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0454|回复: 0

议“曹冲才七岁”——新差错11(二上《曹冲称象》)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发表于 2021-10-11 08:43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磁之场 于 2021-10-11 09:00 编辑

议“曹冲才七岁”——新差错11(二上《曹冲称象》)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教材
    2021学年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29页:

    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
浅析
    曹冲称象时“才七岁”似有违史实。


    《曹冲称象》据三国志·魏书卷二十·邓哀王冲改写原文
    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笔者注:“邓哀王”,曹冲谥号;“仓舒”,即曹仓舒,曹冲别名。)

    可见,曹冲称象事发“生五六岁”而非教材所言“才七岁”。
    《三国志》是史料,不是《三国演义》。对史料应有起码的敬畏。
    对史料的改写须忠实于原文的重要的人、事、景、物、意(语意)、理。这道理浅显。曹冲称象时“生五六岁”(“少聪察岐嶷”,“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笔者认为称象为“超成人之智”)就是重要之人之事之意,皆无可更改。如果说把“五六岁”调高为“七岁”方更能显示曹冲之自小聪颖过人的话,那么,不妨再调高些,如改作“才八岁”、“才九岁”甚或“才十岁”等的。
    其实“才七岁”之“才”,是要强调曹冲提出称象方法时的年纪之小。但改写却弃“五六岁”而取“七岁”——弃小而取大。难道“七岁”比“五六岁”还小?
    课后的思考,让学生体会“才”之有否的句子意思的不同(“曹冲七岁”与“曹冲才七岁”),并且再用“才”说一句话。这使得读者对假冒伪劣的“曹冲才七岁”一说更刻骨铭心了。
    世人(一届又一届的二年级师生)但知李达,不识李逵了——但知曹冲称象时“才七岁”而不识实为“五六岁”。这,至少是憾事一桩。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