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五一小长假刚嗨完 有小伙伴开始发觉不对劲
嗓子干干痒痒不舒服 一测抗原——阳了?!
没阳过的那拨儿开始瑟瑟发抖 “怕不是新冠开始查漏补缺了吧!”
别大意! 5月雨季来临 其他病菌也悄悄找上门来
5月,我市需“特别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点关注”季节性流感、手足口病、登革热、毒蘑菇中毒事件,“需要关注”水痘、猴痘和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
5月8日下午3点,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的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重点防控场所为学校、托幼机构及福利院、老人院等集体单位。
做防护: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
早排查: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季节性流感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发热,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 多数病例为轻症,少数为重症,发生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主要为孕妇、婴幼儿、老年人或慢性基础病患者。 本周(5.10-5.16)深圳疾控发布的疾病风险预报显示,流感风险为“中”。
①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重症的风险。
② 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包括: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发病人群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
我国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10-11月还会出现秋季小高峰。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
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呈自限性,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
5月我市手足口病流行强度较4月有所上升,重症与死亡病例、暴发疫情风险将有所增加。
重点防控场所为托幼机构。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以及外出游玩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勤通风: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少聚集: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处玩耍,如室内儿童游乐场等。
勤清洁: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其他生活用品。
勤观察: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疱疹或皮疹,如有,应尽早就医。
远病患: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感染。
登革热是热带及亚热带国家和地区常见的传染病。旅行者前往东南亚、非洲、加勒比海地区、中美洲和南美洲、太平洋岛国以及澳大利亚旅行时均有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潜伏期为3-15天。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恶心、呕吐、皮疹、轻度出血。重症病例会出现出血、休克、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东南亚各国登革热疫情总体较去年同期上升。
“五一”假期人口流动性增大,随着气温上升及蚊媒密度逐步攀升,我市登革热输入导致本地病例的风险增加。
重点防控地区为珠三角以及粤东、粤西等地。
① 消除蚊虫孳生地 封:封盖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 填: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
② 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避: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 杀:适时使用杀虫剂、蚊香、电蚊拍等杀灭成蚊,可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等。
水痘主要通过2种途径传播:
1周岁-12 周岁的儿童,都是易感者。而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都会发病,俗称“见面传”。
孩子感染水痘后,皮损部位可能会发生继发性细菌感染,造成面部疤痕,或引起坏死性筋膜炎或败血症。
严重者,可能并发肺炎和脑炎,有时会导致永久的后遗症或死亡。
5月我市水痘疫情将呈上升趋势,在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
重点场所为学校、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口聚集地等。
① 学校等集体单位预防
学校等集体单位应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及日常消毒等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旦出现病例,须及早严格隔离病例、及时消毒、及时报告,并配合做好防控措施。
② 家庭及个人预防
隔离病患:
接种疫苗:
按照免疫程序,水痘疫苗共需接种2剂次,满12月龄后接种第1剂,满4周岁后接种第2剂。
2019年起,深圳已为全市的适龄儿童免费接种水痘疫苗。免费接种对象:2014年12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儿童。
各位爸妈可自愿带宝宝去接种。
猴痘的临床症状与天花相似,但程度较轻。 初期为类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烧、头疼、寒战、心跳加速、淋巴结肿大及身体酸痛等。后期最典型的症状是2~3天后,皮肤大范围起红疹。 潜伏期大概为5~21天,平均约为12天。 它具有自限性。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病死率大约在1%~10%之间。
近期日、韩等邻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均出现猴痘本地传播,随着我市国际航班逐步恢复,出入境往来人数增加,发生猴痘输入性疫情的风险有所升高,需保持警惕。
5月我市处于雨季,温暖湿润的天气容易导致毒蕈大量生长,需警惕采食野生蘑菇引发食物中毒。 春季(2-5月)为河豚鱼中毒高发期,需警惕食用河豚鱼致病死亡的风险。 5月气温逐渐升高,降水较多,需警惕细菌性食源性疾病。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不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
切勿拼死吃河豚:不购买、不自行捕捞和食用野生河豚,不购买、不食用未经国家审批的企业加工的河豚整鱼。
遵守食品安全要点: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和存放;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尽可能当餐烹调当餐食用,如有吃剩的食物,应放入冰箱,食前彻底加热。
信息来源:“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深圳市疾控中心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深圳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