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深受广大群众与摄影爱好者的喜爱。大家欣赏的是,他的集锦摄影虽说是照片,画面却是一幅极具意境的中国山水水墨画,极具绘画的效果与意境,这就是“绘画主义摄影”。 《松荫高士》 1953年 郎静山 绘画主义摄影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是摄影史最原始的摄影美学思想。这一美学思想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在摄影术诞生的初期,摄影的本体语言还没有形成,自然也就没有摄影自身的美学理论,甚至在题材、构图、评价等层面还没有形成摄影自身的技术标准。所以,婴幼儿阶段的摄影只有借鉴成熟的、“高尚”的绘画艺术的美学思想与技术。 二是照片是由照相机械“制造”出来的,这让包括绘画、雕塑在内的其他艺术形式很是看不起,摄影被排斥在艺术的大门之外。初期的摄影家为了让摄影能跻身艺术的行列,只能向绘画学习。 绘画主义摄影由此诞生。 最初的绘画主义摄影是纯粹的绘画派:摹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风,以宗教、神话、宫廷、贵族等为题材,构图也借鉴于绘画,创作方法是事先构思——画好草图——导演、摆拍——多张叠印合成。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时的感光技术在拍摄风光照片时,蓝色的天空与地面景物在影调上很难兼顾,要么天空过曝成一片死白,要么景物欠曝成一片黑暗。1856年,法国的古斯塔夫·勒格雷创造了“两底叠印法”:拍摄两张照片,一张按天空曝光,一张按地面景物曝光,然后将两张底片叠印,使天空与景物都保留丰富的影调。受“叠印”的启发,英国人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发展出“多底叠印”。1857年,雷兰德请了16位模特,拍了30张底片,花了六个星期,在蛋白相纸上精心制作出一张照片,再经过翻拍,得到一张绘画主义摄影流派的峰巅之作——《两条生活道路》。 《两条生活道路》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创作 照片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位老人带着两个年轻人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一边是信教勤勉的人生,另一边是懒惰堕落的生活。这张照片在曼彻斯特举办的“艺术珍品展览会”上展出,震动了当时的艺术界。除了画面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是绘画所不可能达到的,在理论上摄影可以凭一张底片无限复制同样效果的照片,这更是绘画所不及的。在展会上,雷兰德通过这张照片大批量的印制并高价出售而赚得盆满钵满。所以摄影作品第一次与绘画、雕塑等艺术品同台竞艺就大获全胜。这展现了摄影作为艺术品的可能性,同时也将绘画主义摄影流派推向了顶峰。雷兰德因此被称为“艺术摄影之父”。 很快,绘画主义摄影从纯粹的绘画派发展到画意派:拍摄题材转为现实生活中诗情画意的美的形象,后期的暗房除了多张叠印,又产生了剪贴翻拍的方法。1858年,英国摄影师亨利·佩奇·鲁宾逊请了4位模特,拍了5张照片,通过剪贴翻拍制作了另一幅绘画主义摄影的著名作品——《逝去》。作品虚构了家人守候在一位即将逝去的少女身旁的情景,画面充满了伤感。 《逝去》亨利·佩奇·鲁宾逊作品 1869年,鲁宾逊撰写了绘画主义摄影的经典“教材”——《摄影的画意效果》。在书中鲁宾逊提出摄影的艺术标准与绘画是一样的,摄影师要运用一切手段来达到绘画的效果,从而获得艺术地位。这样绘画主义摄影有了美学理论基础。 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但因其创作大都脱离现实生活,加上摄影器材的日益改善,人们审美趣味的不断发展,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随着“自然主义摄影”的冲击,绘画主义摄影被新的摄影美学思想所淘汰。但由于绘画主义摄影注重画面的意境,在今天的摄影艺术殿堂中,仍有它的席位。 郎静山集锦摄影作品 郎静山的集锦摄影创作方法同雷兰德的“多底叠印”相同。他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国画,题材和主题意趣,多取自古画、古诗词,是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他是以中国绘画的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的第一个人。郎静山一生共有1000多幅次作品在国际上获奖或展出,并曾经获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1980年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但他的影响无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局限在沙龙摄影界。在世界主流摄影界没有集锦摄影的地位。 虽然绘画主义摄影是摄影婴儿阶段的美学思想,在十世纪八十年代就己被后来的新的摄影美学思想取代,随着世界新的主流摄影美学思想的不断发展,绘画主义摄影早已被主流摄影界所遗弃。但由于其独特的绘画意境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在当今的一些创意类艺术摄影中还有一定的追随者和受众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