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442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父亲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10-10 15: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三笑_深圳 于 2019-10-10 15:31 编辑

父亲

    我到家的时候,天刚黑。父亲从屋里走出来,我高兴的和他打声招呼,几个月不见,他的身体还能保持,走路基本平稳,精神状态也不错,不过他又没怎么理会我们,自个去往屋旁的空地里了。
    他的一生太劳累,体能透支太严重,前几年还健步如飞,如今大部分时候都需要拄着拐杖才能走了,牙齿也脱落,吃什么东西都大受影响了,那些困难的日子里欠过的美味,大都无缘了。

    第二天起来,我又见到他下地里,他已经挖了两垄地,买了几十斤生花生,原来是准备种花生的,但因为要剥开,干不了了,所以花生就没种了。
    他没想过时令。哪个相邻会在十月种花生的呢?

    中午他扶着手推车,带着斗笠,去大街上买回了一大袋蒜头,总有三四十斤吧,他是准备种蒜了。
    有时候我都觉得奇怪,那些商家、卖东西的人,也不问问老人家买这些东西、这么多,是干什么呢?不过我想即使问了,父亲也未必会告诉人家,比如我买蒜头,自己吃啊。
    步履蹒跚的老人,依然一刻都不想停下来,总还想着去做点什么。八十岁的乡下人,经商是不可能的,手工又不会,务农也外行,但他劳作起来总是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现在还是不分昼夜。

    有一天父亲出去买了一台扭扭车给一岁多的小小外甥玩,谁知道另一个小外甥也过了来,他二话不说直接就抢了这台扭扭车自己玩,小小外甥抢不过他,只好大哭。没多久,父亲又扶着手推车去买了一台回来。

    那天过去大姐家吃饭,他要过来上车,拄着拐杖,迅速但明显是很吃力的横过家门口三五米宽的马路,我直后悔没把车子开到家门口。

    谁又没曾年轻过呢?那些年走南闯北的父亲,那个满腹经纶熟读中外历史、毛主席语录随口而出的他,那个随手就能画出中国地图、既懂西医又会中医的赤脚医生,不仅板书工整、毛笔字也写得很漂亮的他,几十年过去了,这些方面我们还是难以望其项背啊。

    看着电视里的画面,父亲问我:
    国际空间站离我们有多远?

                           2019年10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2
发表于 2019-10-10 15:28 |只看该作者
这是他随手写在一块小黑板上的毛笔字。现在还记得我以前读书时,他也用毛笔给我写过信。
微信图片_20191010152007.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3
发表于 2019-10-10 15: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笑_深圳 于 2019-10-10 17:41 编辑

重复了

微信图片_20191010152007.jpg (2.09 MB, 下载次数: 298)

微信图片_20191010152007.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参加活动: 72

组织活动: 0

4
发表于 2019-10-18 21:21 |只看该作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5
发表于 2019-11-20 13:01 |只看该作者
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6
发表于 2020-1-29 21:07 |只看该作者
曹家遇难急回家,
路径唐家传佳话。
继柳勇助排万难,
重恩未报各天涯。

父亲当年做赤脚医生的时候,行走在桂阳县的曹家(属相邻的郴州市)遇到当地计生干部的为难,没收了他的医药,尽管他拿出了医药公司开出的收据,证明药品为正规渠道购买,但是干部还是要求父亲回去后带着大队、县里的文件和印章过来取,否则他们不仅不归还药品,而且要来我们县告状。万般无奈之下父亲只好返回,途径唐家的时候,继柳在路边的桥下洗红薯,他认识我父亲,当时叫住了我父亲,为他三女儿的儿子治病。父亲告诉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刚买的药品在曹家被计生工作组的人抢了,继柳说他能拿回药品,于是父亲留下治病,且第二天就将他女儿的儿子治好了。
后来继柳的三女儿为此还给了我父亲20斤的红薯粉,以表谢意。

原来继柳是教武艺的高手,四女婿是武装部长,徒弟也是一个干部,乡上的干部多是他的亲戚,所以能取回药品归还我的父亲。

微信图片_20200129195117.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7
发表于 2020-1-29 21:20 |只看该作者

