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70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3-12-25 11: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社会保险服务中心科员 刘玉靖
《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异翻新,也是加重基层负担的主要表现之一。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于推进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意见中提出应从总体要求、强化建设管理、强化使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强化组织保障这五个方面进行管理。然而目前的工作中有许多方面严重制约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这项工作的进行。
一是同质化。为了将政务应用程序建设纳入信息化、数字化总体规划,许多地方或部门都新建、改建或者采用购买服务方式有了自己的政务应用程序,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政务应用程序应运而生,功能相近、交叉或重复的同质化政务应用程序成倍增长。而且,由于有些地方或部门只是为了“应付差事”,或为了“政绩好看”而开发的政务应用程序,其实质并不发挥多大的作用,上线后便成为了“空壳”“僵尸”。这些都严重增加了基层工作人员“指尖上的负担”,但目前由于数量庞大,舍弃哪些、合并哪些,一时还难以厘清并完成整合迁移。
二是强制化。例如,为了那些“空壳”“僵尸”应用程序的“登录率”,有些单位会强制要求下面的工作人员每个人都必须下载,还要带动几名亲属好友一同下载,并且还要每日登录打卡保证“登录率”和“使用率”,甚至在程序中设置积分、在线时长排名等,并将这些作为考核评价、评比评选的依据。一层一层的“指尖形式”加码,压得基层工作人员苦不堪言,“抓落实”的工作都还忙不过来,这些无谓的劳动还要牵扯许多的精力。而整合迁移后的新程序由于为了测试稳定性等方面,也难以避免强制化的手段。
三是责任化。之前政务应用程序出现“空壳”“僵尸”的情况,也有一部分是责任划分不清晰的原因。多部门联合开发原本是一件好事,是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的重要方式,也可防止多头填报、重复索要数据。然而,若多部门间无主次之分,没有清晰的责任划分就很容易出现“这个管不了,那个不想管”的问题,对于整个程序的更新完善毫无益处,会使得程序一直停滞不前,无法有效提升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
因此,如果想要有效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进行统一规划,推动统建共用,统筹用好各地方、各部门的资源优势,防止同质化的进一步发展。其次,要加强监督检查。应制定政务应用程序使用规范,任何单位及个人都不得做任何强制性要求,如:强制推广下载、强制定期登录等,尤其不得将应用程序使用情况作为评奖树优的衡量标准。最后,要厘清责任划定。尤其是两个及以上的多部门联合开发的政务应用程序,一定要按照“谁主办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划分、压实主体责任,对应用程序的用户规模、功能应用、使用频次、影响范围等情况负责。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