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0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细节改写露拙——五上《将相和》4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1-1-7 08: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细节改写露拙——五上《将相和》4
.
    教材——(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2020学年五年级上册《将相和》)
.
    原著——(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浅析
    其中细节似改写不当。
    细节处:

    教材——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
    原著——秦御史前书曰。

    一、教材与原著之细节不同,于是,语意也就不同。
    教材是“叫人”才记录的,记录为被动;原著没说叫人“前书”,“前书”为主动。
    被动,不是预谋;主动,铁定预谋。
    原著之预谋清晰可见:会面——饮宴——酒酣——好言相请——赵王鼓瑟——御史前书(秦王“令赵王鼓瑟”)。
    二、原著细节才契合情节发展。
    无论教材抑原著,这结局都是记为“令赵王鼓瑟”的。
    1.“令”字是不可随意写的,是上对下而言,它份量太重了。而秦御史不但主动“前书”,还毫不犹豫地写下“令”字,若非预谋,断不敢如此大胆。
    2.实际上,原著“令”之前的文字,并无“令”之事实。“前书”可说是无中生有,“栽赃”于赵王。敢于这样做,更可证早有预谋。
    此情节须如原著般“铁定预谋”才合情合理,而非教材般“不是预谋”。
    教材的改写,至少不真实,不合理,也使情节发展少了阴谋的味道。
    有道是,细节决定成败,诚不我欺。
    笔者于2019学年提出上述质疑(见拙文《同志仍须努力——<将相和>改动八处》,可“百度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