父亲早年要养活一家大小,及其不易,不辞辛劳走南闯北,那是真正的走路,他以前常常和我们说起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和事,很多人以后再也没见过,言语间能感知到父亲的很多遗憾。
以下字迹记录了一个小小的事情,
当年木材管制严格,父亲从瑶山里边买回一副床架,回程途中却遭当地相关人员阻拦、床架没收,后来幸好遇见赵远亮,他得知此事后,为父亲伸张正义,归还了床架。

微信图片_20200129195126.jpg

新田瑶乡斋公塘,
深山窝井水汪汪。
民又屋后填库坝,
可造一片好田园。

斋公塘:地名。
民友:人名。
父亲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跟自己有关的事他在思考,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但有眼见的一些事,也勤于思考,某日路过新田瑶乡某地深山处,他看到有一眼深井,迸发出很大的水流,于是想到要是在民友的屋后能筑一个坝,即可成就一大片好田园。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8
发表于 2020-2-1 01:29 |只看该作者
    父亲青年时复员回到家乡,在新桂两县走南闯北,做赤脚医生为乡邻治病医人,也曾经在瑶山里做过木材生意,那时候交通不变,出进都靠两只脚,一天走个百八十里是常有的事,在新桂两县很多的农户家里他都有去过,方圆几十里的乡亲都及其熟悉,如前所述,有些人、有些事,他还能记起,这些故事不是很动人,也没有大场面,只是反映了父亲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和对家乡的热爱。

    他也常常说,这世上,哪里都比不上岩口庄好(老家)。
    以下摘录部分。

1120200131_IMG_147.JPG
        垒步岭
    桂阳杨柳垒步岭,
    高山顶上一泉井。
    滋润良田六七亩,
    幸福瑶族五家人。

    他所说的垒步岭,位于杨柳瑶族乡,在一个山顶上,刚好有一个洼地,奇特的是洼地中央有一眼泉水,终年有水流出,于是附近有乡亲在这里开荒种田,并逐渐有人定居,几年过去,开出了六七亩良田,在曾经困难的日子里,这几亩田养活了五户人家。

1120200131_IMG_1421.JPG
        红豆杉
    白水唐家一豆杉,
    植根污地径粗大。
    枝叶繁茂结籽壮,
    小寒大寒红似霞
    白水乡离我家大约有一百多里,父亲曾经走遍了这里的每个村庄,在白水唐家有一颗古树红豆杉,树径约有三四米,古树长在污泥汇合处,旁边还有一条细细的溪水流过,滋润着古树,每年冬天最冷的日子,它结出的籽犹如艳丽的晚霞,纯净通透。
    父亲对红豆杉一直赞不绝口,他说前几年有一次咳嗽,吃了上千元的药,一直没好,后来有一次他在乡邻那里摘了一把红豆杉的树枝,熬汤后喝下一大碗,咳嗽就止住了。晚年父亲对红豆杉一直很有感情,大抵也跟这个经历有关系。


1120200131_IMG_1422.JPG
        一杯清水
    桂阳古楼七里坪,
    深山之中一秀亭。
    四梁八柱刻秃字,
    路旁清泉透人心。
    桂阳县七里坪村附近的深山之中有一座亭子,以前专供往来行人休憩。以前乡亲们走路累了、渴了,一般也是到老乡家里讨口水喝,但是这个亭子前后很远都没个村庄,因此亭子显得尤为重要,我小时候也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亭子,一般位于相邻较远的两个村庄中间位置,不过父亲这里说的七里坪的这个亭子是比较大的,八根石头柱子,每个都是一块石头取出来的,中间不是接起来的,三四米高,想来体积也不小,恰好亭子旁边有一眼泉水,水流不大,但终年不断,路过的疲惫的人们在这里接水喝,一抔清泉透下心去,倦意减了不少。

        雄鸡岭
    桂新交界雄鸡岭,
    高山顶峰一山亭。
    红军长征过此地,
    巧捉卫兵传佳音。
    雄鸡岭,村名,在桂阳和新田交界的地方,在附近一个高山的凉亭里,红军路过此凉亭时,曾巧捉敌人的一个卫兵,在乡亲里传为佳话。


1120200131_IMG_1423.JPG
        桂阳宝塔
    绿水滔滔急转弯,
    湾旁一峰入云端。
    峰顶立塔千般秀,
    桂阳宝塔胜人间。

