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79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 文人趣闻百则

Rank: 6Rank: 6Rank: 6

参加活动: 2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11-29 15: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深坛亲子活动官方群深坛亲子活动群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文人趣闻百则
陈李杨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376\wps1.jpg
小序:给幼儿的催眠故事,应该具有趣味性、文学性、知识性和正统性,在潜移默化中,给未来的栋梁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录】
读书趣闻目录
1. 苏舜钦汉书下酒
2.人家晒书 ,郝隆晒肚皮
3.都穆的读书灯
4.曹操烧《孟德新书》
5.马斯赞以田易书
6.人生之乐莫过闭户读书
7.不能一日无此君
8.不可与君共鉴赏
9.儒家唯此耳
10.虞和舒被覆书
11.有三等人不可借
12.书赛良药
13.计页酬钱
14.病卧旬日
15.抄书有三益
16.开卷有益
17.朱买臣负薪
18.李密挂角
19.映雪读书
20.等身书
21.孙敬头悬梁
22.苏秦锥刺股
23.韦编三绝
24.凿壁偷光
25.囊萤夜读
26.映雪读书
27.墨池
28.笔塚
29.断蕺划粥
30.炳烛之明
31.米芾学字
32.葛洪苦学
33.宋濂苦学
34.王十朋成就“拦诗巷”
35.手不释卷
36.陈毅吃墨水
37.高凤流麦
38.王献之练字
39.闻鸡起舞
40.铁杵成针
41.师旷
42.管宁割席
43.推敲
44.白居易改诗
45.屈原读书洞
46.刘勰佛殿借读
47.孟母三迁
48.司马光警枕
49.鲁班学艺
50.诸葛亮喂鸡
51.孔子学琴
52.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53.程门立雪
54.焚膏继晷
55.下帏读书
56.洛阳纸贵
57.江泌追月夜读书
58.造父学御
59.奕秋学奕
60.纪昌学射
61.子路受教
62.种树郭陀螺传
63.薛谭学讴
64.乐羊子求学
65.祖茔偷读
66.苏颋马厩成才
67.苏洵大器晚成
68.韦述十岁阅书两千卷
69.郑虔在柿叶上练字
70.桑维翰铁砚磨穿
71.欧阳修的“三多”、“三上”
72.周处除三害
73.伤仲永
74.一叶障目
75.孺子可教
76.生花妙笔
77.大肥猪与小八哥
78.祖冲之圆周率
79.珍贵的教科书
80.柳公权重书輕财
81.歧路亡羊
82.身有至宝
83.问一得三
84.无益反损
85.依样画葫芦
86.愈头风
87.万字先生
88.巧改《清明》诗
89.小处不可随便
90.屡战屡败
91.“咏絮之才”谢道韫
92.四人补杜诗
93.鲁班修庙
94.杜牧临终焚稿
95.米芾弄巧成拙
96.目不识丁的来历
97.安步当车的来历
98.赵括纸上谈兵
99.王羲之笔力入木三分
100.苏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
【正文】
1.苏舜钦汉书下酒
宋代苏舜钦字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他住在岳父杜祁公家中,每天晚上读书时,总要以书佐饮,以一斗酒(斗,古代盛酒器)为标准。他岳父很奇怪,就差遣下人去偷偷地察看他,只听他在朗读《汉书·张子房传》。当读到张良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指随从待卫之车),就拍案叫道:"惜乎夫子不中!"说完就满饮一大杯。又听他读到张良汉高祖说"此天以臣授陛下"时,他又拍案叫道:"君臣相遇,其唯如此!"说完又满饮了一大杯。他岳父听说这种情景后大笑道:"有这样的下酒物,一斗实在不算多也。"
2.人家晒书 ,郝隆晒肚皮
一年一度的七夕既是中国的传统乞巧节、情人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晒书日,藏书家们照例是要把自己的藏书曝晒一番,顺便检查有没有什么损伤。晋代的郝隆生性狂傲,自诩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当别人七月七日晒书时,他却敞胸露腹,仰躺在炎炎的烈日之下。别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人家的书都放在书柜里,我的书全放在肚子里了。我晒晒肚皮,以防书给霉了。这一方面是蔑视以晒书来装斯文的,另一方面也是夸耀他很有学问,满腹诗书,晒肚皮等于晒书。
3.都穆的读书灯
    都穆(1458-1525)明代大臣、金石学家、藏书家。都穆少与唐寅交好,7岁能诗文,及长,遂博览群籍。都穆年四十,馆于吴匏庵家,悬一文于吴堂上,值巡抚何公谒吴,见而叹赏,知为布衣都穆所作。告于宗主,命以礼聘之,都穆方出领乡荐。后告老还乡,住苏州阊门南濠里,"放情山水,绝迹公府,夜读不息"。里人夜间娶妇,天雨灯灭,到处讨火不得, 火无应者。有人介绍说‘南濠都少卿家,当有读书灯在。’叩其门,果得火。斋居乏食,笑曰:‘天壤间,当不令都生馁死。’生平风节如是。
4.曹操烧《孟德新书》
三国时的曹操苦心孤诣地编修着自己的征战心得《孟德新书》,也许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一向礼贤下士的他竟然怠慢了远来投奔他的张松,后来还是杨修的一再举荐,才抬头搭理张松。可一瞧见张松其貌不扬,不免露出不屑的神情。张松硬着头皮搭讪道:丞相在写什么书啊?曹操回答:这可是我呕心沥血之宝书。张松讨过来看过一遍,共十三篇,皆用兵要法。眼睛骨碌碌一转,计上心来,鄙夷地说:这哪是什么新书,全是抄袭来的民间俚语,此书连我们四川的三岁小孩都可以背出来。曹操不信,张松遂一口气把《孟德新书》流利背诵出来,曹操自忖“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令扯碎烧了。原来,张松有过目成诵的奇才,只可惜瞒过了聪明一世的曹操, 也导致了《孟德新书》最后失传。
5.马斯赞以田易书
清代马斯赞生平不详。他有一次到龙山查氏家,见其案头有一本宋刻本陸状元《通鉴》,心里非常喜爱,千方百计地想买下来,都没有办成。后来,查氏的亲人去世,找风水先生占卜了一处吉壤,碰巧正好是马斯赞的田地。马斯赞闻知,欣喜若狂,说:“书可得矣!”便亲去查氏家吊丧,并表示愿意以自家的十亩地换取查氏的《通鉴》。由于事出有因,双方一拍即合。马斯赞把书拿到后,赶紧把地契交给查氏,自己细心的抱紧书,疾步如飞地回家珍藏好,还心有余悸,唯恐查氏反悔。
6.人生之乐莫过闭户读书
明朝徐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376\wps2.jpg(同㶿)富藏图书,积至五万三千多卷,有《徐氏笔精》传世。黄居中序说明了该笔记的内容及特点:“异闻必识,秘简必搜,当其意所赏会,或胸有独照,往往札记掌录,纷纷纶纶,积久成帙”。徐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376\wps3.jpg在文中记载道:“余尝谓人生之乐,莫过闭户读书,得一僻书,识一奇字,遇一异事,见一佳句,不觉踊跃,虽丝竹满前,绮罗盈目,不足喻其快也。”
7.不能一日无此君
清朝全祖望每逢外出,必于家书五万卷中,捆载两万卷以为芒屩牛衣之间,因为“蓬窗驿肆,不能一日无此君”!雍正十一年,全祖望进京应试,依旧携带两万卷藏书于行李中。舟车每过关口,如狼似虎的税吏见其箱包甚多,以为必有油水榨取,于是翻箱倒箧,然所见无非图书而已,兴味索然,相与置之而去。
8.不可与君共鉴赏
清朝王定安曾得宋刊《孟子》一部,如获至宝。向陈其元炫耀,陈请求一观,王于是令人捧出一椟,把椟打开,里边藏一楠木匣,把木匣打开,才得以看到书。书的纸墨古色古香,所刻的笔画,却与当时流行的监本不相上下。陈问:“读此书可增添智慧么?”答:“不能。”“可较别的版本多记数行么?”答:“不能。”陈讥笑道:“如此就不如买监本,何必费百倍的高价买它呢?还当作宝贝似的!”王定安恨恨地说:“君非解人,不可共君鉴赏!”急忙忙把书收藏起来,而陈其元则大笑而去。
9.儒家唯此耳
宋朝司马光嗜书如命,藏书甚丰,每次看书之前,定要把几案拂拭得一干二净,然后铺上裀褥,把书端端正正地放在上面,这才敢坐下来看书。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方形木版,每当他要起身一边踱步,一边看书时,他就把书放在木版上,用手捧着木版看,唯恐手上的灰尘或汗渍污染了书。每当他看完一页,就用五个手指把住书页,轻轻地抚平翻过,所以,他的书上没有一点皱着的痕迹。他还郑重其事地教导儿子们也要爱护书本:“贾竖藏货币,如家唯此耳,当知珍惜。”因此,凡司马光朝夕所读之书,虽经数十年,仍旧焕然一新,好像从来都没有用手碰过一样。
10.虞和舒被覆书
南朝虞和会稽余姚人,少家贫而好学。每逢下雨屋漏,唯恐书本淋湿,赶紧张开被子盖在书上,书完好无损,而被子全淋湿了。等到虞和成年的时候,已经是饱学之士,声明远扬了。
11.有三等人不可借
清朝著名图书收藏家钱大昕基于闻见体验,认为“世上本来就有三等人不可借书与他。不还,一也;污损,二也;妄改,三也”。他用“择其人而借之”的办法,来规范和限制借书人。
12.书赛良药
明朝徐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376\wps4.jpg曾经患过一场重病,常年卧床不起。一天,他觉得身体稍微去轻松了一点,想下床活动活动。这时,他听说门外有个书商在叫卖图书,就赶紧叫人把他请到家里。那书商卖得有一部元刻三卷本《丁鹤年诗》,徐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2376\wps5.jpg一见就爱不释手了,不顾家人反对,用买药治病的钱买下了那部书。书商刚一离开,他就迫不及待地倚枕而卧,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顿觉心旷神怡,积病也倏然而癒。
13.计页酬钱
早在明清时期,宋版书就是藏书家竞相搜求的宝贝了。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在他的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页酬钱,每页出二百;有以旧抄书至者,每页出四十;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于是湖州书舶云集于七星桥毛氏之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三百六十行生意,不如鬻书于毛氏。”
14.病卧旬日
王士祯是清代著名诗人、诗词理论家、文坛领袖。家富藏书,其先父有遗书,因兵火散佚过半。入仕途后,借他人藏书而录做副本以鬻之。所得收入,悉以购书,长达30余年,从无间断。一年冬天,王士祯路过慈仁寺,见到《尚书大传》,《诸子三礼经传通释》,荀悦和袁宏道的《汉记》,欲购之而无钱。第二天清晨带着钱再去买,已经被别人买走了。怏怏不乐地回到家里,满腹惆怅,病卧旬日才下床。王士祯说:“古称书淫书癖,未知视予何如?自知玩物丧志,故是一病,不能改也。”康熙四十年请假告归,惟载书数车以行,弟子禹之鼎为之画有《载书图》。作书楼"池北书库",取白居易池北书库之名命名,藏庋之富,甲于山左。与"曝书亭"并称盛一时。
15.抄书有三益
吴应箕是明末著名文学家、抗清英雄。清兵破南京后,在其家乡坚持抗清,被执不屈死。 所著《读书止观录》,辑汇中国先秦以来读书古训和读书掌故,既昭示了读书之法,又可察为人之道。他曾说:“手抄有三益:先经手抄一遍,于记诵亦易,益一也;可以校书之伪误,益二也;常抄,则手法易熟,即以当学字,益三也。”正可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三读不如一抄。
16.开卷有益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 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搁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 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
17.朱买臣负薪
朱买臣,字翁子,吴人。家穷,喜欢读书,不管理产业,经常砍柴卖来维持生计。担着柴,边走边读书。他的妻子也担着柴跟随着,屡次阻止朱买臣在途中唱歌,但朱买臣声音唱得更大。他的妻子认为这是羞耻的事情,请求离他而去。朱买臣笑着说"我五十岁一定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辛苦的日子很久了,等我富贵之后再报答你。"妻子愤怒地说"像你这种人,终究要饿死在沟壑中,怎能富贵?" 朱买臣不能挽留他,只好任凭她离去。之后,朱买臣一个在道路上边走边唱,背着柴在墓间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坟,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召唤给他饭吃。过了几年,朱买臣跟随上报帐本的官员押送行李车到长安。到皇宫上送奏折久未回答,在公车署里等待皇帝的诏令,粮食也用完了,公车署的兵卒轮流送给他吃的东西。正赶上他的同县人严助受皇帝宠幸,严助向皇帝推荐了朱买臣。召见之后,被授予会稽太守。朱买臣于是乘坐驿站的车马离去。会稽的官员听说太守将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县府官员都来迎送,车辆有一百多乘。到了吴界,朱买臣看见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上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供给食物。过了一个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买臣给她丈夫银两,让他安葬。
18.李密挂角
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19.映雪读书
