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楼主: 民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深圳策] 建言《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南段)公示设计方案》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1
发表于 2021-1-18 11:33 来自:深圳论坛手机版 |只看该作者
支持这个建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2
发表于 2021-1-19 00:34 |只看该作者
疏导节点打破瓶颈.jpg

严重缺陷的路网结构-03.jpg

        "大Y字型”路网结构的严重缺陷,使得上图中的众多片区如果沿着蓝色长方形线框的‘’对角线”方向行驶时(绿色线路+棕色线路),如果选择最捷径的线路,必然要走侨城东路和侨香路,必然要经过“侨城东路—侨香路” 路口的节点瓶颈处,别无他路可走(绕远则另当别论),而正因为路口节点处及沿途常常塞车严重,才使得很多车辆舍近求远避开此节点瓶颈绕道而行,如不是因为很多车辆因此“避而远之”,该节点处早已瘫痪。而解决这里的拥堵,还市民一个便利快捷的通道,唯一的最佳方案就是在“侨城东路—侨香路”路口南侧增加一对地下隧道通道出入口,使途径这一节点瓶颈处南行滨海大道和从滨海大道返回向北行驶的车辆能够借助地下通道快速疏散,以减缓地面交通节点处的交通拥堵和车流压力,而此处行车顺畅必然吸引大量绕远的车辆回归“大Y字型”路网,可以大大提高沿线居民的出行效率,便利途径车辆的快速经过,分流对其他路网的交通压力和疏解拥堵。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3
发表于 2021-1-19 10:28 |只看该作者
建议侨香路口南侧增加一对出入口.jpg

疏导节点打破瓶颈.jpg

         正是因为以往的‘’大Y字型‘’路网规划建设得不合理和不科学,才造成这个大区域长此以往地经常性拥堵,长期困扰着沿线周边的居民,如今刚好有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项目112亿元的巨额投资,完全可以借此项目很好地解决这一地区的长期交通拥堵问题,然而公示的方案却没有给予较多地考虑,难道还要将这个‘’不合理+不科学‘’延续下去吗?继续让众多车辆出行有捷径之路却不能走,而非要绕远选择他途吗?在这个节点路段每天都在降低市民们的出行效率,每个人为此多浪费1分钟时间对于偌大城市的人口来说就降低了城市运转机器的一定的运行效率,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浪费将会是惊人的,有关部门的调研员来现场勘察看到目前虽还不是时时拥堵,其实这是以很多市民知道此处拥堵转而选择其他路线行车,抑或是被手机导航指引着因躲避该处的拥堵而选择了绕远前行为牺牲的前提代价,是每一个行驶在有缺陷路网道路上的市民在为有缺陷的道路设计买单,在承受着出行的不顺甚至拥堵的困扰,‘’你以为会有所谓的岁月静好,其实那是因为有很多深圳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对于长远的未来,是否真正做到了高瞻远瞩与未雨绸缪,决策者手里的大笔一挥决定着很多人是否要继续地为此负重前行,而你们的科学决策和勇于担当却可以成就一个城市的辉煌未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支持惠民生工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4

组织活动: 0

85
发表于 2021-1-21 23:57 |只看该作者
政府公示项目设计方案,广泛征求民间意见,市民参政议政,让民众直接参与政府的决策和规划,是民主进步的最大体现,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支持双向6车道,时速80K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7
发表于 2021-1-22 23:32 |只看该作者
深超总01.jpg

深超总02.jpg

深超总04.jpg

深超总03.jpg

(建设中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借用网络图片)


       楼主还真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侨城东路北延通道与正在建设中的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近在咫尺,必须要与安托山、侨香路沿线、香蜜湖街道北区、华侨城片区以及欢乐海岸港大医院等片区一同考虑交通的组织和解决路面的交通拥堵问题,以往的很多工程都是只干自己的工程,周边其他有连带性的、先关联的区域不管,这是坚决要避免和克服的,要统筹兼顾才行,这么大这么多的片区未来将要崛起,侨城东路地下隧道工程确实不能低于双向6车道,而且3.84公里长的跨度在中间点设置能进入隧道全路段的出入口是必然应有的设置,多谢楼主的建言。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8
发表于 2021-1-24 20:13 |只看该作者