        塔下桥
    水急桥高分外凉,
    古柏葱茂盖桥荫。
    更喜江中奇峰秀,
    竟有人间此仙境。
    父亲曾经多次说起过桂阳的宝塔(不是现成里那个,在仁义镇附近),其实我们这边还是有不少塔的,但是他说的这个塔,所在的山峰很高,而且这个山峰是一个圆锥形,立起来直刺天空,宝塔就盖在山顶,好似浑然一体,对此他印象深刻。
    塔下桥应该也是附近,这个桥架的位置很高,但桥的两边有几棵古老的柏树,能把整个桥面罩住,夏天时也完全晒不到太阳,行人途径此处席地休息,又能看到江中倒映的山峦,老人家觉得这是人间仙境了。





1120200131_IMG_1425.JPG (460.82 KB, 下载次数: 266)

1120200131_IMG_1425.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9
发表于 2020-2-1 01:32 |只看该作者


3320200131_IMG_1427.JPG

3320200131_IMG_1426.JPG
        父夸我
    三岁陪父挑井水,
    说说笑笑紧相随。
    干田浇水禾苗青,
    丰收搭帮我满崽

        陪父挑塘泥
    冬夜月光分外明,
    塘泥上土似黄金。
    父担沃泥我随后,
    明年地里好收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百姓很穷苦,一般人家没有几分田,甚至完全没有田,这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无以果腹。父亲小时候跟随爷爷去岩里挑水浇田(岩:本地话语,表示从石缝中冒出的泉水),那时候水利设施是没有的,高处的田土里泉水灌溉不到,干旱的时候只能靠人力挑水去浇灌禾苗,爷爷晚上去挑水的时候,父亲也跟着去,他上面写的就是描写这样一个场景。
    不过他又补述了另一个场景:夜里爷爷仍然去挑水,路上曾经听到叽叽喳喳说话的嘈杂声,但是他们走过去,却是空荡荡没有一个人...... 父亲说,有些GUI故事,其实也是解释不清的。
    此话我信,因为我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场景,当年跟随大人走亲戚晚上回家(没灯、没手电,都是只靠月光),我骑在父亲肩上,见前面路旁一个影子直立,我以为是树的影子,但我们走过去的时候,却是什么都没有。

    挑塘泥。池塘里的泥土较为肥沃,冬春时节,池塘干涸,农民趁此将池塘里的污泥清理上来,然后挑到土里去,那时没有化肥、农肥也不够,这沃泥在农民眼里似黄金,覆盖在土里后,期望来年有个好收成,果然第二年这块地产出了一个十三斤的大红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0
发表于 2020-2-1 01:34 |只看该作者


11120200131_IMG_1420.JPG

2220200131_IMG_1424.JPG

        新田文庙
    红军进驻新田城,
    文庙墙上书正文。
    十大政纲指方向,
    长征精神万载春。
    新田曾经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在新田文庙上的墙壁上,至今仍然能考到红军当年写下的“十大政纲”,这是革命精神的传播,也是长征的伟大见证,这种排除万难、勇往之前的长征精神,在当时、在今天、在以后,如春天的万物焕发生机、生生不息。

    骑奇马,弓长张,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力战。
    伪为人,龙衣袭,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合手擒拿。
    父亲当兵的时候是通讯兵,某日在讲习所开会,师首长在开会前给通讯连出了一个考题,将上面对联发送出去,看谁回收最快,最后是七号发报机(父亲发的)最先收到回复,显见他业务娴熟,当时他入伍还不到两年。
    会议还没开完,突然接到作战命令,他们就背着设备出发了,人行三列纵队,右边是车辆,父亲眼见六辆卡车拉着子弹,却不是封箱的,此情景甚为奇怪。
    这发报的技术我不懂。一个字可以拆分为多种编码,然后分别发送出去,收到的人要翻译过来才看得明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1
发表于 2020-2-1 01:35 |只看该作者