孙康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夜里,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都全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一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20.等身书
《宋史·贾黄中传》: 黄中 幼聪悟,方五岁 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玭 为 贾黄中 父。“等身书”本谓与身高相等的一段卷子,后人遂指迭起来与身高相等的书籍,形容读书之多。
21.孙敬头悬梁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嗜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
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留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梁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22.苏秦锥刺股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知道他回家,母亲坐在织布机上头也不抬,妻子做饭输了也不喊他吃。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决心要发奋读书,刻苦攻读《阴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想睡觉时,就拿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醒来,再坚持读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他衣锦还乡之时,父母亲自出行十年匍匐叩拜着迎接他。
23.韦编三绝
孔子名叫孔丘,是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父亲是个地位不高的武官。孔子三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他母只好带着他搬到曲阜住下来,把他抚养成人。据说他从小很爱学礼节,没有事儿,就摆上小盆小盘什么的,去学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渐渐大了起来。
孔子把全部的精力放到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上。孔子在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诗经》、《尚书》、等,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改,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在认识论和教育方面,它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主张。他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门下弟子有上千人。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了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的学习精神非常好。相传,在他晚年攻读《周易》的时候,曾翻来覆去地读,竟使编联《周易》的绳子断了好几次。根据孔子苦读《周易》的故事,后人引申出"韦编三绝"这句成语。形容勤奋读书。
24.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名丞相叫匡衡,他学识渊博、清正廉洁。小时候家境贫苦,匡衡勤奋好学,每天白天帮父母干完活都会去私塾门口听先生讲课。但但到了夜晚,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名文不识大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5.囊萤夜读
晋朝人车胤从小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夏天的一个夜晚,车胤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26.映雪读书
晋朝的孙康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夜里,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都全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一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27.墨池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一口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此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而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当王羲之决心不再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但后世没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不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花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今天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就写了"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28.笔塚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号"永禅师"。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之后就有十几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石(dàn十斗为一石)那么多。前来求取墨迹、并请他写匾额的人多得像吵闹的集市一样。他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洞来,于是就用铁皮包裹住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来智永把笔头全部都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29.断蕺划粥
范仲淹幼年就死去了父亲,随母改嫁到山东邹平长山朱家,更名换姓,生活条件十分清贫。7岁时,生母谢氏教他识字,买不起笔墨纸张,只得在地上用树枝练习写字,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但艰难的生活抵挡不住范仲淹对知识的渴望,他读书非常刻苦,15岁即被举为学究,并受到本县告老还乡的右谏议大夫姜遵的青睐,称其“他日中不惟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范仲淹的母亲谢氏,身世坎坷,吃尽许多苦头,饱尝过多酸辛,因此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谢氏以孟母自励,悉心教子;范仲淹以颜回自律,发愤成才。在邹平青阳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离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这引起一些小和尚的嫉妒,常常吵吵嚷嚷扰乱安静,又以饭后钟”相戏弄。为逃避寺内喧嚣,范仲淹找到寺南一僻静山洞读书,用家中送来的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还有苋菜苦菜荠荠菜蒲公英王不留、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30.炳烛之明
晋平公询问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再学习,恐怕为时已晚了!”师旷说:“您为什么不点燃火把来照明呢?”晋平公说:“哪里有作人臣子,却敢戏弄自己的国君的人呢?”师旷说:“我盲臣哪敢戏弄国君您啊!臣下听说:少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早晨温和的太阳下学习;壮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在正午的烈日阳光下学习;老年时爱好学习,就像将蜡烛点燃,散发光亮来学习。在点燃蜡烛的亮光下行走和在黑暗愚昧中行走,哪一个会更好呢?”晋平公说:“好极了!”
31.米芾学字
米芾是宋代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小的时候,曾经跟村里的一位私塾先生学写字三年,但先生总责备他太笨。后来又跟着一位秀才学写字,那秀才却要求用自己的纸,并且每张五两纹银。米芾拿着从先生那买来的纸,再也不敢轻易下笔,而是反复琢磨每个字的间架和笔锋,直到胸有成竹了,才一挥而就。他再去请秀才指教,秀才满意地说,你已经掌握了写字的诀窍,便把原来的纹银原封不动地还给米芾,说:“学写字不只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还要悟其神。”后来,米芾成了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他一直把这五两纹银放在案头,时刻铭记着这位苦心孤诣教他写字的秀才。
32.葛洪苦学
葛洪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葛洪出身江南士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贫穷请不起仆人,篱笆不修理,他常常用手分开杂乱的草木出门,推开杂草野树回家。家中数次失火,收藏的经典著作都被焚毁了,他就背着书箱步行,不怕千里之远,借书抄写。16岁时拜郑隐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在古代药物典籍里面,他所用的一张纸都要使用多次,旁人难以阅读它。后来隐居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并常行医于百姓之间。《抱朴子》是其代表作。该书分内、外两篇。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年),享年81岁。
33.宋濂苦学
宋濂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因其母怀孕仅满七月而生宋濂,故宋濂幼时多病,"每风眩辄昏迷数日",幸得祖母金氏和母亲陈氏的悉心照顾,得以顺利度过童年。 为人聪明、记忆力强,号称"神童"。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送还。天很冷时,砚台里的墨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的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都愿意把书借给宋濂,于是宋濂能够阅读很多书。
到了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老师和名人相交往(请教),(宋濂)曾经跑到百里以外向同乡有名望的前辈拿着书请教。前辈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前辈)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宋濂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人,(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不敢回答;等到他高兴了,就又请教。所以宋濂虽很笨,但终于获得很多教益。
当宋濂去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籍,拖着鞋子,在深山大谷中奔走,深冬刮着凛冽的寒风,大雪有几尺深,脚上的皮肤冻裂了不知道。等走到旅舍,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宋濂)洗手暖脚,拿被子(给宋濂)盖上,(宋濂)过很久才暖和过来。在旅馆里,(他)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鲜美的食物可以享受,而一起住在旅馆的同学们,都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红缨和宝石装饰的帽子,腰上佩带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闪光耀眼好像仙人。而宋濂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因为宋濂心中有自己的乐趣,不感到吃穿的享受不如别人了。宋濂求学时的勤恳艰辛情况大体如此。
现在这些学生在大学里学习,政府天天供给膳食,父母年年送来冬服夏装,这就没有挨冻挨饿的忧虑啦;坐在高大宽敞的房屋之下读着诗,书,这就没有东奔西走的劳累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求知而得不到的啦;一切应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这就不必像宋濂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然后才能看到啦。要是他们学业还不精通,德行还有不具备的,那就不是他的智力低下,而是他的思想不象宋濂那样专注罢了,难道是别人的过失吗?
