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深圳新闻网2024年10月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郑铭)“当时我就是坐着火车来建设深圳的,住在竹子林那里,这些照片一下勾起了回忆。”深圳市民薛志平激动地说道。昨日,“崭新城市 精彩演绎——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圳图片展”开幕,吸引大批市民前往参观。 从1949年到2024年,从黑白到彩色,从胶片到数码,75年的历史光影在一幅幅照片中低吟浅唱。记者在现场看到,展区内人头攒动,观众踱步其中,如同跨入一条岁月长河勾勒出的时光隧道,眼前的历史新鲜如昨。 ①1954年,沙井蚝民采收生蚝。郑中健 摄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1998年和2022年那两张福田中心区的对比图,深圳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次展出的照片让我近距离感受到了‘深圳速度’和‘深圳精神’。”带着孩子一起来观展的市民刘宇表示,国庆期间举办这样的展出活动非常有教育意义。“看展过程中,我一直在和孩子沟通交流,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深圳发展历史,并从深圳的快速发展中感受中国的繁荣富强。”刘宇边说边微笑着看向正驻足在大运会开幕式照片前的孩子。 家住南山的陈女士也和女儿来到展览现场。“刚到深圳时,妈妈的办公室就在这儿,宿舍在旁边这栋楼后面,画面里看不到。”看到妈妈指着上世纪90年代南山后海片区照片中的一栋大楼,陈女士的女儿饶有兴致地对比起2022年的照片,可她发现,当年空旷土地上格外抢眼的几栋高楼,早就淹没在深圳湾海岸线上高楼林立的繁华城景中,忍不住感慨:“对比之下才发现,深圳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比想象中的更惊人,身为深圳人特别骄傲。” ②1981年,热火朝天的罗湖建设工地。何煌友 摄 “一走进来看到图片展,看到75年的沧桑巨变,特别感慨。其中的很多时刻我都是亲历者。这些珍贵的图片资料就是在讲述深圳的故事,它们在生动地告诉年轻人,深圳是从这里来的,深圳不是一天变成今天的样子的。”从朋友那里得知举办深圳图片展,10月1日上午,薛志平随身背着无人机就赶到了现场。 薛志平告诉记者,1982年12月,他作为部队宣传人员第一次来到深圳,次年4月8日乘坐了4天4宿的专列火车,终于在12日随部队抵达,从此开始了在深圳40多年的生活。“40多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从部队转业至今,无论是在早年的深圳市饮食服务公司,还是在深圳饮食网、深圳市烹饪协会,乃至个人创业,我始终没有间断摄影、报道工作,没想到就这样干了一辈子,把爱好干成了事业。” ③1997年7月1日凌晨6时,深圳市民冒雨欢送解放军进驻香港。赵青 摄 5年前,退休后的薛志平开始整理自己40多年来拍摄的照片,“以前是胶卷底片,后来有了数码摄影,整理照片的过程和今天观看图片展一样,仿若重新走了一遭青春之路。罗湖、深圳河、荔枝公园、福田中心区、晶都大厦……此次展出的不少作品中,我都能看到年轻的自己,正站在那里一次次认真地按下快门。” 看着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薛志平不无感慨地表示,这样一场图片展对于年轻人来说非常有价值,面对时间流逝,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距离当下越来越久远、城市面貌也与此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把深圳故事以更加鲜活、生动的方式讲给年轻人听,这样才能让这座城市的历史被后人所熟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