2220200131_IMG_1419.JPG

        战友情
    桂阳杨柳蒋华成,
    相聚虽短情谊深。
    家遇危难勇相助,
    终身难忘战友情。

        捞鱼虾
    白水蒋家蒋秀华,
    抗美缘越各天涯。
    复退回乡四十载,
    家门小溪捞河虾。

    杨柳乡的蒋华成是父亲同年入伍的兵,但是两个人并不在一个连队,交集不多,所以不见得有多深的感情,但复退后,蒋华成曾经借过一笔不小数目的钱给父亲,帮助他渡过艰难时期。
    白水乡 的蒋秀华则是父亲一个连队的老战友,当年抗美援越时,他们连队去了十个通讯兵,前面九个都是湖南人,第十个是我父亲,仍然是湖南人,首长不忍心,换下父亲,从此他和蒋秀华分别,直到复退四十年后相遇,蒋秀华一点也不陌生、不客气,直接在家门口的小溪里捞了两碗河虾招待老战友,父亲说真好吃。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2
发表于 2020-2-1 14:44 |只看该作者
前面错别字比较多,不太好纠正,再全文纠正以下。

    父亲青年时复员回到家乡,在新桂两县走南闯北,做赤脚医生为乡邻治病医人,也曾经在瑶山里做过木材生意,那时候交通不便,出进都靠两只脚,一天走个百八十里是常有的事,在新

桂两县很多的农户家里他都有去过,方圆几十里的乡亲都极其熟悉,如前所述,有些人、有些事,他还能记起,这些故事不是很动人,也没有大场面,但是能看出来父亲对那些曾经帮助过他

的人的感恩和对家乡的热爱。

    他也常常说,这世上,哪里都比不上岩口庄好(老家)。
    以下摘录部分。

        垒步岭
    桂阳杨柳垒步岭,
    高山顶上一泉井。
    滋润良田六七亩,
    幸福瑶族五家人。
    他所说的垒步岭,位于杨柳瑶族乡,在一个山顶上,刚好有一个洼地,奇特的是洼地中央有一眼泉水,终年有水流出,于是附近有乡亲在这里开荒种田,并逐渐有人定居,几年过去,开

出了六七亩良田,在曾经困难的日子里,这几亩田养活了五户人家。

        红豆杉
    白水唐家一豆杉,
    植根污地径粗大。
    枝叶繁茂结籽壮,
    小寒大寒红似霞
    白水乡离我家大约有一百多里,父亲曾经走遍了这里的每个村庄,在白水唐家有一颗古树红豆杉,树径约有三四米,古树长在污泥汇合处,旁边还有一条细细的溪水流过,滋润着古树,

每年冬天最冷的日子,它结出的籽犹如艳丽的晚霞,纯净通透。
    父亲对红豆杉一直赞不绝口,他说前几年有一次咳嗽,吃了上千元的药,一直没好,后来有一次他在乡邻那里摘了一把红豆杉的树枝,熬汤后喝下一大碗,咳嗽就止住了。晚年父亲对红

豆杉一直很有感情,一直想着去大片种植,大抵也跟这个经历有关系。

        一杯清水
    桂阳古楼七里坪,
    深山之中一秀亭。
    四梁八柱刻秃字,
    路旁清泉透人心。
    桂阳县七里坪村附近的深山之中有一座亭子,以前专供往来行人休憩。以前乡亲们走路累了、渴了,一般也是到老乡家里讨口水喝,但是这个亭子前后很远都没个村庄,因此亭子显得尤

为重要,我小时候也见过好几个这样的亭子,一般位于相邻较远的两个村庄中间位置。不过父亲这里说的七里坪的这个亭子是比较大的,尤其特别的是这八根石头柱子,每个都是一块石头取

出来的,三四米高,想来体积也不小,恰好亭子旁边有一眼泉水,水流不大,但终年不断,路过的疲惫的人们在这里接水喝,一抔清泉透下心去,倦意减了不少。

        雄鸡岭
    桂新交界雄鸡岭,
    高山顶峰一山亭。
    红军长征过此地,
    巧捉卫兵传佳音。
    雄鸡岭:村名,在桂阳和新田交界的地方,在附近一个高山的凉亭里,红军路过此凉亭时,曾巧捉敌人的一个卫兵,在乡亲里传为佳话。

        桂阳宝塔
    绿水滔滔急转弯,
    湾旁一峰入云端。
    峰顶立塔千般秀,
    桂阳宝塔胜人间。

        塔下桥
    水急桥高分外凉,
    古柏葱茂盖桥荫。
    更喜江中奇峰秀,
    竟有人间此仙境。
    父亲曾经多次说起过桂阳的宝塔(不是现城里那个,而是在仁义镇附近),其实我们这边还是有不少塔的,但是他说的这个塔,所在的山峰很高,而且这个山峰是一个圆锥形,立起来直

