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7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果还是承接——新差错16(四上《精卫填海》)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10-29 08: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因果还是承接——新差错16(四上《精卫填海》)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教材
    2020学年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50页: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注释:⑤〔故〕因此。
浅析
    注释“故”为“因此”似不确。
    此处“故”义,应为“于是”。

    一、“故”,释作“因此”说不过去,释作“于是”说得过去

    “故”是多义词,《汉语大词典》中它的义项有22个,数量为辞书之最。其中,“故”有“因此”之义,表因果关系;也有“于是”之义,表承接关系。笔者认为,后者才契合原文的语言环境。
    1.“故”之义若为“因此”,则“故”前为因而“故”后为果。前因是(女娃)“溺而不返”,后果是(女娃)“为精卫”。若两者为因果关系,则凡“溺而不返”皆“为精卫”。很明显,实际上这两者的前后呈现只是特例,不具普遍意义,不是客观规律。即不会“凡……皆……”,即不会“因此”的。
    换言之,存有“溺而不返”却不“为精卫”之例——这个“有”仅一足矣(或许不一而足,甚或大多数)——特称否定判断。
    或言之,“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何止百千,不只女娃一人,也不见他人“故为精卫”的。
    特称否定判断(有“溺而不返”却不“为精卫”)真,则全称肯定判断(所有“溺而不返”都化“为精卫”)假。
    2.“故”之义若为“于是”,则表示“溺而不返”与“为精卫”两者是承接关系,是先事与后事的关系,即“溺而不返”发生在前,“为精卫”出现在后。
    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先事不一定就是后事之因,而后事不一定就是先事之果。如,他上了车,坐上位子。上了车之因,不一定就有可坐上位子之果,这道理浅显。虽然坐上位子与上了车有关——不上车就无所谓坐上位子。但更重要的是有空的位子,是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之并存与“坐上位子”有因果关系,而非单打一所能奏效。严谨之表述应为:他上了车,车上有空位,他坐上位子。这“车上有空位”即便不明说,也是隐含的。

    二、权威辞书明确指向——“故”释为“于是”

    《汉语大词典》——【故】⒃连词。①所以,因此(例略)。②于是。《山海经·北山经》:“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第16个义项之第2个义位为“于是”,其书证与教材同。
    另一辞书《汉语大字典》释义与上例有异同:
    1.其异——它把第14个义项第1个义位之“b”项纳入“因果”范畴,说是“表示因果”(愚以为,此为瑕疵。因为“b”项是承接而非因果,详见前述);
    2.其同——它的“b”项也是“于是”,说是“相当于‘于是’”,且书证同教材。

    《汉语大字典》——【故】⒁连词。1.表示因果。a.相当于“因此”、“所以”(例略)。b.相当于“于是”。《山海经·北山经》:“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东海。”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