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图片自网络,侵删) [backcolor=rgba(0, 0, 0, 0.55)]编辑
在饭店就餐后,如果非常喜欢店家免费提供的,且允许打包的食物,你会打包带走吗?会全部打包带着吗? 9月8日,重庆一试营业期的火锅店,一顾客欲打包10坛免费泡菜,遭到服务员劝解后怒不可遏,争执之后打翻了泡菜坛。(注意:打包10坛泡菜!) 对这名顾客的打包行为,网友众说纷纭,态度不一。有站在顾客一边表示顾客行为没毛病的;也有为店家打抱不平,认为顾客的行为太过火的。打包行为,既可以道德层面解读,也可以从民事法律的层面来评判。 就此事件的民法意义而言,对顾客“无限供应且可以打包泡菜”的表态,可以视为店家单方面出具的“赠与合同”。此时对店家作为“赠与人”的义务,是交付赠与泡菜并转移其权利,同时赠与人也享有一定限制的“任意解除权”。即只要“供应、允许打包泡菜”这个赠与合同未经过公证,不属于公益性质和道德义务的赠与行为,店家可以享有随时调整或终止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也即日常我们最熟悉的那一句话:店家享有最终解释权。 泡菜打包事件,暂未上升到法律层面来进行调整。那从道德层面呢? 道德倡导的良善风俗,其包裹的核心,说直白了,是利益平衡化的润滑剂。 从店家角度来说,很清楚的一点就是,泡菜只是开胃小菜。用餐者来火锅店进餐,泡菜只是配角,而非主角。“无限量供应泡菜”,只是火锅店市场化花式取悦用餐者的一个玩法。 作为玩法的另一方,食客的表现也是心照不宣。虽然有一句玩笑话说“吃不了兜着走”。但我们也常爱说的一句话是,你敬我一尺我回你一丈。正常情形之下,食客面对店家满满的善意,鲜有回报恶意,狮子大开口,打包带走超出寻常分量的泡菜。这是正常食客与店家的默契。 虽然,道德约束是无声无息的,没有法律强制执行的强硬,但道德约束仍然融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人行为的一举一动之中。 而能打破道德约束的,只能是另一个刻意打破利益平衡,敢于撕破道德美好面具的求利行为。 打包10坛泡菜,这么生猛的打包,能是正常食客吗?不用想答案都是否认的。那会是什么样的人所为?最大的可能会是,火锅店的同行竞争者,捣乱者。 对竞争捣乱者而言,自己得利,即意味着店家利益的损失。终极目标或许是食材供应短缺,导致食客用餐体验不好而减少进店机会,最好就是不要有下次进店消费。这是商家最担心的,无疑也是竞争对手乐于看到的。 但店主人对这个打包不成打破泡菜坛行为的回应无疑是高情商的。店家一方面理解顾客被劝阻难免有情绪,另一方面也表露自己只是担心如果全打包带走,吃不完造成浪费。 这样的表态,瞬间提升了店家的形象,巧妙地为自己店面做了一个非常正面的广告宣传。店家面对恶意捣乱产生的,突发的众人的关注,表现出值得称赞的应变能力。 打包小小泡菜,测试的既是人心人性,也展现了利益追逐者的手段,折射了利益各方的博弈和竞争。温和的道德不会要求你,但法律会:打破别人的泡菜坛,属于侵权行为,是要赔偿的。(完) (内容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