马生君在大学学习已经两年了,同辈的人称赞他贤能。去官之后进京朝见皇帝,他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篇长信做见面礼,言辞很流畅通达。同论的文相比,语言委婉、神色和悦。自称他小时候学习用功、刻苦。是可以称得上爱好学习的人。而他将要回家乡探视他的双亲,宋濂特意告诉了他求学的艰难。
34.王十朋成就“拦诗巷”
王十朋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从小非常聪明,又十分用功。他在县城读书时,已是满腹经纶,又写得一手好字。名声早已传遍了全县。县城里有一条小巷,巷里住着个钱百享的官儿。他肚皮里没有几点墨水,却喜欢结交名士,为自己装装门面,提高自己的身价。也曾好几次请王十朋赴宴题诗,可都被王十朋婉言谢绝了。尽管如此,他还是念念不忘相请王十朋。有一次,他听一个走差讲,王十朋很尊敬书院里教的老先生。老先生出门探亲访友时节,王十朋总是陪着他。这个走差鬼点子多,当即替钱百享出了个主意:“老爷,你择个大吉大利的日子,请老先生和王十朋同来喝酒。只要老先生肯赏光,王十朋就不会不来。他只要一上门,老爷就可以拦他题诗了。”钱百享听了眉开眼笑,连连点头。这一天,钱百享派人送去请帖,又特备了一桌好酒菜,就等老先生和王十朋前来作客了。时间不长,就把老先生请来了,王十朋果真随同前来。一到钱家门口,王十朋就想自个回家,却被钱百享早就安排的拦住了。这样,王十朋就没法脱身,只得硬着头皮走进钱家,陪老先生坐到酒席上。吃了一会儿,王十朋扶着老先生站起来表示感谢。刚要离席,就让钱百享的家丁拦住了,钱百享双手递上早已准备好的纸笔,恭恭敬敬地说:“老夫别无他求,只希望才子给我题一首诗,留作纪念。”王十朋见蚂蝗叮牢鹭鸶脚,没办法,只好接过纸笔说:“我这个穷书生是写不出好诗来的,不晓得老爷出什么题目?”“这题目嘛,就叫‘钱百享升’如何?想讨个彩,请把这四个小字分别嵌在每句的开头。”王十朋听了,皱了皱眉头,提笔一挥,写了一首打油诗:钱家鱼肉满箩筐,百姓糠菜填饥肠。享福毋忘造众福,升官莫作殃民郎。
老先生边看边称赞:“好诗!好诗!”钱百享看了却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因为王十朋在这里被拦后才写的诗,所以人们便把这条无名的小巷,称之为“拦诗巷”。
35.手不释卷
吕蒙(178年-219年,一说180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鲁肃临时代理周瑜的职务,去陆口的时候路过吕蒙屯兵的地方。当时鲁肃还是很轻视吕蒙的,有人劝鲁肃说:"吕蒙将军的功名一天天增长,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应该重视这个事情。"鲁肃于是去拜访吕蒙。酒到酣处,吕蒙问鲁肃:"您担负重任以抵御关羽方面军,打算用什么方法应付突然发生的袭击?"鲁肃轻慢地说:"临时想办法就行。"吕蒙说:"现在东吴和西蜀是暂时联盟,关羽毕竟对我们有威胁,怎能不提早做好应对的打算呢?"于是就这个问题,为鲁肃想了五种应对的方法。鲁肃又佩服又感激,从饭桌上跨过去,做在吕蒙旁边,手抚着吕蒙的背,亲切地说:"吕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能策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和吕蒙结为朋友,告别而去。
当初,孙权对吕蒙蒋钦说:"你俩现在一起做当权的大官,应当多学习,对自己有好处。"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做编纂文档经典的博士,只是想让你多涉猎一些历史典故,你说军务繁忙,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时候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只是不读《易》。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魏晋南北朝以《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为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像你们两人,脑筋好用,学了肯定有用,为什么不去做呢?应该赶快把《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学习了。"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吕蒙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鲁肃正式提升,代替周瑜。过来找吕蒙谈话,鲁肃摸着吕蒙的背说:"我以前说老弟是一介武夫,只有勇力,但是到了现在,学识也如此渊博,已经不是以前的吴下阿蒙啦。"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兄长这么说,怎么和被人称作反应迟钝的穰侯(战国秦昭之舅魏冉,封于穰,号穰侯,范雎曾说他"反应迟"。)一样呢?兄长您现在接替公瑾(周瑜的字),已经很艰难了;又和关羽接壤,这个人年长而好学,读《左传》朗朗上口,而且非常有霸气!只是他太自负了,总是气势凌人,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是他最大的弱点。现在如果和他对垒,应该用单复阵,用卿来对付他。"秘密的对鲁肃说了三条计策,鲁肃郑重的接受了,并且保密。
孙权经常叹道:"人一边长大,一边这么学习的,象吕蒙蒋钦这样的,没人比的上。已经是荣华富贵了,还能这么学习,轻视财富,好意气,德行兼备的人,来做国家的栋梁,那不是太好了么?"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当权掌管事务,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吗?我只是让你泛览书籍,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哪个像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很有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这件事为什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36.陈毅吃墨水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工作繁忙,但还是抓住点滴时间读书。有一次,他到一个亲戚家做客,进门就被一本书吸引住了,便坐在书房埋头读了起来。亲戚蒸了一碗糍粑,端来叫他趁热吃。陈毅“哦”了一声,边看边吃。因为心思全在书上,他把蘸糖吃的糍粑摁到墨盒里也未察觉,结果弄得满嘴黑乎乎的。亲戚进来看见了,笑得直不起腰来。陈毅自我解嘲地说:“吃点墨没关系,我正觉得肚子里的墨水太少哩!”
37.高凤流麦
高凤,字文通,是南阳叶人。在他青年还是书生时,他的家庭以种田为生,但却精通读书,白天黑夜都不停息。他的妻子(曾经)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庭院里面晾晒着麦子,让高凤看住鸡(以防吃麦)。后来突然下了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雨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后责问他,高凤这才恍然大悟(小麦被冲走了)。后来高凤成了著名的学者,在西唐山教书。高凤年老后,依旧拿着书本不知疲倦,闻名于天下。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用为专心读书、不及暇顾的典实。
38.王献之练字
晋代书法家王献之从小就跟着父亲王羲之学写字。有一次,他要父亲传授习字的秘诀,父亲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着院里的十八口水缸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你把这些水缸里的水写完就知道了,”儿子不服气,下决心在苦练基本功,天天模仿父亲的字体,又足足练了两年,才把自己写的字给父亲看。父亲笑而不语,母亲在一旁说:“有点像铁划(形容笔画如铁般的刚劲)了。”王羲之又练了两年各种各样的钩,然后给父亲看,父亲还是不言语,母亲说:“有点像银钩(形容笔画如银般的柔媚)了。”王羲之这才开始练完整的字,足足练了四年,才把自己写的给父亲看。父亲看后,在儿子写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变成了“太”,因为父亲看儿子写的“大”上紧下松。母亲看后,叹了口气说:“我儿练了三千天,只有这一点才真正的像你父亲下的。”王献之听了,这才心悦诚服的更加刻苦练字了。看到儿子的进步,父亲非常高兴。一天,他悄悄走到正在练字的儿子身后,猛地拔他握在手中的毛笔,却没有拔动,于是赞扬儿子说:“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39.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叫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40.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唐朝大诗人李白,少年求学的时候,长期读书没有成果,打算放弃。他离开学堂,到外面闲逛,来到一条小溪边,看见河边有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棍。李白好奇的问:“老婆婆,您磨铁棍做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的针。”李白吃惊的说:“哎呀!即便是一般的铁棍,也难以磨成那么细的绣花针,您怎么还偏偏找了根鸭蛋粗的铁棍,就算是像我这样的年轻人,磨一辈子也未必能把这根铁棍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啊!”老婆婆笑呵呵的说道:“哈哈哈,小朋友你有所不知,家中只有我手里的这一根铁棍,这还是我当年风华正茂之时,一直没有用过,留下来没打磨过的,原打算作为厨房做饭之需的烧火棍呢。而且,我并不担心自己会空耗岁月,也没有什么到头来白忙一场的无聊杂念,只要我还活着一天,就会坚持不懈一天,把自己这根铁棍磨的比昨天更细那么一点,最后自然就磨成绣花针了嘛。”李白听后很有感触,想到自身的缺陷其实是可以用持之以恒的刻苦来弥补的,如此一把年纪的老人都能有信心去做看起来希望渺茫的事情,我怎么可以因一时的挫折就随便半途而废,放弃所追求的理想呢,于是马上返身回到学堂继续读书。一年之后,李白再次下山,找到那位老婆婆,在感谢对自己指点的同时,也看到那根铁棍真的细了很多。若干年后,李白终不负天赋才华,写下大量流芳千古的不朽诗篇。
41.师旷
师旷,字子野,今河北省南和县迓祜村人,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他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亦称晋野,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加上他高超的琴技,便附会出许多师旷奏乐的神异故事。传说师旷鼓琴,通乎神明。"玉羊,白鹊翱翔,坠投。"按古人,以五羊白鹊为"玉音协和,声教昌明"的瑞征,师旷能赢得此誉,足见其技艺不凡。师旷曾为晋平公"清微",一奏,"有玄鹤二入",再奏,"而列",三奏,"延领而鸣,舒翼而舞";又奏"清角",遂有玄云从西北方起,风雨骤至,"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 令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
42.管宁割席
管宁东汉末年人,管仲的后人,,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号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当时的名士,后因厌恶华歆为人而传有割席而坐的佳话。管宁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43.推敲
唐朝苦吟诗人贾岛被称为“诗奴”,作诗讲究“练字”。一
天,贾岛骑驴而行,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状,不
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
韩愈是著名诗人,听说贾岛因作诗入迷,才冲撞了自己,惺
惺相惜,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推
敲的取舍在于那僧出门时交代过小和尚没有。若交代过,小和尚
定会给老和尚留门不栓,老和尚回去自然是用推;若是没有交代,
小和尚则会栓好门,老和尚回去自然得敲了。这是以实际情况而
定。” 韩愈停了停,又说道:“还是作‘敲’字佳。从意境角度看,
山中夜晚,寺门紧闭,题目有写的是幽居。在那月光如水,夜深
人静的环境中,忽然听到梆梆的敲门声,以动衬静,就更显寺院
的深幽了。”这样,两人就并辔而行,共伦诗道,留连累日,竟
成为布衣之交。 “推敲”一词,比喻写作时逐字逐句思考的过程,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44.白居易改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生前曾多次整理自己的诗作。他在《白氏集后记》中说,自己的诗文有七十五卷,大小诗共三千八百四 十首。
青年时代家境贫寒,对社会主活及人民疾苦有 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八岁那年中进士,又经过一次考试,当了一名小官。后来官当得大了,可是因得罪了权贵,被贬到江州当司马, 最后,他官至刑部尚书。白居易认为诗必须便于世人理解和记忆。所以,他总是使自己 的作品风格和语言深入浅出,平易通俗,让人们乐于接受。据说,他的新诗要让老妇人也能理解。老妇人说理解了,他才定稿抄录出去; 老妇人说不理解,他就进行修改,直到老妇人说理解了方才罢休。