1.目前侨城东路设计方案考虑在侨香路北侧设置一对往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实现广深高速以南片区通过侨城东路主线联系南山、龙华方向的联系功能。建议中提出在侨香路南侧增设一对往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
1)根据交通功能分析,增设该对往南的出入口与道路功能定位不匹配。根据功能定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侨城东路主线主要承担南山、福田西部与龙华方向的快速交通功能,现状侨城东路地面道路主要承担沿线片区的短距离集散及沿线小区的出入交通功能。道路建设应首先理清主次矛盾,功能划分清楚,如果按照建议增设该对往南的出入口,将导致大量沿线小区往南进入滨海大道的短距离出行交通与龙华方向接入滨海大道的远距离快速交通混杂在一起,导致交通功能混杂,影响交通安全。

2)根据交通需求分析,增设该对往南的出入口必要性不足。根据现状交通调查及交通需求预测,远期该道路地面路段交通流量为单向高峰小时2620pcu/h,而现状侨城东路地面道路为双向8车道规模,从通行能力分析上,现状地面道路规模完全可以满足远期的交通需求,不需要增加主线规模或通过匝道进入主线隧道来分担交通流量。当然,从路网间距上侨香路距离滨海大道距离约1.8km,沿线需通过4个信号灯路口(不含侨香路路口),导致沿线小区往南至滨海大道出行交通存在一些延误,建议后续可以通过优化地面交叉口组织进行改善,或者通过掉头组织和人行天桥来封闭一些小的出入口,仅保留深南大道及白石路交叉口的信号灯路口,来提高该路段地面道路通行的服务水平。

3)从工程实施上分析,由于侨城东路主线隧道在侨香路处需下穿雨水箱涵、北环干管、高压燃气管道等,隧道埋深较深,且主线隧道往南需进一步埋深以便穿越深南大道下方轨道1号线隧道。因此如在侨香路南侧增设一对往南的隧道出入口,根据设计单位进行方案布置,隧道匝道接入长度约500m,同时由于现状侨城东路两侧小区密集,用地红线紧张,增设隧道匝道需涉及侵占侨城东路西侧小区锦绣花园、华侨城东部工业区红线约5-10m,实施难度非常大。另外本项目主线隧道埋深较深可采用暗挖法施工,如增设匝道,需对匝道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期间将导致现状侨城东路段交通影响重大,反而对沿线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综合以上分析,不建议在侨香路南侧增设往南的出入口。

2.目前侨城东路设计方案考虑在侨香路以南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建议中提出将该路段主线规模调整为双向6车道规模,并在白石路节点增设一条连接白石路西侧的匝道出入口。
1)根据交通功能分析,本项目地下主线是深圳高快速路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实现龙华方向与南山及福田西部的长距离交通服务功能。白石路为现状次干路,根据路网布置要求,不应直接设置匝道连接本工程隧道主线。
2)根据工程实施条件分析,本工程主线隧道在白石路节点需要下穿现状11号线隧道,隧道埋深非常深,由于接线长度远远不足,导致无条件在白石路交叉口以北直接设置北-南直行匝道接入地面道路。另外由于节点西北角为碧海云天小区,北至西转向匝道按照最小半径设置也将会进入碧海云天小区,白石路沿线又有轨道11号线隧道,因此综合分析,该匝道根本不具备实施条件。
3)因此本项目侨香路以南的隧道主线,仅仅连接的是滨海大道主线,沿线无其他出入交通需求,同时由于滨海大道出入口通行能力的限制,应考虑与其出入口通行能力的匹配,因此本工程该路段主线设置双向4车道隧道规模是合适的。

