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3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评] 作家刘明霞新书《可园客厅》展现“原来有那么多文艺名家到过惠州” [转载]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9-7 17: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转载]

 (作家刘明霞新书《可园客厅》展现
  “原来有那么多文艺名家到过惠州”
  作家刘明霞新书《可园客厅》收录50余位文艺名家访谈,多数篇什系作者供职于《惠州日报》期间创作
  2019年09月06日惠州日报数字版  A09版  文化

  
  刘明霞在今年南国书香节上。

  “原来有那么多文艺名家到过惠州!”在今年的南国书香节暨第九届惠州书展上,我(惠州)市作家刘明霞现场签名售新书《可园客厅——在湖畔遇见文艺名家》,受到很多读者追捧。
  本书收录作者对50余位文艺名家的访谈,如: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当代实力派作家邱华栋,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收获》主编程永新,时任《小说选刊》主编杜卫东,时任《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时任《文艺报》副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等。著名作家蒋子龙、韩石山、顾笑言等,著名作曲家何占豪、著名钢琴家刘诗昆等。
  “我家与歌剧《白毛女》原创之一陈紫有亲戚关系,听说这本书里写到陈紫,我专门从深圳赶来买这本书。”来自深圳的阿芸女士说。当天,先期赶印出来的100本书全部告罄。

  可园客厅:品味休闲慢生活,结缘文朋诗友
  刘明霞告诉记者,这本书的名字之所以叫做《可园客厅——在湖畔遇见文艺名家》,是因为书里面的很多采访是在可园完成的。一些文艺名家还在可园创作了不少书画作品,在可园文化墙题字留言。
  可园,是刘明霞的家,位于惠州西湖畔的祝屋巷。记者在可园看到,刘明霞在楼顶花园种植了许多花草蔬果,白色的栅栏有青藤缠绕,上面挂着的盆景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站在可园里,西湖美景一览无遗,花草围绕下,煞是惬意。半开放式餐巴置有桌椅吧台、烧烤炉,陈列酒品、饮料、茶点、时令水果。文人墨客经常聚到这个文艺沙龙,聊天读书作画弹钢琴,烧烤品茗饮酒喝咖啡。在可园的文化墙上,还留下了很多文人画士的题词:“唯有西湖月,可园照读书”,“湖波招古月,明霞结春山”“在可园遇见最美的自己”……足见文人画士对可园的喜欢。本土画家黄澄钦曾赠可园主人刘明霞一幅国画,宣纸上的西湖,画的就是祝枝山寓居惠州西湖的诗意。
  刘明霞说,因女儿名“可可”,遂把自己的家命名为“湖畔的可园”,后便以“可园花事”记录一个园子的花事和心情、组建“可园花事”文艺沙龙、打造“可园客厅”,旨在倡导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品味休闲时尚;弹琴弄书画、结缘文朋诗友。
  新书看点:三种身份采访文艺名家,时间跨度20多年
  刘明霞从事报纸及文学杂志的记者、编辑工作20余年,业余从事文学创作30多年,在她的“可园客厅”,总跟那些名噪全国乃至世界的文艺名家们有着远远近近的交集。
  刘明霞说,这本《可园客厅——在湖畔遇见文艺名家》,采访的时间跨度有20多年,是她独家或以记者身份访谈;或以编辑身份文字往来;或以朋友身份坐而论道,专访文学界、艺术界有影响力的50余位人物采写而成。稿件整理出来时,她采访过的文艺名人名家及明星有100多人,由于时间跨度大,受采访时效、篇幅、体裁等的限制,经与出版方多次协商,最终选定了50余位。其余部分将收入她即将出版的《可园客厅2——湖畔花园下午茶》一书。
  在《可园客厅——在湖畔遇见文艺名家》里,可以看到文艺名家的真知灼见、文艺轶事、名人心扉以及文艺名家手迹、手稿、书信,还收录了文艺名家做客“可园客厅”的珍贵图片等。“照片拍摄者多为我供职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时的同事巴山、张正贤、朱金赞等,遗憾的是,有的照片从微信搜来,清晰度不高;有的只有稿件没有照片,有的只有照片没有稿件,只好查漏补缺了。”刘明霞说。这本书有一个特点,除了专访稿件之外,在不少稿件的后面,加上了作者手记,以及作者与文艺名家的互动故事,甚至微信里面的一些内容也搬了上去,所以这本书读起来层次比较多,内容比较丰富。
  除此之外,本书作者在人物专访的写作形式上也有所创新,例如专访惠州本土美术家黄延桐,采用对话外加入作者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三条线索并进的格式,让整篇文章读起来更专业、更有层次和深度。
  采访最后,刘明霞深有感触地说,在《惠州日报》西湖副刊这个平台,她编发了不少名家的稿件,如柯蓝、顾笑言、韩石山、叶蔚林、唐至量等,她在本报副刊开办“同题散文”专版,叶蔚林、柯蓝等名家也积极参与。这些内容,这本新书都有记录。对当时能有机会采访到那么多的文艺名家,编发这么多文艺名家的稿件,得益于自己惠州报业传媒集团的工作岗位,刘明霞一直心怀感恩,“非常感谢当年惠州日报副刊部同事的大力支持。这20多年来,我的岗位是编辑,记者工作是我挤时间跑出来的。”刘明霞说。
  两次采访《梁祝》作者披露创作背后的故事
  1959年,一部细腻、柔美、缠绵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诞生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梁祝》长盛不衰、家喻户晓。刘明霞曾两次采访作者之一何占豪。何占豪向其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第一次采访何占豪是2006年底,何占豪赴惠州指挥“盛世和谐·东方威尼斯之韵——惠州市百人二胡暨钟琦二胡演奏会”。在接受刘明霞采访时,何占豪语出惊人: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很多人还是只记住了《梁祝》。
  第二次采访是在2009年5月27日,为纪念《梁祝》首演50周年,各地都在举行纪念活动。身在上海的何占豪接受了刘明霞电话采访,披露了更珍贵的记忆:《梁祝》差点没“化蝶”。何占豪说,开始整部《梁祝》曲子写到“哭灵投坟”就结束了,并没有“化蝶”段落。当时他们认为化蝶是迷信,就删除了,后来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家孟波要求加上,才有了后来的“化蝶”。
  何占豪还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事:在距离《梁祝》试奏愈来愈近的日子里,有一天,搭档陈钢突然告诉何占豪,他写的《梁祝》总谱全丢了,说是放在自行车后座,可能丢在马路上了。重写已经来不及了,后来已经退出《梁祝》创作的丁芷诺,主动提出帮陈钢配器,在大家的努力下,《梁祝》才最终与观众见面。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宫晓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