一次,他家的老保姆向他讲述了一个她亲眼看到的一件事: 一天她上街,听见有人在凄凄惨惨地哭泣,便急忙走上前去。只 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妇女抱着两个孩子;身旁一辆马车上,有位将军 模佯的人紧锁着浓眉。那将军对家丁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家丁便从 妇女怀里强行夺走了孩子。那两个孩子哭喊着妈妈,妇女肝肠寸断 地叫喊着孩子的名字。随着一声鞭响,马车带着哭喊妈妈的两个孩 子远去,那妇女边追边喊,最后哭倒在车轮扬起的尘埃里。老保姆和几个路上的人,赶紧上前搀扶起妇女。经过询问才知道,马车里是她当大将军的丈夫,新近因破敌有功,得到朝廷赏赐的二百万钱,于是在洛阳新娶了一个妙龄歌女,而抛弃了自己的结发 妻子;刚才是夺走了她的两个孩子。
白居易根据这一活生生的事实,写成著名的诗篇《母别子》。写完后,白居易对老保姆说:“这类诗,如果街市上的人听不明白它的意思,那么写了也没有 意思。我且读给你听听。”说罢,他将诗缓缓地念了一遍。老保姆一边听一边点头,竟然全听懂了,白居易这才定稿。
45.屈原读书洞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小的时候勤奋好学,尤其喜爱吟诵民间诗歌。可是,有一段日子,屈原总是不按时回家,一定要等到吃晚饭的时候他才出现。家里人都觉得奇怪,姐姐问他也不吭声,只是神秘的笑笑。姐姐要探明究竟,就在他快要放学的时候,来到学堂门口,躲在校门对面的一棵大树后面。当屈原走出校门,姐姐便悄悄地跟在后面,看着屈原一直进到了后山坡的一个小山洞。姐姐在洞外等了好半天,也不见屈原出来。姐姐这下急了,壮着胆子摸金山洞。开始光线不明,渐渐变得敞亮起来。只见弟弟坐在青石上,手里捧着书,低声吟诵着。姐姐兴奋极了,原来是弟弟找到了一处安静又敞亮的书室。姐姐走到弟弟身边坐下,一直陪着他,直到回家吃晚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座山洞取名为“读书洞”。
46.刘勰佛殿借读
南北朝时期的刘勰,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只好寄居在寺院里。他读书十分刻苦,白天除了要打些杂役外,他就抽出休息时间学习。晚上他才能够安身安心地学习,可是,用灯烛照明却是很难弄到的。于是,他想到一个好办法,就是到佛堂大殿里去看书,因为那里彻夜灯火通明。对于佛堂大殿夜晚的朗朗书声,刘勰身临其中而不自觉,可是那些和尚们开始还以为大殿里出现了鬼神,立刻向长老报告,兴师动众地找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发现,只有刘勰旁若无人地津津有味地读着书。
47.孟母三迁
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而孟母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尽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48.司马光警枕
司马光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学问家。他小时候和哥哥弟弟们一起学习,自己觉得记忆力比较差,便想办法克服这个弱点。每当教师讲完书,哥哥弟弟们读上一会儿,勉强背得出来,便一个接一个丢开书本,跑到院子里玩。只有他不肯走,轻轻地关上门窗,集中注意力高声朗读,读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读得滚瓜烂熟,合上书,能够流畅地,不错一字地背诵,才肯休息。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也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在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49.鲁班学艺
鲁班姓公输,名般。因是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故人们常称他为鲁班。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年轻的鲁班告别了家乡,千里迢迢来到终南山学艺。弯弯曲曲的小道有千把条,这样没有吓倒鲁班,他凭着毅力走出了山道。他到了一个破屋前,断定了这就是老师傅的房间。坐下来耐心的等。太阳下山,老先生醒来。问了他几个做木匠的基本问题,鲁班靠着本领轻松的答对了。老师傅收了他做徒弟。
可  鲁班的艰辛才刚刚开始,他把门后已长满锈的斧子、刨子、凿子依依不停的磨,磨了七天七夜,一件件都磨的闪闪发亮。随后,鲁班把自己磨的斧子去伐一棵参天大树,然后砍成一个光滑大柁,用凿子在大柁上凿了两千多个眼,鲁班足足干了十二白天,十二个黑夜。把成果让师傅看,师傅连声叫好。
师傅看鲁班这样的好学,诚恳。就带领鲁班来到西屋。原来西屋满是精致的模型,鲁班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手艺学好,于是认真的研究起模型来。往后,鲁班茶不思,饭不想。时时刻刻不放下手中的模型。三年后,鲁班把所有的手艺都学会了。
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凿子和斧子,告别了师傅,下了山。永向人们奉献出精致的木材。
而鲁班在人们心中建起了深厚的位置,鲁班学艺便成了后人磨练自己的目标。
50.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51.孔子学琴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完全将乐曲融化在心,彻底理解音乐的内涵与意境,得心应手,再将它表达出来;这样几个阶段。然后,音乐才会随意之所至,自然地从心中流淌而出,而不再圄于技艺雕琢的包袱。这个过程中技艺的增进显而易见,一般也不会被忽视,而对于反复咀嚼,找到音乐本身的韵致、乐感,完全消化,融入音乐的境界这个过程却是唯知音者知,孔子的善学可见其知音之深,也可见孔子作为文王、周公一系的中国上古文化人文传统的继承、整理和弘扬者,其志意、心性与古圣贤的心心相印、一脉相承。
52.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无能、作事没有毅力、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大王您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然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您却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一天,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十天,它哪里还活的成呢!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大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您,那些奸臣又来哄骗您,您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接着,他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弈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弈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想着有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它。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
这是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了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么能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成功与否,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
53.程门立雪
有一次,杨时来拜见程颐,但是当他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天上下起了大雪,而且越下越大,杨时没有走,而是在雪中站立着,过了一会已经有了一尺厚了,这时候,他的老师醒了过来,他才走进了屋内,程颐说那个时候他看见了一个雪人。后来杨时也成为了在天下都有名的大学者,这件事因为作为尊重老师的典范成为学界的佳话。
54.焚膏继晷
韩愈是唐代著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以提倡古文为职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它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
文中叙述国子先生(韩愈自称,因曾十载之间,浮沉于国子博士之职)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质疑的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么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思想不符合当政者,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
韩愈藉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
"焚膏继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夜以继日地勤读不怠。后亦用来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动。亦作"继晷焚膏"、" 燃膏继晷" 。
55.下帏读书
董仲舒西汉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在30岁时,开始招收了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同时,他还经常叫他的得意门生吕步舒等转相传授。这样,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王国的国相,有的成了长吏。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他曾走出家门,设坛教授,课讲得十分精彩,弟子很多,弟子再教弟子,一些再传弟子甚至只是听说过他的大名,但没见过他的面。他一门心思教学和研究,甚至三年都没回家看一下。他的行为举止,都遵循礼节,很多读书人都尊他为师。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为什么要这样呢?像我们现在上课的很多学生,如果老师不在那还不闹翻了天了啊?因为董仲舒不仅教学,他每时每刻都要自己学习,虽然他已经很有成就了,但是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对于儒家的思想钻研的还不够精深,所以他为了别人不打搅自己学习,他平时的习惯就是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挂起帷帐,摒弃一切可能干扰到自己的因素,自己学习,这个习惯养成了,也带到了他的教学中,能够得到董仲舒这样的大师的教学,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就算他挂起帷帐,外面的人也是都如饥似渴地学习,听他讲课。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就知道,很多优秀有天赋的人,他们却很勤奋,而有些自己以为很聪明的人,觉得凭借自己的天赋就能获得很高的成就,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理解。
56.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有一天,左思的父亲左雍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三都赋》受到广泛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57.江泌追月夜读书
南北朝时期齐国的江泌因家中贫寒。江泌小时很穷,白天靠制作木屐度日,夜晚住在一间小西屋里,月亮一出,便在屋内窗下,坐在床沿读书。一会儿,月偏升到东南上空,江泌不畏深秋月夜寒凉,走出屋门外,斜倚着门框读书。夜静更深月西归,江泌爬上屋顶,追着月光看书。打瞌睡没坐稳从房顶掉到地上就再爬上去继续看书。
58.造父学御
造父的师傅名叫泰豆先生。造父开始跟着他学习驾御(马车)的时候,行礼很谦恭,泰豆三年没有教(任何东西)。造父礼节上更加恭敬小心,于是(泰豆)跟他说:"古诗有言:'擅长制造良弓的人,必须先做簸箕;擅长冶炼的人,必须先做皮革处理。'你先(注意)观看我快走的姿势。快走的姿势象我一样了,然后才可以掌握住六根缰绳,驾御好六匹马(的马车)。"造父说:"完全遵照您的教导办。"泰豆便栽上一根根木桩当路,每根木桩的面积仅够放上一只脚,木桩之间的距离是按一步路一根放置的。人踩在木桩上行走,快步往返,决不会失足跌倒。造父跟着老师学,三天时间就掌握了全部技巧。泰豆感慨道:"你怎么那样灵敏?掌握得这样快啊!凡是驾车的人,也是像这样的。前时你走路,得力于足下,足下又是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就是通过协调马缰绳、马嚼子使车子走得平稳,控制调和马口使车走得或快或慢,正确的驾车法则在你心中,控制御马的节奏则由你的手来掌握。你内心懂得了驾车的法则,对外你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之能做到进退笔直,旋转合乎圆规曲尺的要求,跑的路远可是力气依然用不完,这样才可以说真正掌握到驾车的技术。控制住马嚼子,顺应着缰绳;掌握马缰绳,是顺应着手的操纵;手的操纵,是听从心的指挥。那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马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坐得端端正正,而六根缰绳一点不乱,二十四只马蹄跨出去没有丝毫差错;倒车转弯,或进或退,没有不合拍的。这样,车道的大小仅能容车轮就够了,马蹄踏的宽度之外,不必有多余的地盘;从来不会觉得山谷的崎岖危险,原野的宽阔平坦,在我看来,它们都一样。我的技术全部说完了,你好好记住它!"
