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20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敌后;给……以——拾人牙慧之议7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12-14 08: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敌后;给……以——拾人牙慧之议7

说明
    指瑕1,摘自《<白杨礼赞>指瑕》,作者郝明智,《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2期。
    指瑕2,摘自《初中语文教材语言指瑕》,作者孙静、潘延宗,《语文教学研究》2010年第6期。
    自2019学年起,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之部编版全部取代了人教版。于是,笔者网文一般不再提什么版本了。
    此瑕疵只是疑似——或许“不”。

指瑕1
    语文教材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79页(各句子序号为作者郝明智所加):

    ④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⑤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⑥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⑦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摘录
    我们重点来看第⑥句的“敌后”用得是否恰当。《新华词典》中对这二字的解释是:作战时敌人的后方。敌人是指谁?毫无疑问,应该是指侵华日军,那么他们的后方是哪里呢?是指日本所属的北海道、四国、九州、本州,或者是与俄罗斯有争议的北方四岛吗?太远了吧!于我国西北的抗日军民有何干系?!难道他们跑到日本本土浴血奋战去了吗?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因为无知而瞎扯、胡扯!这里的“敌后”专指敌人占领区的后方,在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大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同时,在敌人的后方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逐渐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并建立了诸多民主政权。譬如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抗日根据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等。这里的“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即是指为了巩固根据地不受敌人侵略而站岗放哨的的卫兵,难道茅盾先生不可以这样写吗?笔者想到此处不禁有些气馁了,但转念一想,还是不对!理由如下:本文的写作背景是,从1940年5月起,茅盾在延安生活了五个月,他耳闻目睹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因此在1941年写了这篇文章热烈歌颂他们。可见,茅盾想要歌颂赞美的对象主要是以革命圣地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抗日军民。那么,延安所属的陕甘宁根据地算得上是“敌后”吗?根据史实可知,1940年,根据地的东面和北面的许多地方均已沦陷,它的正面就是敌人,我看应该称之为“敌前”更为合适。这时,又有人会指出,你太没有想象力了!茅盾先生看到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火热生活,自然联想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理应同样如此,在那里——“敌后”不是肯定有“傲然挺立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吗?笔者也曾经这样想过,真是意欲搁笔不再思辨,但再联系第⑦句加以分析,也排除了这一可能性。请看:“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让我们运用一定的地理常识并结合作者的阅历从空间上进行考证,比华北平原更近的是哪里?不是东北三省,不是胶东半岛,不是长江中下游,更不是两广、四川、琼崖,只能是指茅盾先生曾经生活过的包括陕甘宁根据地的祖国西北地区(作者此前也曾在新疆等地考察)!有鉴于此,如果将本自然小节第⑥句的“敌后”改为“西北”或“黄土高原”,就显得科学准确。这样,作者思维的骏马由近及远,从“西北”纵横到“华北”,从“黄土高原”驰骋到“华北平原”不是顺理成章令人信服吗?

指瑕2
    语文教材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猫》,94页: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摘录
    “给”后面带的是双宾语,因此“以”纯属多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