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430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突击检查打响了“垃圾分类”第一枪

Rank: 5Rank: 5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5-5 16:5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c8 {, ?9 n3 {3 n- m* r/ V! f5 q' ?( ]# ^. A4 v! S$ g* T9 |+ X+ |

: n* f, m% {% t# {9 l7 v  随着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5月1日起正式实施,更严格、更科学的垃圾分类时代正式开启。尽管开启时间恰逢“五一”小长假,但从实际情况看,相关工作并未“休假”而是有序推进。比如统一颜色、统一图案、统一样式的垃圾转运车5月1日在多个社区首次亮相;“四桶”齐全的垃圾分类投放点正在一些小区中铺开;很多小区垃圾分类指导员也在坚守岗位……+ ~1 Z4 M1 ^4 S  I$ G- N8 o

1 Z0 N. H1 a# P# H6 `  同时,有关部门也放弃“五一”休假,对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开展专项突击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垃圾分类指导员能正确回答检查人员的提问;社区垃圾分类通知以及图文结合的垃圾分类宣传海报已经张贴等,即被检查小区的桶站设置、数量,宣传环境布置以及监督员工作符合要求。这说明一些小区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为实施垃圾分类创造了有利条件。7 V0 _+ V. A' Y, n

' s$ d, i2 l% x5 a7 I  同时,突击检查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包括居民精准投放率还有待提高,胡同里的垃圾桶没有分类贴标,某餐饮店存在混投混放、分类不仔细等情况。在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初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意外,这也暴露出部分居民、某些区域、一些商家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有待提高。而此次突击检查发现的各种问题,既对被检查对象是一种提醒,也有助于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管理措施。/ Y1 F$ m( ]7 Z0 I! s* z3 |
+ [$ ?% q+ c* h' e
  实施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无论是提高居民、商家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是完善相关监督、执法等措施,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关于垃圾分类这场战役,能否打出漂亮仗,“第一枪”很重要。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枪”打响——从一开始就严格检查、严格落实制度,对于后续垃圾分类工作都是有益的;反之,可能会影响垃圾分类的效果。
9 T+ ?3 S* X: n$ Y' H9 _& F
# V1 }( Z& Y" `: [  只有打响“第一枪”,才能让具体实施垃圾分类的基层各方真正重视起来,严格按制度规范操作,就为以后树立了标杆,奠定了基础,那么实施垃圾分类就有望早日见到成效或者取得更好效果。假如“第一枪”没有打响,从居民到社区再到商家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就有可能打折扣。而北京在垃圾强制分类刚开始时就进行专项突击检查,此举有助于打响垃圾分类“第一枪”。
' i6 a. c3 i% G3 I
) N. D5 U7 b. V( |2 o) ^! y  这是因为,早检查垃圾分类有利于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北京采取的还是随机选点、不打招呼的突击检查,更能发现真问题。这对垃圾分类的实施各方是一种警示,即不严格实施垃圾分类就有可能被检查发现,再被发现有可能要“吃罚单”。同时,这种突击检查对于期待垃圾分类的公众来说,在信心方面是一种提升。! p) h* ^2 D, K1 v2 y4 {

4 l& d1 G! ^% l2 ?( J- ~" F, q# Y  进而言之,此次突击检查行动表明了有关方面对待垃圾分类的态度,即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落实相关制度。这大概也暗示,突击检查今后或将成为督促《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落地的常规武器。希望这种突击检查能经常化,能不断扩大检查范围;同时,也要借助监控、市民、媒体等监督力量,弥补行政检查的力量不足。当检查、监督力量同时发力,垃圾分类效果可期。(北京青年报)
0 e+ n3 c. N/ ^* T4 K
$ ?) S' K2 g& A/ R4 P8 a; h1 u# U8 F9 h$ j" n

! \- K+ @5 X: W& A: v6 l  _0 W( [0 q) m/ ]$ a+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