刺天空,宝塔就盖在山顶,好似浑然一体,对此他印象深刻。
    塔下桥应该也是附近,这个桥架的位置很高,但桥的两边有几棵古老的柏树长得很高,能把整个桥面罩住,夏天时也完全晒不到太阳,行人途径此处席地休息,又能看到江中倒映的山峦

,老人家觉得这是人间仙境了。


        父夸我
    三岁陪父挑井水,
    说说笑笑紧相随。
    干田浇水禾苗青,
    丰收搭帮我满崽

        陪父挑塘泥
    冬夜月光分外明,
    塘泥上土似黄
    父担沃泥我随后,
    明年地里好收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百姓很穷苦,一般人家没有几分田,甚至完全没有田,这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无以果腹。父亲小时候跟随爷爷去岩里挑水浇田(岩:本地话语,表示从石缝中冒出

的泉水),那时候水利设施是没有的,高处的田土里泉水灌溉不到,干旱的时候只能靠人力挑水去浇灌禾苗,爷爷晚上去挑水的时候,父亲也跟着去,他上面写的就是描写这样一个场景。
    不过他又补述了另一个场景:夜里爷爷去挑水,路上曾经听到叽叽喳喳说话的嘈杂声,但是他们走过去,却是空荡荡没有一个人...... 父亲说,有些 gui 故事,其实也是解释不清的。
    此话我以为然,因为我也曾遭遇过类似的场景,当年跟随大人走亲戚晚上回家(没灯、没手电,都是只靠月光),我骑在父亲肩上,见前面路旁一个影子直立,我以为是树的影子,但我

们走过去的时候,却是什么都没有。

    挑塘泥。池塘里的泥土较为肥沃,冬春时节,池塘干涸,农民趁此将池塘里的污泥清理上来,然后挑到地里盖到土上去,那时没有化肥、农肥也不够,这沃泥在农民眼里便是黄金,肥了

土地,来年才有个好收成。果然第二年这块地产出了一个十三斤的大红薯。


        新田文庙
    红军进驻新田城,
    文庙墙上书正文。
    十大政纲指方向,
    长征精神万载春。
    新田曾经是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在新田文庙上的墙壁上,至今仍然能看到红军当年写下的“十大政纲”,这是革命精神的传播,也是长征的伟大见证,这种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长征

精神,在当时、在今天、在以后,如春天的万物焕发生机、生生不息。

    骑奇马,弓长张,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单戈力战。
    伪为人,龙衣袭,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靠边,合手擒拿。
    这是一副对联,多字组合、拆分,难度很大。
    父亲当兵的时候是通讯兵,某日在讲习所开会,师首长在开会前给通讯连出了一个考题,将上面对联发送出去,看谁回收最快,最后是七号发报机(父亲发的)最先收到回复,显见他业

务娴熟,当时他入伍还不到两年(师首长很是高兴,在下面作战任务完成后,给父亲记了三等功)。
    会议还没开完,突然接到作战命令,他们就背着设备出发了,人行三列纵队,右边是车辆,父亲眼见六辆卡车拉着子弹,却不是封箱的,此情景甚为奇怪。
    这发报的技术我不懂。一个字可以拆分为多种编码,然后分别发送出去,收到的人要翻译过来才看得明白。


        战友情
    桂阳杨柳蒋华成,
    相聚虽短情谊深。
    家遇危难勇相助,
    终身难忘战友情。

        捞鱼虾
    白水蒋家蒋秀华,
    抗美援越各天涯。
    复退回乡四十载,
    家门小溪捞河虾。

    杨柳乡的蒋华成是父亲同年入伍的兵,但是两个人并不在一个连队,交集不多,所以不见得有多深的感情,但复退后,蒋华成曾经借过一笔不小数目的钱给父亲,帮助他渡过艰难时期。
    白水乡 的蒋秀华则是父亲一个连队的老战友,当年抗美援越时,他们连队去了十个通讯兵,前面九个都是湖南人,第十个是我父亲,仍然是湖南人,首长不忍心,换下父亲,从此他和蒋

秀华分别,直到复退四十年后相遇,蒋秀华一点也不陌生、不客气,直接在家门口的小溪里捞了两碗河虾招待老战友,父亲说真好吃。
    父亲说,抗美援越、援越抗美,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前一阶段以投入战斗为主,后面阶段则是支援建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感谢老哥的记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