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9953|回复: 0

从来如此,便对么——新差错7(一下《春夏秋冬》)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发表于 2020-6-15 08:25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来如此,便对么——新差错7(一下《春夏秋冬》)

说明
    新差错,指本学期才发现而非之前没有的疑似差错——或许并非差错。

教材
    2019学年一年级下册《春夏秋冬》,第2页: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浅析
    “秋霜降”似可商榷。
    “秋霜降”意为“秋霜降下”,而实际上,秋霜从未“降下”过。人们见过降雨、降雪,就是未见过降霜;人们见过下雨、下雪,就是未见过下霜。其实,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中凝成的。

    【霜】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现代汉语词典》)

    关键词,温降,水汽,地面,物体,凝结,冰晶。
    试细说如下:
    1.霜是什么?冰晶。
    2.怎样产生?凝结而成(并非如雨雪般从天而降)。
    3.出现在哪?地面,地面物体(《辞海》为“地面或地物表面上”,《汉语大字典》为“地面上或靠近地面的物体上”)。
    4.原为何物?接近地面的水汽。
    5.变化缘由?“气温降到0℃以下时”。
    其他辞书及网上对“霜”的释义,大抵同上。
    教师用书(教参)大意亦如此:

    第4页:
    ①形声字识字。如,霜,水气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
    第6页:
    ①霜的形成。
    寒冷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近地面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这就是霜。霜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

    由此可见,“秋霜降”之意“秋霜降下”是错误的,尽管这说法这解释延续了千百年——如题。
    对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师用书(教参)是把“秋霜降”之“降”往“降下”说的:

    第4页:
    “①形声字识字。‘降’……由此看出‘降’的本义是指从高处向低处走,引申为‘降低、落下’”。
    ④组词拓展。
    降:下降、升降、降落伞
    第9页: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这样,恐难自圆其说于“霜”之“一种凝华现象”、“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
    试改动(引玉之砖):
    1.把“秋霜降 ”改为“秋霜凝”。
    2.不改“秋霜降”,但把“降”释为“出现,呈现”。理由:
    2-1.《汉语大字典》“降”有16个义项,第6义项为“诞生;生日”。《汉语大词典》“降”有17个义项,第4义项为“诞生;降生”。可否引申为“出现,呈现”。
    2-2.若可,则教师用书注释为:

    【降】诞生;降生。这里指出现,呈现。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把“秋霜降”之“降”说成“降下”的,我认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