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31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东分类施策示范带动垃圾分类 广深基本建成分类处理体系 6市试点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12-15 22: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统筹有序推进

全省分3梯度因地制宜实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垃圾全生命周期,与公众息息相关,事无巨细,更需要统一思想和科学合理谋划、组织部署。

去年,广东召开全省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向省、市、县区、街镇、村居五级党政“一把手”作全面动员部署,全省3.8万余人参会。此后,全省21地市均召开市级层面推进会,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五级联动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格局。如广州市开发使用市、区、街镇、村居、责任人五级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程序,实现垃圾分类“一网统管、一号通办、一键督办”。深圳市将垃圾分类纳入对各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以及民生实事、治污保洁、生态文明建设考核。

“垃圾分类推进一定不能‘一刀切’式铺开,各地要根据定位、人口、经济等,有针对性推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推进过程中强调“统筹和分类推进”。全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为3个梯度分层推进垃圾分类。

其中,广州、深圳市作为国家率先实施垃圾分类的重点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先进水平,到今年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珠三角其他城市,对标国内先进水平,阶段性目标高于国家要求,到今年要基本建成1个分类示范区,而到2022年至少要有2个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粤东西北城市,对标国内平均水平,到今年要基本建成一个示范街道,而2022年至少有1个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再到2025年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目前,广东已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评估办法,对3个梯度城市设定不同指标评价体系,每季度分区域分层次开展第三方评估。同时,评估排名与省级垃圾分类专项资金分配挂钩,以充分调动各地积极性。

为保障垃圾分类科学、持续推行,垃圾分类也从法规、制度层面得到规范。省人大常委会已审议通过新修订的《广东省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从全程分类体系、城乡统筹、源头减量等方面进行刚性约束。而《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则明确,强化垃圾分类资金保障,实行挂点联系指导,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等。多个地市,也已发布相关条例和方案,比如深圳实施《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东莞实施《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等。同时,全省还推行垃圾分类“五进”活动、“拾分美丽”志愿服务等,部署塑料污染治理、农村垃圾分类、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等。

另外,全省还设定督导评价机制推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实行挂点联系指导,全省每季度开展第三方评估,及时通报各地市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并将评估排名与省级垃圾分类专项资金分配挂钩,加大奖补支持力度。各地也将垃圾分类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文明创建、城市精细化管理等重点任务中,严格、有序落地。

全链条稳提升

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5%

完整的垃圾分类涵盖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全链条,全省正聚焦关键环节,完善这一链条。

垃圾分类践行至今,广东越加强调源头减量,目前已出台并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针对外卖、快递包装等大量出现的新情况,建立绿色治理任务台账,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垃圾减量,比如明确提出到今年底,全省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同时广州和深圳的商场、超市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率先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等。并且,多个地市已建立源头减量机制,重点推进快递、旅游、餐饮、制造业等行业源头减量。还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目前全省经商务部业务统一平台备案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超过5100家,供销系统建成再生资源城乡回收站点4849个、分拣中心64个。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源头减量的基础上,垃圾分类推进的一个关键是居民参与分类投放,广东目前正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针对各地反映集中的投放难点问题,广东编制了《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集设施设置指引》《主要场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指引》等,指导各地科学合理设置投放点和收集容器。

按国家相关标准,广东将生活垃圾分类划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全省物业小区内的垃圾投放点基本遵循这些标识和相应颜色,并且不少地市也已开展定点投放厨余垃圾,并有督导员指引。另外,还完善垃圾投放点旁洗手池、雨棚、照明灯投放等配套措施,让分类投放更便捷。

面对此前公众质疑的混运、混杂处理问题,近年来各地也正完善相应硬件设施。一方面,建设和完善与垃圾分类投放相匹配的分类收运体系。根据前端分类收集和末端处理实际,逐步配置专用收运车辆,并推进压缩站、转运站等设施的布局和改造,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分类收运能力。当前,广州、深圳等市已经推行“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转运”,同时21地市均已配置厨余垃圾收运专用车辆,在示范区域内推行分类收运。

另一方面,不断抢建后端分类处理设施,在硬件上保障分类处理。包括焚烧厂、厨余垃圾处理站等,目前全省生活垃圾总处理能力达14.9万吨/日,其中焚烧处理能力为9.4万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近1万吨/日,“十三五”期间全省新增处理能力9.4万吨/日。并且建有16个3A级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占全国总数的1/3。依托这些设施,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95%。

全民共建共治

党建引领社区公众践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本质上也是社会治理,如何调动最广泛的公众、企业等参与,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命题,广东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城乡统筹、宣传培训等方式,让更多社会主体参与,正逐步营造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

垃圾分类究竟怎么做?这是很多地方的困惑。“广东采用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式,建设示范片区,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模式,由此推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地在实践中形成好的方式再推广。比如广州市首创“在家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和社区垃圾分类“十二步工作法”,制定标准,在全市推进。东莞市则通过“行走东莞”活动,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定期向社会发布各镇街垃圾分类情况。汕头市在机关大院、居民小区、市场等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打造“十个一”精品示范。

