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陈跃进 于 2020-1-16 09:28 编辑
军 营 稻 花 香 —— (第 三 十 四 章)
晨月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眨眼的功夫秋天到了。
秋色烂漫,秋意盎然,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令人喜悦的季节,是有故事的季节。我们机械一连军营,依山傍水,风光格外撩人,背靠着吕梁山的层层梯田,一层谷子,一层高粱,一层玉米,黄橙橙的谷子,青青的玉米,火红的高粱,成熟的农作物将吕梁山山体穿上了一层迷彩,光鲜亮丽,秀色怡人;军营面前的汾河,如同一条玉带从天而降,舞动玉带的弯处,镶嵌着一颗耀眼的金珠;金光灿灿,分外醒目,金黄耀眼之处散发着浓郁的芬芳,令人陶醉,令人欣喜。
连队司务长高金昌站在汾河河谷那片金黄稻田的田埂上,望着金波粼粼、丰收在望的稻谷,闻着稻花的芳香,内心的一份感动油然而生,他朝着稻田里拔草的战士高喊:“小山子,你过来。”稻田里,正忙碌着拔草的战士听到喊声停止了劳作,将拔掉的一把旺盛的青草扔到田埂上,然后直起腰答应:“哎,来啦。”小山子赤着脚,脚上、腿上沾满了泥巴,从稻田里走出来,向着高司务长身边走去,经过田埂一处积水,弯下腰洗了洗手上的泥巴,然后顺着田埂朝着高司务长跑去,一边跑,一边往自己衣服上抹胳膊上、手上的泥水。高司务长紧走几步迎上跑来的小山子,伸出地双手激动地紧紧握住了小山子的双手,动情地说:“小山子,谢谢你,你辛苦了。”
小山子说:“不辛苦,首长辛苦。”
司务长高金昌,三十五六岁,个子不高,籍贯浙江金华,白皙的脸庞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满脸的精气伸,一看就是一个精明人。他在连队司务长的岗位上已经多年,精打细算,合理安排,把一连的伙食调剂的红红火火,令兄弟连队羡慕不已,他是机械营出了名的“铁算盘”“红管家”。汾河滩里的稻田,就是他提出开垦的。
1977年秋冬之交一天晚上,连部通讯员通知我到连部参加士兵委员会(我当时是连队士兵委员会成员),讨论如何改善连队伙食问题。连队的战士来自五湖四海,江南籍的战士很多,有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等。这些战士从南方到北方,一些生活习惯有点不太适应,尤其是山西的生活习惯不适应。比如,南方大米是主食,而山西则是小米、棒子面是主食,部队入乡随俗,尽管地方给与部队较大的照顾,但是粮食供应还是配备了较大比例的小米与棒子面,连队一日三餐都少不了小米粥、棒子面蒸的发糕,就是蒸顿大米饭,里面也要掺杂一半的小米,其实就是二米饭。战士们特别希望能够每天吃一顿纯纯粹的大米饭。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参加士兵委员会的同志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有的说给地方政府打报告,请求政府增加供给大米的比例;有的说蒸小米就是蒸小米,蒸大米就是蒸大米,别掺在一起蒸;有的说自力更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前来旁听士兵委会讨论的高金昌司务长说:“我倒是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大家问:“什么办法?”
高司务长说:“山下汾河有一片宽阔的河床,在不影响汾河泄洪的情况下,我们围堰开荒,在围堰内栽种水稻,这样就可以解决吃大米的问题。”
我接话茬说:“在汾河滩开荒造田好是好,就是不知道这里的土壤和气候适不适应栽种水稻?”
高司务长说:“气候没问题,我搞过调查,太原南面就有栽种水稻的,土壤也没有大问题,我们面临的大问题是没有栽种水稻的技术人员。”
前来参加士兵委员会的六班战士小山子自报奋勇地说:“我在老家当过种植水稻的技术员,连队开荒种水稻,我来当技术员你们看行不行?”
湖南籍老何面对着小山子说:“有什么不行,你当技术员,我们大伙来帮忙,你时候需要我们帮忙,我们就什么时候出现在你的面前。”
小山子说:“那感情好,我当技术员就更有信心了。”
小山子,江苏常熟人,也就是样板戏《沙家浜》故事发生地,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他个头不高,中等身材,圆圆的脸型、白白净净,大大的眼睛,挺拔的鼻梁,微微上翘的嘴角,显得格外男人,为人豪爽,性格活泼,懂音律,竹笛吹的特别好听。
接下来,前来开会的同志又讨论了栽种水稻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高司务长和小山子听得特别认真,还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了同志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看他们两个的神情,不但是入脑入心,好像他们决心已定,汾河滩开荒造田的事情搞定了似的。
高司务长是参加士兵委员会唯一的连队干部,前来参加有关他分管连队伙食问题的讨论的,顺理成章。他听同志们对连队生活的想法,提提意见,是为更好地改善连队指战员的生活,服务好同志们的生活,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今晚士兵委员会讨论的最终结果就是“开荒种稻,改善连队指战员的生活”。
高司务长说:“同志的建议很好,感谢大家对我分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连队的生活就会得到很好的改善,我们连队的生活就会愈来愈好。”当然,士兵委员会的建议还需提交连队党支部,连队党支部报请上级批准才能付诸实施。
士兵委员会开荒种稻的建议获得了批准,一场轰轰烈烈的、开荒种稻战斗在山下分河滩展开。山下的汾河由北向南流淌,流经连队军营的山下时,忽然向东南方向拐了个弯,汾河对岸的拐弯处闪出了大片河滩,说是河滩其实就是乱石滚滚、裸露的河床。在裸露的乱石上栽种水稻,几乎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我们铁道兵就是创造神话的兵种,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即便是乱石滚滚,我们也能点石成金,将桀骜不驯的乱石滩变成稻浪滚滚,稻花飘香的小江南。
开垦汾河河滩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保证不能影响汾河泄洪。连队专门调来两台推土机,用推土机将靠左岸的乱石滩推平,将临河打造一道围堤,然后,全连指战员一起参加汾河河滩开荒,采用人海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短短几天,采用人工铁锨挖、手检、肩扛、推车拉,将河滩地表的石头挖掘拾拣的干干净净,然后用铲运机从铁路施工现场拉来高原黄土,将高原黄土覆盖在拣净的围堰以内的沙土地上,打埂施肥,十几亩良田开垦成功。下一步,这片新开垦的良田能否成功栽种水稻,能否长出战士们喜欢的水稻,能否让稻花飘香,就看连队新上任的水稻技术员小山子了……
2020年1月16日原创于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