59.奕秋学奕
秋是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也是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古之以技传者,每称之为名,如医和、卜徒父是也。此名弈秋,故知秋为其名,因通国皆谓之善弈,故以弈加名称之。由于弈秋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青人想拜他为师。弈秋收下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诚心学艺,听先生讲课从不敢怠慢,十分专心。另一个学生大概只图弈秋的名气,虽拜在门下,并不下功夫。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朝窗外看,想着鸿鹄(天鹅)什么时候才能飞来。飞来了,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学生同在学棋,同拜一个师,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学棋要专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日,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从旁边路过。悠悠的笙乐,飘飘忽忽的,如从云中撒下。弈秋一时走了神,侧着身子倾心聆听。此时,正是棋下到决定胜负的时候,笙突然不响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对答。不是弈秋不明围棋奥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60.纪昌学射
甘蝇是古代一个善于射箭的人,拉开弓,兽就倒下,鸟就落下,百发百中。甘蝇的一个弟子名叫飞卫,向甘蝇学习射箭,但他射箭的技巧却超过了他的师傅。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说:"你先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才可以谈射箭。"
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梭子练习不眨眼睛。两年之后,即使锥子尖刺在他的眼眶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
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说:"这还不够啊,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细微的东西像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告诉我。"
纪昌用牦牛尾巴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户上,面向南远远地看着它,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用这种方法 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加固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穿透了虱子的心脏,但绳子却没有断。 纪昌又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抬高脚踏步,跺脚,拍胸膛。说道:"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把飞卫的功夫全部学到手以后,觉得全天下只有飞卫才能和自己匹敌,于是谋划除掉飞卫。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在野外相遇。纪昌和飞卫都互相朝对方射箭,两个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最后飞卫的箭射完了,而纪昌还剩最后一支,他射了出去,飞卫赶忙举起身边的棘刺去戳飞来的箭头,把箭分毫不差的挡了下来。于是两个人都扔了弓相拥而泣,互相认为父子,发誓不再将这种技术传给任何人。
61.子路受教
子路拜见孔子,孔子问道:"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孔子说:"我不是问这方面。只是以你的天赋,再加上学习,怎么会有人赶上呢?"子路说:"南山有一种竹子,不须柔烤加工就很笔直,砍下来用它(做箭),能穿透犀牛皮做的铠甲,从这来讨论,有什么需要学(的理由)呢?"孔子说:"如果劈开它在一端束上羽毛,并给它加上金属的箭头,它射得不就更加深了吗?"子路听后连拜两次说:"多谢先生教导。"
62.种树郭陀螺传
 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橐驼听说后,说:“这个名字很好啊,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我又能做什么呢?”
  问的人说:“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橐驼说:“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问的人说:“不也是很好吗!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63.薛谭学讴
薛谭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彻底掌握秦青的歌唱技艺,就自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去。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用酒食设宴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声歌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量止住了流动的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想要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至此也不敢再说要回去。
64.乐羊子求学
古时候有个叫作乐羊子的人,他娶了一位知书达理、勤劳贤惠的好妻子,她总是帮助和辅佐丈夫力求上进,做个有抱负的人。
  妻子常常跟乐羊子说:“你是一个七尺男子汉,要多学些有用的知识,将来好做大事,天天呆在家里或者只在乡里四邻转悠一下,开阔不了眼界,长不了见识,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不如带些盘缠,到远方去找名师学习本领来充实自己,也不在活一世啊!”
  日子一长,乐羊子被说动了,就按照妻子的话收拾好行李出远门去了。自从那天和乐羊子依依惜别后,妻子一天比一天思念自己的丈夫,记挂他在异乡求学的情况,但她把这份惦念埋在心底,只是每天不停地织布干活来排遣这份心情,好让乐羊子安心学习,不牵挂自己和家里。
  一天,妻子正织着布,忽然听见有人敲门。她过去开了门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的竟然是自己日夜想念的丈夫。她高兴极了,忙将丈夫迎进屋坐下。可是惊喜了没多久,妻子似乎想起了什么,疑惑地问:“才刚刚过了一年,你怎么就回来了,是出了什么事吗?”乐羊子望着妻子笑答:“没什么事,只是离别的日子太久了,我对你朝思暮想,实在忍受不了,就回来了。”
  妻子听了这话,半晌无语,表情很是难过。她抓起剪刀,快步走到织布机前“咔嚓咔嚓”地把织了一大半的布都剪断了。乐羊子吃了一惊,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妻子回答说:“这匹布是我日日夜夜不停地织呀织呀,它才一丝一缕地积累起来,一分一毫地变长起来,终于织成了一整匹布。现在我把它剪断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光阴,它也永远不能恢复为整匹布了。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一点点地积累知识才能成功。你现在半途而废,不愿坚持到底,不是和我剪断布一样可惜吗?”
  乐羊子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错了,不由得羞愧不已。他再次离开家去求学,整整过了7年才终于学成而返。
  乐羊子妻以她的远见和勇气帮助丈夫坚定了求学的意志,而乐羊子也终于以惊人的毅力克服困难,坚持学习。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学习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应该磨练自己的意志,不懈地努力。
65.祖茔偷读
祖莹,字元珍,是范阳郡遒县人。父亲叫季真,担任中书侍郎、钜鹿太守职务。
祖莹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的学生。他迷恋读书,日日夜夜地学习,他的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这样做,却没能使他停止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灰里藏木炭,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木炭读书,用他的衣服和被子遮盖窗户和门,担心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名声传得更广了,里里外外的亲属都叫他圣小儿。他还特别喜欢写文章。中书监的高允每次(谈到他都)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能,是所有学生都比不上的,他最终会大有作为的。"
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祖莹被选为都讲协助张天龙讲经。学生们都聚集来听。祖莹在夜里读书太过疲倦,不知道天已经亮了。(博士)十分着急地催促他去讲课,他却错拿了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学生--赵郡李孝怡的《曲礼》卷去上课。博士严厉,他不敢再回去,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多篇《尚书》,不遗漏一个字。祖莹讲完之后,孝怡因为对他感到惊异,就向博士说这件事,所有的学生都很惊讶。后来高祖听说这件事,召他入宫,让他背诵五经的章句,并且陈述大概意思。(祖莹成功做到了,)皇帝称赞并赏赐了他。 (再后来,)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成为太学学士。
66.苏颋马厩成才
苏颋(tǐng),唐玄宗时的一位名宰相,他出生在一个殷实富裕的家庭,但是他求学的经历却是很曲折的。
原来,苏颋的父亲苏环也是当朝宰相,他十分威严,偏偏苏颋又倔得像头牛,所以苏环很不喜欢他。有一次,苏颋和几个哥哥正在私塾里读书,哥哥们都很用心,只有苏颋心不在焉地念书。老师批评他,他却跟老师顶撞了起来。苏环得知后,非常气愤地说:“你去干活吧!读书对你来说简直是浪费时间!”
苏颋便被赶到了马厩去干活。马厩里又臭又脏,苏颋和大伙儿一起干活。每天从早忙到晚,一直到深夜才能休息。虽然辛苦,可小苏颋就是不愿向父亲认错。
一天夜里,马厩里来了一个人,他叫“大肚子”,意思是说他肚子里有三屋子的故事。当“大肚子”得知苏颋的遭遇后,认真地对他说:“人活着就得勤奋,你看人家匡衡,虽说家里穷得精光,连灯油都点不起,可人家有志气,有一股子勤奋劲儿。他把墙挖了个铜子大的眼儿,借着邻居的灯读书,这叫‘借光’……有了志气,就能想办法克服困难,志气比金子还珍贵哩。”苏颋听了心里翻开滚儿,他想:“我虽然生在富户人家,要钱有钱,要粮有粮,但我为什么没有用心学习呢?……”这一夜,他翻来覆去地睡不着。第二天清早,他对“大肚子”说:“你昨天夜里说得太对了!我也要做个有志气的人。”
说学就学。小苏颋找来书,乘着烧汤的时候,就着红红的炉火,开始认真地读起书来。冬去春来,小苏颋天天坚持读书,一点儿也不肯放松,有时手冻得像红萝卜似的。有人问他冷不冷,小苏颋回答说:“当然冷,怎么会不冷呢?可是,我明白了书中的道理,心里头就像炉火那么热乎!”
又是一个秋天来了。这天,小苏颋正在写诗。谁知,一阵大风把他刚写好的一首诗给刮起来,一直刮到大门前,正好被一位客人看到了,见纸条上写着:“指如十挺墨,耳似两张匙。……”非常惊喜,就对苏颋的父亲说:“你家苏颋真聪明,小小年纪就能写出这么有力的诗来,真不简单啊!”苏颋的父亲听了,才想起自己的儿子还在马厩里干活呐。
苏颋刻苦学习,练习写诗的事,使父亲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此后,苏颋又被送进了私塾,他更加刻苦地学习,终于成长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67.苏洵大器晚成
四川成都府眉州眉山县,有一大贤,姓苏名洵,字曰明允,号称老泉。此人才高志大,不乐读书,笑傲山林以自乐,流连诗酒以为欢。为人仗义轻财,好施乐善。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时间实已太晚,何况一开头的时候,态度又不认真,仗着聪明,看看与他同辈的人,都不见得比自己高明,以为读书没有什么难。 夫人程氏,蜀郡儒家之女。常劝老泉静心读书,以取科第。老泉不从。一日,因纵酒感疾,闲居在家。见程夫人亲笔写了几句,题在书房壁间:
童年读书,日在东方。 少年好学,日在中央。 壮夫立志,两山夕阳。
老来读书,秉烛之光。 人不知书,悠悠夜长。 嗟尔士子,勿怠勿荒。
老泉叹道:“贤妻诲我深矣。果然人不知书,如长夜漫漫,一无所见。我今年未三十,须发将白。若不读书,悔之晚矣。”因而痛自检讨,立志攻书,再搬出几百篇自己的旧作细读,不禁喟然叹道:“吾今之学,乃犹未之学也!”愤然将这批旧稿,一把火烧个干净,重新取出《论语》、《孟子》、韩愈文来从头再读,继续穷究诗书经传诸子百家之书,贯穿古今。每日端坐在书斋里,苦读不休者达六、七年,并发誓读书未成熟前,不写任何文章。此时,苏洵已二十七岁。
68.韦述十岁阅书两千卷
韦述,司农卿弘机曾孙。父韦景骏,房州刺史。述少聪敏,笃志文学。家有书二千卷,述为儿童时,记览皆遍。人骇异之。景龙中,韦景骏为肥乡县令,韦述从父至任。洺州刺史元行冲,景骏之姑子,为时大儒,常载书数车自随。述入其书斋,忘寝与食。行冲异之,引与之谈,贯穿经史,事如指掌,探赜奥旨,如遇师资。又试以缀文,操牍便就。元行冲大悦,引之同榻曰:“此吾外家之宝也。”举进士,西入关,时韦述甚少,仪形眇小。考功员外郎宋之问曰:“韦学士童年有何事业?”述对曰:“性好著书。韦述有所撰《唐春秋》三十卷,恨未终篇。至如词策,仰待明试。”之问曰:“本求异才,果得迁、固。”是岁登科。
69.郑虔在柿叶上练字
郑虔家境贫寒,买不起练习书法用的纸张。他在长安居住时,得知城南慈恩寺(大雁塔坐落于寺内)中贮存了好几屋柿叶时,便搬到寺内居住,每天取柿叶当纸刻苦学书,如醉如痴,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竟然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郑虔后来终于大成,他的草书达到了“如疾风送云,收霞推月”的境界。郑虔把自己写好的诗和画的画一并呈现给唐玄宗御览,唐玄宗拍案叫好,欣然提笔,在其诗后赞曰:“郑虔三绝”。
70.桑维翰铁砚磨穿
桑维翰,字国侨,生于唐朝末年,洛阳人。史书上讲,他长得既丑又怪,身材短小,可偏偏头面奇长。长相对不起观众,他就发奋读书,想用才学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并立志要干一番事业。一心想考取进士,第一次因主考官迷信,桑与丧同音而没录取,第二次他写《日出扶桑赋》大赞扶桑,结果还没录取。朋友劝他想别的法子做官,他定制一块铁砚,说只有磨穿它后才会想别的办法去做官。最终还是考取了进士。后遂以“铁砚磨穿”等形容立志不移,持久不懈。
71.欧阳修的“三多”、“三上”
欧阳修的朋友钱惟演在洛阳修了一座驿舍,以这座驿舍为题材,请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三人各写一篇文章。谢希深写了七百字,欧阳修写了五百多字,尹师鲁写了三百八十字。尹师鲁的文章语言精练、结构严谨,欧阳修便上门拜访求教。当欧阳修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是“格弱字冗”后,便字斟句酌地重写了一篇。这篇不仅比尹师鲁的文章少了二十字,而且更加精粹。尹师鲁吃惊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真是一日千里!”