3.建议中提出将北环立交以南路段设计速度由60公里/小时调整为70-80公里/小时。
1)本项目设计从路网功能及路线速度一致性上分析,均希望考虑按照全线80km/h设计,目前路线平面指标也是按照80km/h设计的。
2)本项目深化设计时,发现由于本项目需上跨北环大道、下穿广深高速及侨香路,导致纵断面纵坡达5%,坡长达1.1km,由于受限于纵断面指标的影响,实在是难以满足规范中80Km/h的纵断面指标,因此才考虑调整为60km/h的设计速度。
3)考虑到规范中该纵坡要求主要针对大车进行要求的,因此,建议本项目仍按照60km/h的设计速度进行设计,交通管理时可以进行分车道管理车速,限制内侧两车道为仅小车通行,然后将内侧两车道按照80Km/h管理,外侧车道按60km/h管理。

                                  本文作者 回复 “设计单位” 的回应


        44楼回帖的作者虽然没有正面表明自己的身份,但从字里行间分明能辨别得出该回帖是本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的所写,如判断正确则要感谢“设计单位”的回应,但为了有利于彼此开诚布公地探讨,建议下次如有回复请直接表明身份,谢谢!
        关于“设计单位”的这一回应,作为主贴文的作者,我方代表沿线居民和每天往返于这个路段的广大民众和车主作出如下回应和质疑(内容对应设计单位回复的条文标号):

  1、公示设计方案只设置了在侨香路口北侧一对往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而市民建议在侨香路口南侧增设一对往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
     (1)、我方反驳设计单位提出的回复1)如下:
           (a)、主贴文中我方已对公示设计方案提出其定位不当、定位不准的质疑,可是为什么设计单位对此不予以正面回应?为什么对项目定位问题避而不谈转移话题?这实质不正是说明项目的定位存在问题吗?回避矛盾、避重就轻的实质就是默认其定位的不准确且存在问题,自己都不敢认可定位的准确性却还论述《建言》与项目的定位“不匹配”岂不是荒诞和自欺欺人吗?
           (b)、设计单位强调说道路建设要分清主次矛盾,但在他们眼中却只有“主”矛盾,解决龙华至南山和福田的长距离大交通,却没有体现出“次”矛盾,主矛盾已经在公示的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但却没有考虑次矛盾解决现状侨城东路—侨香路口这一交通节点处的长期阶段性的拥堵问题,而如果是地面道路建设,原本与侨城东路交汇的白石路、深南大道、侨香路、深康路(侨香二道)、侨香三道的5个交汇处都必然要有交叉路口,但因为是地下隧道,目前只要求增加从滨海大道至北环大道之间3.84 公里的中间点这一处的单边出入口,如此长的距离只设这一处出入口(由5处缩减为1处)难道还不够次要吗? 理清主次矛盾就是要分清主和次,不但有主也要有次,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按照设计单位的方案却是只要“主”,抛弃“次”,这不是与你们说的理清主次矛盾的言论自相矛盾吗?
            (c)、我方提出现有的地面道路无法满足侨香路—侨城东路口的交通压力,并上传二十余张拥堵的照片展示现场的真实状况作为证据,而设计单位却回避我方对地面交通无法满足现在及不久的将来会在这里形成常态化巨大拥堵的质疑,只是一笔带过地说地面道路能够满足交通需求,有何依据?我方提出的道路弊端你们能够克服和解决吗?没见到你们的回应,而解决不了这些路网弊端凭什么说能够满足交通需求?依据和理由何在?
            (d)、设计单位称增加出入口将导致大量地面车辆进入地下隧道会阻碍龙华方向来车的正常通行,这间接说明你方承认地面存在着大量的拥堵车辆,如果地面不拥堵的话大量车辆钻入地下30米再爬坡钻出地面岂不是多此一举吗?难道不费汽油吗?而且你方说这样会导致交通功能混杂,试问,哪一条道路不是由各个方向的来车混杂在一起,难道这条路只是留给龙华一个方向来车使用的吗?哪里有拥堵就要解决哪里的拥堵疏解问题,没有哪一条路是专门给领导家单独开辟的,更没有哪一个区域的车辆就应该为哪一个区域内的车辆让路这样的无理论调。
    (2)我方反驳设计单位提出的回复2)如下:
             交通流量单向高峰小时2620pcu/h,这数据是哪里来的?有何依据?回帖中没有明确说明,不能随意拍脑袋写数字,其实也大可不必和普通民众说这些专业术语,明知大家都听不懂却故弄玄虚显示自己专业,应该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民众理解和明白才能体现设计单位真正的专业,不但自己明白还解释得清楚明了。设计单位说侨城东路有双向八车道,经分析完全能满足远期的交通需求,而这不能只靠嘴说,要有合理的数据做支撑,我们每天都经过此路段,天天见的都是某些时段的拥堵体验,眼前都满足不了交通的需求更不要说未来了。贴文中所陈述的区域路网的缺陷已非常之明显和明确,侨城东路与沙河东路之间至少还应该有两条双向六车道的道路才是合理的道路布局,侨城东路与香蜜湖路之间也是一样,同样应该有两条双向六车道的道路位列其中,这样才是没有缺陷的路网结构,但却都没有这样的路网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缺少这样四条纵向道路补充的情况下,侨城东路至少要在原道路基础上增加2倍双向六车道的宽度才能与周边道路的交通疏解能力持平,即应该有双向8+6+6=20条车道才能满足地面交通的正常需求,才能和我方主贴所列举的周边众多道路的流量处于同一水平,而且新建支路通常都应该比现状的周边道路更宽阔才可以称得上与时俱进,而不仅仅只满足追平周边的道路疏解水平,因此,目前的侨城东现状双向8车道与双向20条车道有12条车道的缺口,8条车道怎么能抵得过20车道呢?又怎么能说够用呢? 我方提出的不仅仅是地面红绿灯多而延迟行车时间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地面交通的压力巨大产生的拥堵问题,红绿灯多造成的延迟仅仅是其次,红绿灯多将使得拥堵雪上加霜。
      (3)我方反驳设计单位提出的回复3)如下:
              设计单位的第3)条理由我方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但占用小区红线也仅仅是施工期间才会占用,工程竣工之后可以恢复,道路施工占用红线的例子太多了,采用科学施工、技术攻关等手段完全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而施工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但这只是暂时的,“现在的不便正是为了将来的更方便”,施工单位完全可以在工程的中后期对交通产生重大影响的区段集中攻坚,短时间内抢工强攻,办法总是有的,科学施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抢工作业,完全可以把对地面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点;

