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2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立人达人何解——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2-4-28 09:0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磁之场 于 2022-4-28 09:13 编辑

立人达人何解——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教材   
    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90页:

    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注释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浅析
    教材引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之释似不妥。

    一、“己欲立而立人”之“立人”

    教材释“立人”为“使别人站得住”。辞书说“立人”是“扶持、造就人”,“树人,使人得以自立”,其书证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汉语大词典》——【立人】②扶持、造就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辞源》——【立人】②犹言树人。使人得以自立。《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教材之释与辞书之释,两者起点与目标不一。前者在一定的位置上(事,理,势力等)追求“站得住”,后者在相对或相反的位置上追求“(从无到)有”或“(从弱到)强”。
    或曰,《辞源》之释“使人得以自立”与教材之释“使别人站得住”不也差不多意思吗?
    答曰,“自立”与“站得住”不可同日而语。“自立”,意为凭自力有所建树。关键是“有所建树”之“建树”,其指向宏大、高上,如立德、立言、立功,而非“使别人站得住”之“立”般平庸、宽泛。且看辞书对“自立”之释。

   《汉语大词典》——【自立】①依靠自力有所建树。《礼记·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无余传世十余,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禹祀断绝十有余岁。”《后汉书·袁绍传》:“绍客逄纪谓绍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②独立。(书证略,下同)③能自持自守,不为外力所动。④靠自己独立生活。⑤自称为王或自即王位。
.
    《辞源》——【自立】①谓以自力有所建树。《礼·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②谓自立为王。(书证略)

    二、“己欲达而达人”之“达”

    教材释“达人”为“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其中“达”为“使”“事事行得通”。辞书说“达”是“使显达”(使显贵,荐举),其书证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汉语大字典》——【达】⑥显达,显贵。《孟子·尽心上》:“穷不失义,达不离道。”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又使之显达。《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说苑·尊贤》:“穷者达之,亡者存之,废者起之。”《列子·力命》:“奈何寿彼而夭此,穷圣而达逆,贱贤而贵愚,贫善而富恶邪?”

    《王力古汉语字典》——【达】④显贵,显达。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论衡·自纪》:“达者未必知,穷者未必愚。”用作使动,使显达。《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汉书·张安世传》:“尝有所荐,其人来谢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
.
    《古代汉语词典》——【达】④得志,显贵。《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论衡·命禄》:“故命贵,从贱地自达;命贱,从富位自危。”又使显贵,荐举。《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后汉书·马援传》:“[马]严数荐达贤能,申解冤结。”

    教材之“使”“事事行得通”与辞书之“使显达”也是不可同日而语。辞书之“显达”可不是一般的“达”(行得通),而是“显”之“达”,即“闻达于诸侯”之“达”,可“兼善天下”之“达”,乃“贤能”受“荐达”之“达”。
    或曰,杨伯峻先生在他的专著《论语译注》也如教材般解释引语,可证教材没错。
    答曰:
    1.智者千虑,或有一失。杨先生如此解释,是为一失。
    再举“一失”之例。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不亦说乎?”。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释作“不也快乐吗?”,把“亦”释作“也”,此为一失。此处“亦”,应为语助无义而非承上之“也”,应不释。“不亦说乎”,即“不说乎”。
部编版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教材上册《<论语>十二章》释“不亦说乎”为“不是很愉快吗?”(笔者对增字“很”有所保留),教材也不把“亦”释作“也”的。教材注释同时指出“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
    还可举出专著“一失”之例五十以上,不赘。
    2.不唯时,唯史;不唯事,唯实;不唯势,唯是。(摘自K12“语文教学论坛”)
    原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可释为:
.
   自己要成就,而且要使别人成就,自己要显达,而且要使别人显达。
    (摘自《咬文嚼字读<论语>》)

    笔者于2019学年提出上述质疑。

参考
    《咬文嚼字读<论语>》,栾锦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2011年9月第2次印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