欧阳修在安徽滁州当太守时,写了《醉翁亭记》。初稿开头写“滁州四面有山”,继而写东面的山怎样,西面的山怎样,多达几十字。仔细一想,这篇游记的重点是“醉翁亭”,没有必要用过多笔墨写山景,于是开头改为“环滁皆山也”五个字,既简练又突出了全文重点。
欧阳修写文章不单纯追求减少字数,而是根据内容需要,该简则简,该增则增。他写《相州昼锦堂记》,开头是“仕官至将相,富贵归故乡”,觉得不太满意。经过反复考虑,此句最终改为“仕官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虽然只加了两个虚字,意思却更加突出,语气也更加有力。
写《砚山亭记》时,欧阳修把初稿给朋友章子厚看。章子厚读到“元凯铭功于二石,一置兹山,一投汉水”后说:“‘一置兹山,一投汉水’,总觉有些突兀。是否可以每句加两个字,改为‘一置兹山之上,一投汉水之渊’?”欧阳修拍手称快:“改得好!真是妙笔!”成文时,他就按照章子厚意见加了这四个字。
为了寻找和确定最恰当的字句,欧阳修经常冥思苦想。他常把写好的文章贴在卧室墙上,随时看、随时改。有时全篇改得竟不留一字,等于重新写了一篇。
欧阳修总结写文章的窍门就是“三多”,即多读优秀作品,多练习写作,多和老师、朋友商讨。他深有感触地说:“我的文章,多数是利用‘三上’进行构思、打腹稿的,即马上、枕上、厕上。
72.周处除三害
周处父亲早亡,母亲过于溺爱他,年少时身材魁梧,臂力过人,武艺高强。好驰骋田猎,不修细行,纵情肆欲,横行乡里。民谣说:"小周处,体力强,日弄刀弓夜弄枪。拳打李,脚踢张,好像猛虎扑群羊。吓得乡民齐叫苦,无人敢与论短长。"这位"少孤,不修细行,州里患之"的七尺少年,被乡民与南山猛虎、西氿蛟龙合称为阳羡城"三害"。后来,这个说法传到了周处那里,他自知为人所厌,突然悔悟,只身入山射虎,下山搏蛟,经三日三夜,在水中追逐数十里,终于斩杀猛虎、孽蛟。他自己也改邪归正,认认真真拜师学文练武,这一来城内"三害"皆除。
周处除"三害"后,发愤图强,拜文学家陆机、陆云为师,终于才兼文武,得到朝廷的重用,历任东吴东观左丞、晋新平太守、广汉太守,迁御史中丞。他为官清正,不畏权贵,因而受到权臣的排挤。西晋元康六年(296),授建威将军,奉命率兵西征羌人,次年春于六陌(今陕西乾县)战死沙场。死后追赠平西将军,赐封孝侯。
73.伤仲永
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74.一叶障目
楚国有个穷书生,他读《淮南子》时,看到书上有这样的记载:螳螂在捕蝉时用树叶遮住自己的身体,其它小昆虫就看不见它,要是有人能得到那片树叶,就能用它隐藏自己的身体。他突发奇想,于是跑到一棵树下抬头仰望,希望找到那片螳螂在捕蝉时用来遮蔽的树叶。不巧正好被他发现了,无奈螳螂爬得太高,他只好用长长的竹棍来敲打。这样一来,落下了许多树叶,一时无法辨认究竟哪一片是能隐身的。他索性将落叶全部扫起,收了足足有一袋 回家后,他一片一片地轮番拿树叶举在眼前,问他正在织布的妻子:"你能看见我吗?"开始,妻子还耐着性子不住地回头看,如实地:"能看见。"后来被他折腾了半天,脖子都扭疼了,妻子便头也不回,不耐烦地:"看不见了!"书生一听,喜出望外,急忙将这片树叶揣在怀里,跑到街上去。到了闹市,他举着树叶,旁若无人,当面拿别人的东西。结果被官府差吏当场抓住,押送县衙。县官审问他的时候,他老老实实地叙述了事情的始末。 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意思是一片叶子挡住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被局部或暂时的现象所迷惑。故事警示我们要看清事物的全貌,还不能盲目轻信、盲目崇拜,必须经过科学的调查和验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予以看待。当然,也不能尽信书。
75.孺子可教
张良,字子房。他原是韩国名门公子,姓姬,后来因为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隐匿,才改名为张良。有一天,张良来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桥上散步,在桥上遇到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人。那老人走到张良面前,直接把一只鞋子丢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喂!小伙子!你替我去把鞋捡起来!"
张良很惊讶,想打那老头。但看到老人年纪很大,便忍住了。他下桥把鞋捡了起来,然后又恭敬地跪着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脚穿好鞋,然后笑着转身就走了。
张良更吃惊了,盯着老人离开的背影。那老人走了里把路,返身回来,说:"你这小伙子很不错,值得我指教。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见我。"张良听了,连忙答应。
第五天早上,张良赶到桥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气地说;"跟老人约好时间却迟到,怎么回事啊?再过五天,早些来见我!"
又过了五天,公鸡一打鸣,张良就出发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说:"又迟到,怎么回事啊?五天后再早点来。"
又过了五天,张良刚过半夜就摸黑来到桥上等候。过了一会,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小伙子,你这样才对!"
老人说着,拿出一本书交给张良,说:"你要下苦功钻研这部书。钻研透了,以后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后有大成就。十三年后,小子你将再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啦。" 然后老人就离开不见了。第二天早晨,张良看那本书,乃是《太公兵法》。张良觉得这事很奇特,于是常常用功钻研此书。
后来,张良研读《太公兵法》很有成效,成了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孺子可教(rú zǐ kě jiào),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诲的,后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76.生花妙笔
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传说他有一天在油灯下读书写字,一连三个时辰没动地方。后来实在太累了,不知不觉地趴在桌上睡着了。这时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还在写字,写着写着,笔杆上开出了鲜艳的花朵,花香沁人心肺,令人陶醉。后来又从空中飞来了一张张白纸,雪白雪白的,直落笔下。李白高兴极了,紧握那支妙笔,飞快地写着,写了一张又一张。不一会儿,李白身边开满了鲜花,原来这些花都是落在纸上的字变的。
李白后来写下了大量的不朽诗篇,这些佳作,流传千古,是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7.大肥猪与小八哥
在一所学堂旁长着一棵大树,大树上住着一只小八哥,树下住着一头大肥猪。那大肥猪每天都看到很多学生背着书包到学堂,捧着书咿咿呀呀地张着嘴巴在“吃”书,倍感好奇,它太想知道那书本究竟有怎样的美味能令学生们如痴如醉了。于是,它瞅准放学后的机会,跳出猪圈,跑进教室,见到讲桌上有本书,像猛虎扑羊似的咬到口里,乱嚼一起。等它回过神来,那书没有什么可口的美味也,倒是有股作呕的油墨味。它气急败坏地折回猪圈,对着树上的小八哥直嚷嚷:“什么书啊,还不如我到垃圾堆嚼几个烂萝卜!”那八哥笑呵呵地说:“你呀。你真是头大肥猪!”
78.祖冲之圆周率
在祖冲之那个时代,算盘还未出现,人们普遍使用的计算工具叫算筹,它是 一根根几寸长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有竹、木、铁、玉等各种材料制成。 通过对算筹的不同摆法,来表示各种数目,叫做筹算法。如果计算数字的位数越多,所需要摆放的面积就越大。用算筹来计算不象用笔,笔算可以留在 纸上,而筹算每计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摆动以进行新的计算;只能用笔记下计算结果,而无法得到较为直观的图形与算式。因此只要一有差错,比如算筹被碰偏了或者计算中出现了错误,就只能从头开始。祖冲之为求得圆周率的精准数值,就需要对九位有效数字的小数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运算等十多个步骤的计算,而每个步骤都要反复进行十几次,开方运算有 50 次,最后计算出的数字达到小数点后十六、七位。
79.珍贵的教科书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
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向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投下了一颗炸弹。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多少年来,那捆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80. 柳公权重书輕财
柳公权位高官大,请他写字的多为王公将相,故而“润笔”丰厚,计金银达数万两之多。但是,柳公权除了生活必要的开支外,其余的钱大多用来购置文房四宝、古今图书、名帖墨宝等。有一次,柳公权携家人外出探亲,那些知道他家底细的盗贼趁机洗劫了他家,偷走了无数金银、珠宝、玉器之类。等柳公权回家后,发现被盗,他首先查看自己的图书、碑帖,见这些东西都完好无损,十分欣慰地说:“只要我的书籍都还在,其余的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了!”