  2、关于侨香路以南公示方案采用双向四车道的问题,《建言》建议将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并在白石路口西北角增加一个白石路西行的匝道出口;
         针对设计单位提出的1)2)3)条,我方合并回复如下:关于在白石路西北角设置出入口的建议是我方为了能使双向六车道得以实现而为设计单位操心出的主意,而设计单位提出不具备施工条件的理由我方认为是有一定的道理,我方可以接受,如确实施工条件不允许,可以不采纳我方的这个建议,取消在白石路西北角增加匝道出口,但双向四车道改为六车道的建议还应给予采纳并重新制定设计方案,因为滨海大道有足够的宽度、足够的空间,我方认为双向六车道的实现可以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将沿隧道北往南至滨海大道时西行的出口设置为双车道的匝道出口,该双车道的匝道出口在滨海大道主道和辅道之间的绿化带内钻出地面,匝道左侧的车道直接进入滨海大道的主道,匝道右侧的车道则进入辅道,原地面的辅道设置在该双车道匝道出口的北侧并紧邻匝道出口,而将原滨海大道的辅道进入主道的入口西移至欢乐海岸旅游信息中心大厦(欢乐海岸三角形地标建筑)的位置,使得隧道内西行的两条车道可以更为有序地并入滨海大道的主辅车道,这样就可以解决设计单位提出的“出入口应与道路通行能力匹配的问题”,进而实现合理地设置双向六车道的通行设计方案。

  3.《建言》提议将北环大道以南路段设计速度由60公里/小时调整为70~80公里/小时。
针对设计单位提出的1)2)3)条,我方合并回复如下:既然设计单位说此路段依然是按照80公里/小时设计的,只是由于考虑设计规范对大型货车的速度要求才被迫降低设计车速,那么完全可以限定隧道通道在北环大道以南的这一城市核心区域内的路段“禁止大型货车通行”,这样就可以保证整条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的一致性,建言70~80公里时速的建议得以实现(只在深南大道至滨海大道之间路段设定为70公里/小时,其余均为80公里/小时),如能按此建议实施,设计单位提出的车道分类管理不同车型车速的设想则没有必要采纳实施了。

