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楼主: 三笑_深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年,登上6000米的雪山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19-12-22 12:0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019,我登顶了6000米

20190604_IMG_8493.JPG

1,
人们只记得你登顶了多少座山,却不知道你还有多少座是登顶失败了的。
二零一九年六月,青海玉珠峰的时候,古古教练这样对我们说。
是的,五月去哈巴雪山时我的状态良好,却因其他队伍出了意外需要救援,所有协作和队友全体下撤;六月玉珠峰,前后天气良好,我们冲顶日却遭遇暴风雪,止步六千零一百米,下撤时我们后队四人还遭遇险情;只有8月的雀儿山,天气略差,我的体能在C2以上时非常糟糕,最后却登顶回来,这期间的预期和结果相差巨大,这就是雪山,变化无常。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2
发表于 2019-12-22 12:21 |只看该作者
20190607_IMG_860926.jpg
2,
我们曾经遇见。
五一哈巴雪山前期一直顺利,包括行前团队成员在深圳练习了相关技术操作,在哈巴村的时候我和扎西又再次讲解雪山相关知识,队友们也很给力,即便高反如剑威(到大本营之后就一直昏天暗地的睡),冲顶日也一路坚强向上超越不少队友,可惜天不遂人愿,集体下撤后在丽江的那天花园客栈,我们痛快聚餐,把波姐的樱桃酒都喝光了,回来深圳后,我们队友又多次相聚,感恩伙伴们的信任。
在丽江,波姐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返回时又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了丰盛的晚餐,那一夜的酣畅与温馨,我们一直铭记。哈巴村极峰的扎西一直陪伴我们,哪怕他的俱乐部还有更多的其他的客人,他却始终跟我们队在一起,这份关照,我们也不忘。
在青海西宁,出发前那个早上,我们才见到古古,低调内敛的他,带领我们度过了十多天高海拔生活,理论教学大开大合,雪线操作干净利落,我们前期学习时的最后一天是冰裂缝救援练习,同时操作的多根绳上的队友因为落冰、水湿、上升器失效等等原因而无法再上来的情况下,他一一拉上来,这份沉着与大气,是他多年阿式登山中高效、可靠的风格沉淀。遇到他,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登山高手。
在四川西部的雀儿山上,带领我们前行的是年轻的野马和86,C1前往C2途中,长时间在冰裂缝上穿行,野马和86既有对线路的非常熟悉、随时根据变化而判断,又很有耐心的带领我们按节奏缓慢上升,避免我们体力透支;冲顶日凌晨一直大雪,登顶前的近似垂直的大雪坡上,他们并排SOLO向上,直到接近陡坡顶部,耗了一个小时才找到厚厚的雪下之前铺下的路绳,这份坚毅与担当,着实令人敬佩;C3下C2过程中,又多次为我们探路,一次次跨过暗裂缝,技术操作一丝不苟;在大本营的时候又亲自为我们下厨做餐,面面俱到。
带领我们前行的,除了这些杰出的教练、协作和后勤人员之外,还有我们团结一致的队友们,无论是哈巴刚结识时的剑威和郭玉、蜗牛和小迪、清扬和WINDY,鱼儿和MAY,踏雪和K2,唐枭和凉城,还有逍遥子、伟聪,还是多年老友再次相聚玉珠峰的船长、闲人、小虎、柒柒、铁狼、贵妃、清远,实力担当的KING、苍龙、莴笋,以及寒夜、沐沐、斌哥,以及最后雀儿山的风--- 十年前曾一起登顶四姑娘山三峰、西洋大哥,都是同携手、共进退,高海拔活动中的这种信任极为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3
发表于 2019-12-22 12:23 |只看该作者
20190604_IMG_843607.jpg