81. 歧路亡羊
杨子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这位邻居已经率领了他的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去追寻。杨子问道:"唉!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追羊的人回来后,杨子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追到,还是让它跑掉了。"杨子问:"为什么会让它跑掉呢?"邻居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所以只好回来了。"杨子听了,心里难过,改变了脸色,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问他说:"羊是不值钱的牲口,又不是您自己的,而您却不说不笑,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学生不知道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有一天,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向同一位老师学习,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而同出自儒家,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他熟知水性,敢于泅渡,以划船摆渡为生,摆渡的赢利,可供一百口人生活。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而不是来学溺死的,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出来后,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我越听越糊了。"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从根本上不一致,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回到一致的本质上,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而不迷失方向。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是老师的大弟子,学习老师的学说,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可悲呀!"
82. 身有至宝
西域的一个经商的胡人,拿着一件名叫璼(lán) 的宝玉前来出售。宝玉的颜色像樱桃一样鲜红,直径不过一寸,价值却过了数十万。龙门子问道:“可以充饥吗?”回答说:“不可。”“可以治病吗?”“不可。”“能够驱灾免祸吗?”“不能。”“能够使人孝悌吗?”“不能。”龙门子然后说:“即然如此无用,为什么价值高达数十万呢?”胡商说:“因为它藏于遥远险峻的地方,很难获得。”龙门子大笑,拂袖离去,对弟子郑渊说:“古人曾经讲过,黄金虽然贵重,但生吞下去,人就会死去,它的粉末进入人眼里,人就会变瞎。宝物对我们自身没有什么好处,如此,那么要它干什么呢?其实,我们自身就有无价之宝,它的价值绝不只数十万;而且水不能淹没它,风吹日晒也不能损它;应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宁,不用它也可以保重自身。这样宝贵的东西居然不知勤奋探求,而专为寻找其他一类的宝物去忙碌奔波,这不是舍近求远吗?”
83. 问一得三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
一天,有个名叫陈子禽的学生问孔鲤:“你在老师那儿一定比我们多学一些东西吧?”[1]
孔鲤老实地回答:“没有什么呀!就是有一回他一个人站在庭院中,问我学过《诗经》没有,他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诗经》。还有一次,他问我学过礼没有,并说不学礼便没有立足社会的依据,听了他的话,我又去学礼,就这么两件事啊!
“那就好。”陈子禽因为问一而得三,高兴地向同学们报告说:“我问孔鲤一件事,他却告诉了我三件事!第一知道要学诗,第二知道要学礼,第三嘛……我知道了先生对自己儿子并不特殊亲近……”
弟子们终于解除了对孔子的误解。
84. 无益反损
《  坛经》云:“诸佛妙理,非关文字。”说:一道学先生教人只体贴得孔子一两句言语,便受用不尽。有一少年向前一恭,云:“某体贴孔子两句极亲切,自觉心广 体胖。”问:“是哪两句? ”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颂曰:自有诸佛妙义,莫 拘孔子定本;若向言下参求,非徒无益反损。有一个道学先生本身就是半瓶子醋,他教育他的学生说:“只要懂得孔老夫子的一 两句言语,就会受用不尽。”话刚讲完,有一个学生上前深鞠一躬说:“教师说得太好了, 我对孔老先生的两句话感到非常亲切。”这位先生问:“是哪两句话啊?”学生说:“ ‘食 不厌精,脍不厌细’。”后人用这则寓言强调对于经典著作的言论不能寻章摘句,机械执行,否则无益反损。 道学先生教人只要能体会孔子一两句话便受用不尽,他们把孔子由凡人捧为神人,认为 孔子的言论一句顶一万句,完全是欺人之谈。
85.依样画葫芦
北宋初年,有个翰林学士陶谷,在宋太祖赵匡胤身边担任起草各种文告的工作。时间一长,他自以为有功,便向宋太祖讨个高官做。谁知宋太祖却说:“翰林学士起草文告,无非是参照前人的旧本,其间不过换几个字句,充其量不过照葫芦画瓢而已,谈不上有什么贡献。陶谷深感失望,一气之下就作诗自嘲,其中有这样两句: “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太祖更加瞧不起陶谷,于是就决意不再任用他了。从此以后,“依样画葫芦”作为一句熟语,流传在人们的口头笔下。常用来比喻模仿别人,毫无创见。
86.愈头风
陈琳,字孔璋,东汉广陵射阳人。当初在大将军何进帐下任主簿,后来归依袁绍,曾经为袁绍作檄文声讨曹操,历数曹操的罪状。袁绍失败后,陈琳投奔曹操,曹操爱惜陈琳的才华,并没有责怪他,还任他为记室,替曹操起草文书等。陈琳奉命起草文书、奏章、檄文等,将初稿呈送曹操审阅。曹操素有偏头疼,那天正好发作,疼痛难忍。曹操躺在床上审读陈琳起草好的文书,读着读着,一下子坐起来,说:“陈琳的文章这好了我的病!”几次对陈琳予以优厚的奖赏。“愈头风”也作“檄愈头风”,常用于形容文章写得美妙动人。
87.万字先生
有一个暴发户,他家世代都不识字,觉得这样不光彩,于是花重金聘请了一位有名的老师教自己的儿子学文化。这个老师就开始教他儿子描红,在纸上写了一横,教他说:“一”;写两横,教他说:“二”;写三横,教他说:“三”。那位老师最后说:“今天就学这三个字,你明天写给我看。”那儿子恍然大悟,觉得写字这么简单!于是高高兴兴地拜别老师,心急火燎地找到他爸爸,说:“我学会写字了!我学会写字了!不用再花钱请老师教,你明早就可以让老师回家了! ”这个暴发户信以为真,大喜过望,到第二天清早就辞掉了老师。并且决定三天后大摆宴席,显摆显摆。就让他的儿子写请柬,恰好该请的第一位舅老爷姓“万”,儿子从早晨写到中午也没写好。这个暴发户就去看个究竟,问怎么回事?他儿子不耐烦地说:“早着呢,还差得远哩!”到了傍晚,那父亲觉得不妥,又去催,那儿子就抱怨说:“天下有那么多的姓氏,姓什么不好?非要姓万不可!我从早上写到现在,才写完五百划!”
88.巧改《清明》诗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踏青吟诗,留下许多佳话,然而,首屈一指的当推唐代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却说又是一年的清明,有六位秀才相约游春,恰好到了“杏花村”酒店。大家围坐一桌,美酒佳肴一一呈上。秀才甲先开口道:“今日适逢清明,又相聚杏花村酒店,应该来个特别的诗会才是。我们此时也不要另辟蹊径作诗,干脆就以杜牧《清明》为本来吟诵,但又不得雷同。”他顿了顿,说:“我就抛砖引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大家说,这个最滑稽,该自罚一杯。乙吟道:
清明时,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大家抚掌称好,共饮一杯。丙咏道: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大家异口同声“好!”又共饮一杯。丁诵道:
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大家弹冠相贺“妙!”又共饮一杯。戊歌道:
清明时节,雨落纷纷;
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寻?
牧童遥指,远处杏花村。
大家拍案叫绝:“这首单调《南乡子》为冠!”于是共饮三杯。己唱道:
(时间)清明时节。
(场景)雨纷纷。
(人物)路上行人,牧童。
(开端)欲断魂,
(高潮)借问酒家何处?
(结局)欲断魂。
大家笑的前仰后俯,又共饮一杯。不觉酒醉饭饱,大家歪歪倒倒地踏上归程。
89.小处不可随便
于右任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是国民党的元老,曾出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可那时的一些“国府大员”,表面上衣冠楚楚,但私下里一点斯文都没有,随处小便,搞得堂堂国府大院臭气熏天。于老先生没有办法,只得写了一张“不可随处小便”的告示,让秘书贴在墙旮旯处。但不一会儿,告示却不翼而飞。原来于老先生的字太漂亮了,而且他老人家从不轻易书字送人,书法爱好者只得揭此字幅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但字虽好看,内容却不能登大雅之堂。幸亏那个人聪明绝顶,他把条幅裁成七块,将字序重新排列,改成了“小处不可随便”,并且请人装裱好,即变成了一条颇为严肃的警世箴言,被堂而皇之地挂在了书房里。
90.屡战屡败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六岁入塾读书。八岁能读四书、诵五经,十四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战争初期,他带兵与太平军抗衡,是接连失利。按照规定,他应该把战况及时地向皇帝禀报。曾国藩的师爷在奏章中如实地用了个“屡战屡败”,曾国藩在审阅时,心惊胆寒地说“这样报上去是要革职查办的呀!”师爷左右为难地回答:“可不这样写,谎报军情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悲惨啊!”曾国藩来回踱着步,将奏章一遍一遍地字斟句酌。突然,他眼睛一亮,快步走到文案旁,提起笔,在奏章上轻轻勾画了一下,然后如释重负地对师爷说:“好了,再抄写好了发出去吧!”师爷接过来一看,顿时心花怒放。原来,曾国藩只是将“战”和“败”的次序勾换了个位置,变成了“屡败屡战!”师爷心悦诚服:“主公高明!这样一来,皇上定将重赏您的坚韧不拔!”果然,没过多久,皇上就 命钦差大臣带着犒赏的车队,浩浩荡荡来了。
91.“咏絮之才”谢道韫
谢道韫(生卒年不详),字令姜,东晋时女诗人,是宰相谢安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次子王凝之妻子。谢道韫留下来的事迹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故事,记载在《世说新语》中:谢安在一个雪天和子侄们讨论可用何物比喻飞雪。谢安问道:“白雪纷飞何所拟?”侄子谢朗不假思索地说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斯斯文文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欣喜地夸奖道:“妙极了!风吹柳絮上云霄,正像雪花漫天舞;柳絮白似雪,白雪轻如絮。”也因为这个著名的故事,她与汉代的班昭、蔡琰等人成为中国古代才女的代表人,而"咏絮之才"也成为后来人称许有文才的女性的常用的词语,这段事迹亦为《三字经"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所提及。
92.四人补杜诗
宋代著名才子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情趣相投,经常唱和酬答,结伴游玩。一次,四人游玩到一座寺院,见墙壁上题有杜甫的《曲江对雨》,因年代久远,笔画残缺,其中“林花著雨胭脂□”一句的最后一字模糊不清。四人便商议要为这个字补缺。苏轼才思敏捷,稍加思索,率先吟道:“林花著雨胭脂润。”黄庭坚则吟:“林花著雨胭脂老。”秦观紧接着说道:“还是'林花著雨胭脂嫩’为妙。”佛印修行到家,缓缓念出“林花著雨胭脂落”。所补的这四个字,孰优孰劣,四人争得面红耳赤,各说各的理,互不相让。寺院老方丈见状,急忙找到原诗查对,原来最后一字为,“湿”,四人面面相觑。仔细玩味,觉得还是“湿”字更好。一个“湿”字,将“润”的形表、“老”的衰情、“嫩”的色质、“落”的姿态都包容了,融形、情、色、态于一炉,将“林花著雨”的意境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地表达了出来。四人无不叹服杜甫观察事物的细致,遣词炼字的匠心。由此可见,要表达一个意思,可选用的词不止一个。我们要做的,就是要通过反复的推敲、琢磨,找出表意最准、最生动形象的那个字或词来,这便是这则趣闻给我们的启示。
