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1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第二天抑当天;二、沙漠抑杭爱山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2-7-20 09: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第二天抑当天——九下《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材
    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127页: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注释
    〔旦日〕第二天。
    〔明日〕次日,第二天。

浅析
    “旦日”的注释似可商榷。
    愚以为,“旦日”应释作当天的白天。
    理由有三。
    一、“旦日”有多个义项,既有第二天之义,亦有白天之义(天亮时,天明时),就看哪个更契合语境。
    二、分别把上述两义项代入——“白天”更恰当。
    1.教材所释“第二天”代入:
.
    第二天,客从外来,与坐谈,……第二天徐公来,孰视之,……

    似乎“徐公来”之第二天改为第三天才好说话,以有所区别,但又不可把“明日”说成第三天的。
    2.笔者意见“白天”代入:
.
    (当天)白天,客从外来,与坐谈,……第二天徐公来,孰视之,……

    三、从篇章结构说事。
    “旦日”若如教材所说为第二天,则妻、妾美我为第一天,客美我为第二天,徐公来使我自视弗如为第三天。
    “旦日”若如笔者所说为当天(白天),则妻、妾、客美我均在同一天。
    若“旦日”释作“第二天”,则叙事稍嫌拖沓;而释作“白天”则较紧凑,矛盾冲突更集中。毋庸置疑,作者当选后者。
文章还有“朝服衣冠,窥镜,……旦日,客从外来,……”之说,即叙事从一早到白天,衔接紧密,这较把见客之事延后一天为妙。

    笔者于2020学年提出上述质疑。

附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旦日】①太阳初出时;天亮时。《左传·昭公五年》:“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杨伯峻注:“旦日者,日初出也。”《史记·陈涉世家》:“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八:“太祖闻叶赫兵来时,时已夜半。恐我军昏夜出,致惊国人,传语诸将,旦日启行,遂就寝甚酣。②明天;第二天。《谷梁传·宣公八年》:“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范宁注:“旦日,犹明日也。”《汉书·高帝纪上》:“于是飨士,旦日合战。”颜师古注:“旦日,明日也。”《新唐书·李光颜传》:“乃饬名姝,教歌舞、六博,襦□珠琲,费百钜万,遣使以遗光颜……光颜约旦日纳焉。”③特指农历初一日(书证略)。
笔者注:“□”为“衤+属”,义为“长襦”。“襦”,短袄,短衣。 

    《辞源》——【旦日】①天明时。即平旦。《左传·昭公五年》:“日上其中,食日为二,旦日为三。”《史记·陈涉世家》:“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②明日,第二天。《谷梁传·宣公八年》:“绎者,祭之旦日之享宾也。”《集解》:“旦日,犹明日也。”《史记》一○五《仓公传》:“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③特指农历每月初一日(书证略)。


二、沙漠抑杭爱山——九下《白雪歌……》

教材
    2021学年九年级下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38页: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注释
    〔瀚海〕指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浅析
    对“瀚海”释义存疑。
    各辞书,如《汉语大词典》、《辞源》、《辞海》、《古代汉语词典》的“瀚海”,均有多个义项,主要有地名、沙漠、唐都护府名共三个。其中有把地名再分为两个义项的(实指的地名与泛指的地名)。诗中“瀚海”所指何地,须因文定义。如果是教材所指“沙漠”,则“百丈冰”无从说起,因沙漠严重缺水,“百丈冰”得有多充沛的水量!且“百丈冰”若指高度,则沙漠上如何耸立或悬挂;若指厚度,作者如何得知地下如此深层之物?
    再说“阑干”,教材释为“纵横交错”,而沙漠只有状如波浪起伏的曲线而非纵横之直线。如果指“杭爱山”,则“百丈冰”、“阑干”都有着落。《辞海》之“瀚海”条有“登临翰海”之说。“既云‘登临’,则是‘山’而非‘海’,‘翰海’当即今蒙古杭爱山不同音译。”又,“见耶律楚材《西游录》,或以今阿尔泰山为瀚海”。《汉语大词典》之“瀚海”条,其书证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

    笔者于2020学年提出上述质疑。

附部分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瀚海】①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②指沙漠。③唐都护府名。贞观中置瀚海都督府,属安北都护府,龙朔中以燕安都督府改号瀚海都护府。
.
    《辞海》——【瀚海】亦作“翰海”。①见“翰海”(1628页)。②唐羁縻都督府名。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以铁勒回纥部置。故地在今蒙古国布尔干省一带。和唐的联系约维持到公元8世纪中期。③指沙漠。陶翰《出萧关怀古》:“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
    《辞海》——【翰海】亦作“瀚海”。含义随时代而变。两汉六朝时为北方的海名。汉武帝时霍去病击匈奴左地,出代郡塞二千余里,登临翰海而还。唐以前人注释《史记》《汉书》,皆解作北方一大海名。据方位推断,当在今蒙古高原东北境,疑即今呼伦湖与贝尔湖;又今人岑仲勉考证,既云“登临”,则是“山”而非“海”,“翰海”当即今蒙古杭爱山不同音译。《北史·蠕蠕传》数见“瀚海”一词,方位不一,其一与《史记》《汉书》所载同,其一当在高原北境,疑即今贝加尔湖。唐代为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西夏称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西南)南一带沼泽为“瀚海”,见《西夏书事》;元代或以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瀚海,见耶律楚材《西游录》,或以今阿尔泰山为瀚海,见刘郁《西使记》。明以后专指戈壁沙漠。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