4,
七号,告别西大滩温暖的屋子,我们去到玉珠峰大本营。晚上,仰望星空,清亮璀璨。
八号,大本营适应。我们同时制定了冲顶方案,除了带领三位队员之外,我们队伍两两结对,结对的人中如果有一个人不适应或无法冲顶,则另一人无条件陪同下撤。
九号,大本营适应,高压氧舱的使用,大约两米长的一个圆柱体,密封舱,一个进气口,打气进去,一个放气口,同时还有一个自保的小的放气口,避免舱内压力太大,身体不适。
舱内有一块是透明的,双方可以透过这里用手势交流。
十号,我们出发前往C1,天气很好,大家十点左右才出发,快到C1时,开始下小雪,六点左右才到达C1。
C1营地在5600米左右的一个平坦的雪坡上,凯途高山之前已经将帐篷搭好,我们自己做饭即可。
十一号,早上一点钟起来,出发时却已经接近三点,很遗憾,晚上的风雪一直没停,只是凌晨阶段风还不是很大,我们打着头灯,看着路旗一直往上,然后开始接上路绳,沿着路绳缓慢上升。
和我搭档的清远走到前面去了,我和船长、沐沐走在后面。
风逐渐加大,五千八百米左右的时候,沐沐下撤,老船长陪同,我追上柒柒和贵妃后,她们也下撤了,我一个人又落在了后面,此刻天还只是微微亮,我沿着绳子往上走,过了一个又一个节点,始终还是没有见到前面的队友,能见度越来越低,绳子只能看到眼前几米,大约在早上七点半左右终于遇到了登顶后往回走的古古教练(预估他登顶的时间是早上七点),简单打了招呼后,我们相背而行。
风越来越大,天空中的雪已经分不清是地面刮起来的还是天上下的,看不清路绳还有多远,我机械般的拉着上升器往前、往上推进,但人已经昏昏欲睡,几度是在睡眠中行走但又很快醒来,早上八点左右,爬升结束,到达平缓处,见到了另外六名队友,路绳就要结束了,但却看不清山顶在哪边,只好坐在那里等待。
我试图挖雪洞,但全是碎雪且这么大的风,挖出来的雪马上被吹走。
隐约听到队友说,这么等下去,会失温的。
此刻已经到了海拔6100米,离顶峰的海拔高度只有几十米,但我们还要穿越一片平坦的雪坡,才能到达有铁架的玉珠峰顶。
“撤!”
我毫不犹豫的决定和小伙伴们集体下撤。
风还是很大,队友们沿绳下撤。
我非常的落寞,今年第二次上雪山,又在登顶之前下撤。
风越发的加强,下撤途中,我和清远、苍龙、莴笋四个人走在最后面。
路绳结束,陡坡已经下完,能见度依然很低,离营地是不远了,但我们却不知道往哪边走。
路旗也看不到。脚下厚厚的雪,分不清哪边是上坡、哪边是下坡。
怎么办?
此刻如果有绳子就好办了。我请清远上去拆一截路绳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以站立点为起点,向外探路寻找路旗,即使找不到路或路旗,也能牵着绳子回到站立点而不至于走失。
路绳拆不下来,我又上去拆,依然拆不下来。
我拿出对讲机,向C1呼叫:我们遇到紧急情况......
对讲机提示:电量不足、电量不足。此后对讲机只能听到C1呼叫,我们的声音发不出去。而且就算C1收到我们的呼叫,这么低的能见度,怎么能找到我们?
总不能坐以待毙吧,那就又挖雪洞?
苍龙已经接近失温,不停在颤抖,他体能要耗尽了。
莴笋似乎也没力气挖雪洞了。
我和清远无力但又非常坚定的挥舞冰镐,挖出的雪很快又被吹走,雪墙是垒不起来了,挖了许久,终于挖出一个接近两米长、七八十公分深的坑(下面可能是冰,挖不下去了),人可以躺下去,但是只能躺一个人。而且风太猛烈,躺下去仍然无法避风。
我有点不安:难道我们下不去了?
苍龙继续在颤抖,我们四人抱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风从正面吹过来。
我突然想起我的手表,它有指北针功能!
我们是从南坡上来的,那么回去的时候只要往南走,就是往下走。
按下指北针键,确定方向后,我走在前面,后面队友一个接一个,拉着前面人的背包,朝着180度的方向走。
走了一段,终于看到风雪中红色的路旗,走向路旗!
太惊喜了,我们死不了了。
用这个方法,我们接连走过了四五个路旗,终于听到C1营地里队友们说话的声音了。
隐约看到前面两个人,是古古教练和船长教练上来找我们!谢谢我的队友们,他们信任、等待、尽可能的前来接应,我们自救、永不放弃。
回来了。
回到营地,休息一阵,收拾东西,下山。
到大本营后,直接坐车到西大滩,收拾好所有装备、归还租赁的装备后,我们继续出发,晚上回到格尔木。
这一天除了早上古古教练登顶自拍了一张与铁塔的近距离合影,我们其他人再无一张当天的照片。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4
发表于 2019-12-22 12:27 |只看该作者
20190826_IMG_927405.jpg

5,
时间到了八月。月底,突然要去雀儿山。
出发前两天才确定去四川甘孜的雀儿山,订了机票,急急忙忙的按照装备清单收拾好衣服和装备,前往机场的时候还有点不相信,就这样快速的出发了?
其时我还没有完全从六月玉珠峰(未登顶)的过程中脱离出来,那次十多天的行程,两个多月过去后,训练的内容很多还是记忆犹新,如果说五一的哈巴雪山是重拾信心的话,那么玉珠峰则是系统的检验了自己对雪山攀登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程度,冰雪坡行走(上、下)、(硬)雪坡或冰川制动、结组保护行进、冰雪坡锚点的设置、1/3(1/5)系统提吊、冰裂缝沿绳上升、高压氧舱的使用等等,雪山上的技术操作,全面过了一遍。
哈巴和玉珠的时候,两次登山的冲顶日我都是处于队伍的收尾位置,都从队伍的最末尾收到了前方并安全下山,高原适应状态良好,所以那就说走就走吧。
联系了凯途在雀儿山大本营的野马,确定物资、行程、食品都没有问题。
技术、装备齐全、登山季节吻合、体能一般、营地已建、食品无忧、路线成熟、队友熟悉,六千米的雪山就这样说走就走了。
人生有很多事情不会给我们太多时间准备,能不能走、走得怎么样,不仅取决于当时的一念之间,更与当时的状态、之前的积累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5
发表于 2019-12-22 12:28 |只看该作者
20190828_IMG_933212.jpg