           理性建言,深圳的发展离不开您的声音,您的声音就是一种力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3Rank: 3Rank: 3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89
发表于 2021-1-25 11:45 |只看该作者
网友参与意识强,建言献策好,乐见设计单位与网民互动交流与沟通,思想的碰撞可以产生智慧,希望项目设计完善之后能形成最优化的方案设计,赞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安托山片区将是居住、教育的高密度区域,侨城东路北延长线增加侨香路出入口将有效减轻侨香路的压力。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2
发表于 2021-1-25 16:36 |只看该作者

安托山片区将是居住、教育的高密度区域,侨城东路北延长线增加侨香路出入口将有效减轻侨香路的压力。

      确实如此,安托山片区、侨香路沿线、侨香村周边片区,2019、2020两年时间,新增加了红岭深康九年制学校、红岭实验小学、福田实验集团侨香学校博园小学、福田中学(侨城东校区)一共四所学校,2021年9月将建成并开学红岭外国语小学、福田外国语学校(西校区)两所新学校,三年时间在侨香路沿线新增6所中小学校。
      还有福田区妇女儿童医院、深圳市血液中心大厦正在全面建设,高密度住宅、学校、医院、办公,之后有安托山博物馆群......,交通压力可以用脚预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希望政府能切实关注附近居民的出行问题,从民生出发。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3Rank: 3Rank: 3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94
发表于 2021-1-26 10:30 |只看该作者

1.目前侨城东路设计方案考虑在侨香路北侧设置一对往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实现广深高速以南片区通过侨城东路主线联系南山、龙华方向的联系功能。建议中提出在侨香路南侧增设一对往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
1)根据交通功能分析,增设该对往南的出入口与道路功能定位不匹配。根据功能定位分析,本项目建成后,侨城东路主线主要承担南山、福田西部与龙华方向的快速交通功能,现状侨城东路地面道路主要承担沿线片区的短距离集散及沿线小区的出入交通功能。道路建设应首先理清主次矛盾,功能划分清楚,如果按照建议增设该对往南的出入口,将导致大量沿线小区往南进入滨海大道的短距离出行交通与龙华方向接入滨海大道的远距离快速交通混杂在一起,导致交通功能混杂,影响交通安全。

2)根据交通需求分析,增设该对往南的出入口必要性不足。根据现状交通调查及交通需求预测,远期该道路地面路段交通流量为单向高峰小时2620pcu/h,而现状侨城东路地面道路为双向8车道规模,从通行能力分析上,现状地面道路规模完全可以满足远期的交通需求,不需要增加主线规模或通过匝道进入主线隧道来分担交通流量。当然,从路网间距上侨香路距离滨海大道距离约1.8km,沿线需通过4个信号灯路口(不含侨香路路口),导致沿线小区往南至滨海大道出行交通存在一些延误,建议后续可以通过优化地面交叉口组织进行改善,或者通过掉头组织和人行天桥来封闭一些小的出入口,仅保留深南大道及白石路交叉口的信号灯路口,来提高该路段地面道路通行的服务水平。

3)从工程实施上分析,由于侨城东路主线隧道在侨香路处需下穿雨水箱涵、北环干管、高压燃气管道等,隧道埋深较深,且主线隧道往南需进一步埋深以便穿越深南大道下方轨道1号线隧道。因此如在侨香路南侧增设一对往南的隧道出入口,根据设计单位进行方案布置,隧道匝道接入长度约500m,同时由于现状侨城东路两侧小区密集,用地红线紧张,增设隧道匝道需涉及侵占侨城东路西侧小区锦绣花园、华侨城东部工业区红线约5-10m,实施难度非常大。另外本项目主线隧道埋深较深可采用暗挖法施工,如增设匝道,需对匝道采用明挖法施工,施工期间将导致现状侨城东路段交通影响重大,反而对沿线居民出行造成不便。
综合以上分析,不建议在侨香路南侧增设往南的出入口。