同时,全省还通过各类精准教育培训,让垃圾分类理念逐渐融入公众。广东举办全省垃圾分类培训会,重点对各地主管部门和示范片区负责人培训;组建省垃圾分类培训学院,培训基层垃圾分类管理者、环卫作业人员、物业人员、志愿者等。同时,还开通垃圾分类技术咨询热线,各地可直接连线行业专家,并且创建省级校园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各市编制垃圾分类教育读本。另外,多地还在各级媒体、网络平台开展立体式宣传,各地通过聘请推广大使、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等多活动宣传发动。

广东推行垃圾分类也强调城乡统筹,目前已印发《广东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试行)》。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市试点推行垃圾分类城乡一体化制度,初步形成“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分类模式。

当前,全省垃圾分类的氛围愈来愈浓,分类意识和习惯正在形成。而具体到各地社区,不少都在探索建立“党建+”垃圾分类模式,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以镇街网格化管理体系为基础,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志愿者、居民等广泛参与的社区治理共同体。比如广州、深圳、珠海、江门等地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将垃圾分类纳入党员回社区报到服务事项,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先行,开展入户宣传、站桶督导等工作。“垃圾分类正逐步从基层治理难点成为撬动社区治理的有力支点。”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这样的社区治理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巨大作用。疫情发生后,广东在全国率先发出生活垃圾管理、废弃口罩管理指引,并对定点医疗机构、隔离场所等产生的生活垃圾实行专人、专车、专线转运。同时,各地垃圾分类基层社区工作体系和垃圾分类社区宣传员、监督员、志愿者、党员先锋岗直接转化为社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

广东各地市垃圾分类亮点

广深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

广州、深圳作为全国垃圾分类重点城市,先行先试,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目前,广州市3653个物业管理小区、2907个非物业管理居住区全部完成楼道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并改造提升1.8万个分类投放点,统一配置雨棚、照明、洗手等设施。在收运环节,配置1.6万座垃圾中转站、3501辆分类收运车辆,1492条分类运输线路。末端处理上,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形成“焚烧为主、生化为辅、填埋兜底”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格局。

此外,广州着力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点。去年进一步加大示范带动力度,至今创建600个生活垃圾精准分类样板居住小区(社区)、50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行政村和20个餐厨垃圾分类收集专收专运处理农贸市场。

深圳则建立细致的分流分类体系,以“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为基础,再具体分流出餐厨垃圾、果蔬垃圾、绿化垃圾,以及家庭厨余垃圾、玻金塑纸、废旧家具、废旧织物、有害垃圾和年花年桔等。

而在住宅区全面推广“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目前全市已实现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全覆盖。全市配套1074台分类收运车辆,建成100余处分类处理设施,分流分类全链条管理体系基本建成。

同时创新开展蒲公英计划,全市建成17个科普教育场馆,并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垃圾分类推广大使,组建近400人的志愿讲师团,招募2000多名社会监督员,开展各类宣讲活动。同时,发布全国首份《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引》,编制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并纳入学校德育课程。

多地市建成示范区布局全域推进

全省多地市已按照省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指引,大力推进示范片区建设。比如东莞出台《东莞市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进行指导,物业小区推行楼层撤桶、定时定点投放、引导员现场引导,而村(社区)推行定时公交化收集模式,并建立松山湖垃圾分类示范片等。佛山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示范单位,全市2619家公共机构今年10月底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珠海则建立机关单位、社区、学校、农村、海岛5类垃圾分类样板,同时建立横琴新区、金湾区、高新区等多个垃圾分类示范带动区。江门在市区478个小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汕头正推进3个以上示范片创建,梅州在8个县同步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点,湛江在全市112个物业小区开展垃圾分类。

同时,各地抓紧补齐垃圾分类全链条的硬件设施。比如东莞针对产生量大的厨余垃圾,采用集中与分散处理结合模式,配置70余辆厨余垃圾垃圾清运车,建成2座厨余垃圾处理厂,同步建设41座就地处理设备。佛山厨余垃圾采取“直收直运”模式,分类配备运输车,其中有害垃圾运输车10辆,厨余垃圾运输车200多辆,其他垃圾运输车1900多辆。汕头按分类投放简便易行、收运规范完善、处置能力充足为目标完善设施,目前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7220吨/日,同时4座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正加紧建设。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观念、习惯转变,并参与其中,多地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比如东莞成立市级垃圾分类志愿者团队,并开展“争当垃圾分类小能手”活动进课堂。江门率先成立地级市分类培训学院,实施“星火计划”公众教育,开展近千场培训活动。而梅州则利用“客家山歌”“五句板”等接地气的特色宣传形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6Rank: 6Rank: 6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