外而回了家,现在他将派人去那位外籍员工的家中取回我的护照然后再送往移民局。按时拿回护照已不可能,因为我的机票已经改签,如果不能付费改签就只能作废,同时也给已经安排好的后续工作带来了不少混乱。在我将这一切告诉张姓主管后,他想了两个解决方案,一是马上派人去移民局送护照,二是派车带我去航空公司看看能否付费改签一次机票。当天中午我将这一情况向办事处领导和部门领导通过邮件做了汇报。 当天的培训结束后,穆勒开车带我去阿联酋航空公司设在喀土穆市区的业务办事处,希望能够在那里通过付费改签一次机票。在与工作人员沟通后被告知,因为已经进入暑假返程季,迪拜到香港这一段航程在随后的二十天中全部满座,即便重新订购机票也只能订到二十天以后的航班。从阿联酋航空营业厅出来,我又告诉穆勒将我带到卡塔尔航空公司的办事处,在那里被告知五天后有座位,票价是6800元人民币。如此看来,即便重新购买机票我回国的时间也要延期两天,如果加上作废的返程机票,因为护照签注出现问题将直接导致近万元的经济损失。回到办事处,我找到办事处主任将情况做了说明,办事处主任同意我重新购买机票,并答应机票费用由办事处报销。但在我看来,因为张姓主管的工作失误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无论谁出却都是公司额外付出的真金白银啊! 培训在周五如期结束。为了对我表达谢意,参加培训的学员自费请我去喀土穆的餐厅聚会。可因为有护照签注引发的机票重新购买,心里总觉得有些发堵,因此那天晚上的聚会也就少了不少乐趣。 返程时,因为是重新购买的卡塔尔航空公司的机票,我是在多哈转机返回香港的。(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