2.目前侨城东路设计方案考虑在侨香路以南采用双向4车道规模,建议中提出将该路段主线规模调整为双向6车道规模,并在白石路节点增设一条连接白石路西侧的匝道出入口。
1)根据交通功能分析,本项目地下主线是深圳高快速路往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是实现龙华方向与南山及福田西部的长距离交通服务功能。白石路为现状次干路,根据路网布置要求,不应直接设置匝道连接本工程隧道主线。
2)根据工程实施条件分析,本工程主线隧道在白石路节点需要下穿现状11号线隧道,隧道埋深非常深,由于接线长度远远不足,导致无条件在白石路交叉口以北直接设置北-南直行匝道接入地面道路。另外由于节点西北角为碧海云天小区,北至西转向匝道按照最小半径设置也将会进入碧海云天小区,白石路沿线又有轨道11号线隧道,因此综合分析,该匝道根本不具备实施条件。
3)因此本项目侨香路以南的隧道主线,仅仅连接的是滨海大道主线,沿线无其他出入交通需求,同时由于滨海大道出入口通行能力的限制,应考虑与其出入口通行能力的匹配,因此本工程该路段主线设置双向4车道隧道规模是合适的。

3.建议中提出将北环立交以南路段设计速度由60公里/小时调整为70-80公里/小时。
1)本项目设计从路网功能及路线速度一致性上分析,均希望考虑按照全线80km/h设计,目前路线平面指标也是按照80km/h设计的。
2)本项目深化设计时,发现由于本项目需上跨北环大道、下穿广深高速及侨香路,导致纵断面纵坡达5%,坡长达1.1km,由于受限于纵断面指标的影响,实在是难以满足规范中80Km/h的纵断面指标,因此才考虑调整为60km/h的设计速度。
3)考虑到规范中该纵坡要求主要针对大车进行要求的,因此,建议本项目仍按照60km/h的设计速度进行设计,交通管理时可以进行分车道管理车速,限制内侧两车道为仅小车通行,然后将内侧两车道按照80Km/h管理,外侧车道按60km/h管理。

民意2

                                  本文作者 回复 “设计单位” 的回应


        44楼回帖的作者虽然没有正面表明自己的身份,但从字里行间分明能辨别得出该回帖是本工程项目设计单位的所写,如判断正确则要感谢“设计单位”的回应,但为了有利于彼此开诚布公地探讨,建议下次如有回复请直接表明身份,谢谢!
        关于“设计单位”的这一回应,作为主贴文的作者,我方代表沿线居民和每天往返于这个路段的广大民众和车主作出如下回应和质疑(内容对应设计单位回复的条文标号):