93.鲁班修庙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者鲁般,惯称"鲁班" 。他十几岁就拜师学艺,跟着师傅到南山密林中去修香岩寺。一天,鲁班陪师傅在山上游看,走到古柏和怪石跟前,师傅说:“古树怪石,真真少见!”鲁班说:“若在石上再建座庙,就更好了。”师傅看了看鲁班说:“好!我要你就在这儿修建成一百一十一座庙吧!”师傅这么一说,鲁班愣住了,心想:这儿虽有一块巨大的怪石,但哪里能容得下这么多庙啊?一连两天,鲁班都想不出如何修,愁得他茶饭不香。这天早饭后,鲁班又坐在古柏下,看着那巨大的怪石发愁。他一边不迭声地念叨着师傅的那句话,一边用手摸摸柏树和石头。忽然他眼睛一亮,高兴地自语道:“师傅说的一百一十一座庙能修啦!”原来,师傅用的是谐音双关,说得一柏、一石、一座庙。鲁班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后,师傅夸他聪明,肯动脑筋。其实,只要我们专心致志,是会急中生智的。
94.杜牧临终焚稿
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当生命行进到公元852年冬天,他沉疴在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了,便强撑病体,艰难地执笔自题墓志铭,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却久久不愿意把手中的笔搁下。杜牧的外甥裴延翰,一直服伺在舅父左右,他看到舅父用黯然无神的眼睛盯着堆在书桌上的两叠文稿,觉得很诧异。突然,杜牧投笔于地,歪倒在椅子上,昏了过去。裴延翰急忙把舅父抱上床躺好。过了许久,杜牧微微睁开眼,用弱小的声音对站在床边的外甥说:“去……把……文稿……拿……拿来。”此后,杜牧就靠在床头,吃力地一张一张翻阅他平生所写的诗文笺札。只见他干瘦的脸上时而漾起一丝欣慰的微笑,用布满青筋的手把稿纸抹平,放在里边;时而双眉紧锁,把稿纸放在外边。一天天这样坚强地熬过来,杜牧挣扎着审阅过了几千张稿纸,里边的那一叠不见增高多少,而外边那一叠却越来越多了。
裴延翰看到舅父的眼光渐渐暗淡,面容更加憔悴,时常劝他不要过分伤神,表示自己愿意为舅父整理诗稿。杜牧只是微微摇摇头,没有说什么。总算看着杜牧终于把诗稿重新审阅过一遍,杜牧看着卧室里暖炉中殷红的火苗,示意裴延翰把暖炉移至床边。忽然,杜牧吃力地挪动外边那叠厚厚的稿纸,用尽最后的力气一推,稿纸倾落到火炉里,立刻燃烧起来。裴延翰本能地想去抓出来,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再看看舅父,他却安然地闭着眼睛,鼻子里发出平缓的呼吸,他似乎在专心倾听着焚稿的声音。杜牧大概是感觉到已经烧完了,便把裴延翰叫到身边,指着剩下的那叠薄薄的笺稿,吩咐外甥把它整理成书集。
    公元852年末,杜牧没能熬过年关,不幸去世。裴延翰动手整理舅父的文稿,发现遗留下来的只占原来撰写的十分之二三,其余的都被付之一炬。杜牧曾经说过:“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他临终时严肃地对待自己的创作,用精益求精的高标准来遴选传世之作,实为文学史上佳话,也让那些急功近利的文人赧颜。
95.米芾弄巧成拙
米芾是北宋时著名的书画家,不仅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米派书画,而且还擅长仿古、精于鉴别,他临摹的古画几乎能以假乱真。天,有一个人拿了唐代大画家戴嵩的《牧牛图》来卖给米芾。米芾看了一阵就认定是这是真迹,却又不肯出髙价买下这幅牧牛图。于是,米芾谎称要仔细鉴别一下真伪,要把画留两天再看看,那人爽快地答应了。等到那人走后,米芾就临摹了一幅,把题款等都仿制得毫无破绽,他自以为天衣无缝了。两天后,卖画的人来了。米芾把自己临摹的假货还给人家,说是不想买了。不料那人只扫了一眼,就大呼小叫起来,说米芾用摹本偷换了自己上次送来的真品,拉着米芾要去告官。虽然一张画上有那么多层次,细节,笔墨变化十分丰富。但是,由于米芾是仿古的高手,如果不把两张画对照起来仔细辨认,恐怕很少有人能凭记忆把原画和摹本迅速分辨出来。米芾见状,急忙好说歹说,把那人请进书房去取回真品。卖画人为什么有这么奇特的记忆力呢?原来,他运用了特征记忆法。戴嵩的这幅画有它的独到之处,画上的牛眼睛中隐约还有牧童依稀晃动的身影。米芾临摹画心切,没有注意到这传神之笔,而卖画人却对这个特征记得十分清楚,所以一眼就能辨出真伪。
96.目不识丁的来历
唐代大臣张弘靖生活奢靡腐化,他的从事有韦雍、张宗厚数辈,也狗仗人势,作威作福,经常轻蔑欺压下级军官和士兵,整天饮酒作乐,常夜饮醉归,烛火满街,前后呵叱。官吏们多有不满,张弘靖责骂他们说"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个字。"致使军士反叛,从事辈亡命,张弘靖也被贬官。后来的呈报中,由于“个”和“丁”笔画极其相似,把张弘靖原话“不如识一个字”的“个”误写成“丁”了。以至于以讹传讹,因为成语是约定成俗,大家已经用习惯了,所以就不好再改了,我们明知有错,也不能把成语说成“目不识个”。
97.安步当车的来历
战国时期,齐国有位名叫颜斶(chù)的饱学之士,不愿做官,隐居深山。齐宣王听说他很有名,就召见了他。颜斶进宫后,齐宣王毫无礼贤下士风度,傲慢地说:颜斶,你过来!颜斶原地不动,不卑不亢地对齐宣王说:大王,你过来!齐宣王气得脸色发紫,旁边的大臣也都责怪颜斶说:大王是一国之君,你是白身文士,怎么能如此无礼呢?颜斶便说:正因为如此,我才叫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如果我走过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与其让我羡慕大王的权势,还不如让大王尊重文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地问他:到底是大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斶说:当然是士人尊贵!从前秦国进攻鲁国的时候,秦王下令:谁敢在距离文士柳下惠坟墓五十步以内而毁坏一草一木者,格杀勿论!进入齐国后,又下令悬赏: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两万两。由此可见,一个活着的大王的头,还抵不上一个死去的士人坟墓呢。
齐宣王非常钦佩他的才能,便请求颜斶入宫为官,并说: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车,妻子儿女可以穿上华美的服装。颜斶毫不动心,坚决辞谢:我还是希望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儿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地步行,就当是坐车一样;不犯罪过,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贵。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啊!颜斶说罢,告辞而去。
98.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书,论战谈略,自以为天下人没有能比得上他的。有一次与他的父亲赵奢谈战阵布设之道,赵奢也难不倒他,但是也并不因此就认为他懂兵法。赵括的母亲询问其中原因,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将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儿竟说得如此轻松容易。将来赵国不用括儿为将则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赵国惨败的,一定是他了。"等到赵括所率领的大军就要起程时,他母亲上书给赵孝成王:"不可以让赵括做将军。"赵孝成王问:"为什么?"回答说:"当初我侍奉他父亲,那时他是将军,由他亲自捧着饭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认作朋友的数以百计,大王和王族们赏赐的财物全都分给军吏和僚属,从接受军令的当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现在赵括一下子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合适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你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希望大王不要派他领兵。"赵孝成王答道:"您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我已经决定了。"赵括的母亲接着说:"您一定要派他领兵,日后一旦他不称职,老身能不受株连吗?"赵孝成王答应了她的请求。
赵括一取得了廉颇的职权,就立刻全盘更改法令,调动官吏。秦国将领白起得到情报,运用奇兵巧计,假装战败退走,却由背后偷袭赵军的辎重及补给路线,把赵国的军队截断为两部分,赵军军心浮动。经过四十几天后,赵军饥饿难忍,赵括就出动精兵亲自突围,四次突围均告失败,赵括在突围中被射死。主将阵亡,几十万大军投降了秦军,秦军把他们全部坑杀了。赵国前后损失共四十五万人。第二年,秦军包围了邯郸,达一年之久,赵国几近灭亡,全靠楚、魏两国军队来救助,才得以解除邯郸的包围。赵孝成王也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就没有治她的罪。
纸上谈兵”指只会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99.王羲之笔力入木三分
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了下来说:“就让孩儿看看这书吧,长大再看就耽误了孩儿幼年的美好才华与发展了。"父亲很高兴,于是就把书给了他。还不到一个月时间,王羲之的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看过用笔诀窍,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流着眼泪说:“这孩子将来名声一定超过我。”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还能看见渗透的墨迹!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后“入木三分”成为成语,比喻书法笔力刚劲有力好,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100.苏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
苏秦战国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主张合纵抗秦,与张仪的连横事秦针锋相对。《史记·苏秦列传》云:苏秦遍游六国,到了齐国都城临淄,见到了齐宣王,进行游说抗秦,说齐国江山险固,地方广大,物产丰富,士兵精良等诸多优势。齐宣王慨叹齐国的兵力不足,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我计算了一下,每户按三个男子服役,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雄兵,抗秦的兵源仅临淄一城就足够了,若再加上别处兵源,力量就更加强大。"
苏秦的这种算法,显然是一厢情愿,因为临淄城不可能每户都能出三个男子当兵,这里有各种情况,有的是鳏寡孤独,有的有女无男,有的是老弱病残,还加上需要男子从事生产等,所谓临淄二十一万雄兵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已。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不管三七二十一”作为讥喻贬词,指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不管客观情况如何而一味蛮干。在特定语境下,也可作褒义,指办事有魄力,有办法,不怕困难,总要把事情做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