  1、公示设计方案只设置了在侨香路口北侧一对往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而市民建议在侨香路口南侧增设一对往南连接主线的出入口。
     (1)、我方反驳设计单位提出的回复1)如下:
           (a)、主贴文中我方已对公示设计方案提出其定位不当、定位不准的质疑,可是为什么设计单位对此不予以正面回应?为什么对项目定位问题避而不谈转移话题?这实质不正是说明项目的定位存在问题吗?回避矛盾、避重就轻的实质就是默认其定位的不准确且存在问题,自己都不敢认可定位的准确性却还论述《建言》与项目的定位“不匹配”岂不是荒诞和自欺欺人吗?
           (b)、设计单位强调说道路建设要分清主次矛盾,但在他们眼中却只有“主”矛盾,解决龙华至南山和福田的长距离大交通,却没有体现出“次”矛盾,主矛盾已经在公示的设计方案中有所体现,但却没有考虑次矛盾解决现状侨城东路—侨香路口这一交通节点处的长期阶段性的拥堵问题,而如果是地面道路建设,原本与侨城东路交汇的白石路、深南大道、侨香路、深康路(侨香二道)、侨香三道的5个交汇处都必然要有交叉路口,但因为是地下隧道,目前只要求增加从滨海大道至北环大道之间3.84 公里的中间点这一处的单边出入口,如此长的距离只设这一处出入口(由5处缩减为1处)难道还不够次要吗? 理清主次矛盾就是要分清主和次,不但有主也要有次,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按照设计单位的方案却是只要“主”,抛弃“次”,这不是与你们说的理清主次矛盾的言论自相矛盾吗?
            (c)、我方提出现有的地面道路无法满足侨香路—侨城东路口的交通压力,并上传二十余张拥堵的照片展示现场的真实状况作为证据,而设计单位却回避我方对地面交通无法满足现在及不久的将来会在这里形成常态化巨大拥堵的质疑,只是一笔带过地说地面道路能够满足交通需求,有何依据?我方提出的道路弊端你们能够克服和解决吗?没见到你们的回应,而解决不了这些路网弊端凭什么说能够满足交通需求?依据和理由何在?
            (d)、设计单位称增加出入口将导致大量地面车辆进入地下隧道会阻碍龙华方向来车的正常通行,这间接说明你方承认地面存在着大量的拥堵车辆,如果地面不拥堵的话大量车辆钻入地下30米再爬坡钻出地面岂不是多此一举吗?难道不费汽油吗?而且你方说这样会导致交通功能混杂,试问,哪一条道路不是由各个方向的来车混杂在一起,难道这条路只是留给龙华一个方向来车使用的吗?哪里有拥堵就要解决哪里的拥堵疏解问题,没有哪一条路是专门给领导家单独开辟的,更没有哪一个区域的车辆就应该为哪一个区域内的车辆让路这样的无理论调。
    (2)我方反驳设计单位提出的回复2)如下:
             交通流量单向高峰小时2620pcu/h,这数据是哪里来的?有何依据?回帖中没有明确说明,不能随意拍脑袋写数字,其实也大可不必和普通民众说这些专业术语,明知大家都听不懂却故弄玄虚显示自己专业,应该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民众理解和明白才能体现设计单位真正的专业,不但自己明白还解释得清楚明了。设计单位说侨城东路有双向八车道,经分析完全能满足远期的交通需求,而这不能只靠嘴说,要有合理的数据做支撑,我们每天都经过此路段,天天见的都是某些时段的拥堵体验,眼前都满足不了交通的需求更不要说未来了。贴文中所陈述的区域路网的缺陷已非常之明显和明确,侨城东路与沙河东路之间至少还应该有两条双向六车道的道路才是合理的道路布局,侨城东路与香蜜湖路之间也是一样,同样应该有两条双向六车道的道路位列其中,这样才是没有缺陷的路网结构,但却都没有这样的路网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缺少这样四条纵向道路补充的情况下,侨城东路至少要在原道路基础上增加2倍双向六车道的宽度才能与周边道路的交通疏解能力持平,即应该有双向8+6+6=20条车道才能满足地面交通的正常需求,才能和我方主贴所列举的周边众多道路的流量处于同一水平,而且新建支路通常都应该比现状的周边道路更宽阔才可以称得上与时俱进,而不仅仅只满足追平周边的道路疏解水平,因此,目前的侨城东现状双向8车道与双向20条车道有12条车道的缺口,8条车道怎么能抵得过20车道呢?又怎么能说够用呢? 我方提出的不仅仅是地面红绿灯多而延迟行车时间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地面交通的压力巨大产生的拥堵问题,红绿灯多造成的延迟仅仅是其次,红绿灯多将使得拥堵雪上加霜。
      (3)我方反驳设计单位提出的回复3)如下:
              设计单位的第3)条理由我方认为是客观存在的,但占用小区红线也仅仅是施工期间才会占用,工程竣工之后可以恢复,道路施工占用红线的例子太多了,采用科学施工、技术攻关等手段完全是可以克服和解决的,而施工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交通拥堵,但这只是暂时的,“现在的不便正是为了将来的更方便”,施工单位完全可以在工程的中后期对交通产生重大影响的区段集中攻坚,短时间内抢工强攻,办法总是有的,科学施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抢工作业,完全可以把对地面交通的影响降至最低点;

  2、关于侨香路以南公示方案采用双向四车道的问题,《建言》建议将双向四车道改为双向六车道,并在白石路口西北角增加一个白石路西行的匝道出口;
         针对设计单位提出的1)2)3)条,我方合并回复如下:关于在白石路西北角设置出入口的建议是我方为了能使双向六车道得以实现而为设计单位操心出的主意,而设计单位提出不具备施工条件的理由我方认为是有一定的道理,我方可以接受,如确实施工条件不允许,可以不采纳我方的这个建议,取消在白石路西北角增加匝道出口,但双向四车道改为六车道的建议还应给予采纳并重新制定设计方案,因为滨海大道有足够的宽度、足够的空间,我方认为双向六车道的实现可以通过如下方案来实现:将沿隧道北往南至滨海大道时西行的出口设置为双车道的匝道出口,该双车道的匝道出口在滨海大道主道和辅道之间的绿化带内钻出地面,匝道左侧的车道直接进入滨海大道的主道,匝道右侧的车道则进入辅道,原地面的辅道设置在该双车道匝道出口的北侧并紧邻匝道出口,而将原滨海大道的辅道进入主道的入口西移至欢乐海岸旅游信息中心大厦(欢乐海岸三角形地标建筑)的位置,使得隧道内西行的两条车道可以更为有序地并入滨海大道的主辅车道,这样就可以解决设计单位提出的“出入口应与道路通行能力匹配的问题”,进而实现合理地设置双向六车道的通行设计方案。

  3.《建言》提议将北环大道以南路段设计速度由60公里/小时调整为70~80公里/小时。
针对设计单位提出的1)2)3)条,我方合并回复如下:既然设计单位说此路段依然是按照80公里/小时设计的,只是由于考虑设计规范对大型货车的速度要求才被迫降低设计车速,那么完全可以限定隧道通道在北环大道以南的这一城市核心区域内的路段“禁止大型货车通行”,这样就可以保证整条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的一致性,建言70~80公里时速的建议得以实现(只在深南大道至滨海大道之间路段设定为70公里/小时,其余均为80公里/小时),如能按此建议实施,设计单位提出的车道分类管理不同车型车速的设想则没有必要采纳实施了。

           理性建言,深圳的发展离不开您的声音,您的声音就是一种力量!  

这个回复针锋相对、切中要害,更一阵见血,把设计者的理由全部给反驳回去。
始终也没搞清楚,建言提出的建议合情合理,实施究竟有多大难度?公示的目的就是为了广泛征求意见,是否能采纳市民的意见?这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yhzlzs1

双向四车道,单向才2车道,稍微有点交通事故隧道就塞死了  

yhzlzs2

单向两车道,没有交通事故都会塞

强烈建议】:
          对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设计方案(南段)进行如下变更:
      (1)增加建设在侨香路-侨城东路口南侧的一对地下隧道出入口(详见示意图,如红绿灯路口处空间有限可以设置在侨香路口东侧的侨香路上);
      (2)在侨香路口以南至白石路口的路段将原设计方案的双向四车道更改为双向六车道,并在白石路-侨城东路口的西北角增加一个由北往南再右转的出口通往白石路(西)的方向(如红绿灯路口处空间有限可以设置在白石路口西侧的白石路上),而在白石路口以南至滨海大道的路段依然保持原设计方案的双向四车道;
      (3)在北环立交至侨香路口的路段将原设计方案的车速由60公里/小时更改为80公里/小时,在侨香路口以南至深南大道路口的路段将原设计时速由60公里/小时更改为70公里/小时,而在深南大道路口以南至滨海大道的路段依然保持原设计方案的车速60公里/小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科学设计,长远决策,尊重民意,为周边居民着想,才是以人民为中心的集中表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建议非常中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采纳!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支持楼主,这么重要的南北通道,时速肯定要提高,车道也要加宽,还有出入口也必须要增加。

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强烈建议】:
  对侨城东路北延通道工程设计方案(南段)进行如下变更:
   (1)增加建设在‘’侨香路-侨城东路口‘’南侧的一对地下隧道出入口(详见示意图,如红绿灯路口处空间有限可以设置在侨香路口东侧的侨香路上);
   (2)在侨香路口以南至滨海立交路段将原设计方案的双向四车道更改为双向六车道;
   (3)在北环立交至深南大道路口的路段将原设计方案的车速由60公里/小时更改为80公里/小时,在深南大道路口以南至滨海立交的路段将原设计时速由60公里/小时更改为70公里/小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