6,
节奏与体能、结组
从广州飞成都略作休息,第二天坐车12个小时,晚上到达甘孜,第三天进入新路海保护区,到达大本营,上到C1的当晚,我们还吃了丰盛的排骨、牛肉火锅,但人算不如天算,从4850米的C1继续往上,我的身体出现很大的状况了:反胃、呕吐,没有任何食欲,包括喝水。
大本营到C1的时候,爬升800米,当时右腿也觉得有点抽筋,好在自己及时调整登山杖的使用,度过了这一段。
二十七号,C1出发到C2的时候,我开始感觉疲惫,尽管当天只走了五个小时左右,但放下背包收拾好进入帐篷后,我就再也不想爬起来,消化系统不工作,一天没吃东西也没觉得饿,方便面的气味也觉得反胃,天黑前还是跑到帐篷外面吐了,早上吃的橘子,到傍晚都没消化,全吐了。
此后从C2到C3、C3冲顶再返回大本营,三天时间里,我基本上吃不下食物,背上去的锅什么都没装过,干干净净的又背了下来,队友们戏称我是背锅侠。
与之对应的是体能的严重不足,在C3的时候,即使是躺下状态,我也必须要口鼻同时呼吸,冲顶当天,我走在队伍最后一个,无须踩雪、探路,但依然走得非常艰难,基本上走20秒之后,要休息40秒,这样的节奏是我之前从未遇到的,好在它能持续,就这样的节奏,我们攀上了冲顶前的冰壁,并完成了冲顶。
看上去是顺利的。实际上,结组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困扰。
在冰裂缝结组行走,要求大家的行走速度保持相对一致,太快会被后面的人拉住,太慢则耽误全体人员的时间,绳子保持太松也很危险,万一掉下冰裂缝,垂下的绳子将起不到任何制动(保护)的作用,直到它被拉紧。
我们两位年轻且强大的协作--野马和86一直走在队伍前面或最后面,他们很照顾我们的体能,放慢速度行进,队友“风”的速度完全能跟上他们俩,但我和西洋大哥则很痛苦,我们俩都属于走一段之后必须休息一下的这种,下山时除了在C3营地和C2营地略有休息之外,行进中是没有休息时间的,所以这时候我走得非常被动,C2下C1途中甚至滑倒,把身后的风也拉倒了,好在两人都迅速制动住了,但风再也不敢走在我后面。
登山节奏彼此不匹配,结组行进时将是很大的挑战。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6
发表于 2019-12-22 12:29 |只看该作者

20190828_IMG_934314.jpg

7,
高反说来就来,不来也不来。五一在哈巴的时候,我们是直接上的高原,丽江之后到哈巴村、到大本营,中间没有适应期,我也完全没有影响,反倒是雀儿山,上去高原,在大本营没问题,大本营适应也没问题,上到C1后也还没问题,直到C1出发后,它却来了,最后三天没有吃东西,回来后过秤,体重轻了十斤。
雀儿山冲顶前夜,天气突变,前几天连续的阳光明媚变成了出发时的大风大雪,晚上雪一直没停,压在帐篷上的雪敲了一次又一次,四位协作也犹豫良久,最后还是决定按计划冲顶,凌晨一点半(修路的小伙伴)和两点多(其他队友)出发,他们凭着记忆,在黑夜里、在新雪地里踩出一条路,直到冲顶前的冰壁下。
此刻风雪突然停了,天气转好。
这时应该是早上还不到七点钟,只剩下最后的一截了,但是冰壁上的路绳因为大雪覆盖,完全不见踪影,三位协作并排一行,用冰镐一路夯上去,在接近冰壁顶部的时候,终于把两条路绳捞了出来,我们才得以沿绳上攀,并在最后阶段完成横切,上午九点之前,全体登顶成功。
中午十二点左右,从C3下撤的时候,天气又突变,起雾了,刚出营地,保护着走过一条冰裂缝之后,路线上的冰壁找不到了,关键时刻又是几位协作往左横切探路,大约三四十分钟后,终于找到冰壁及冰壁上的绳子,我们得以沿绳下降,通过C3、C2之间的冰壁,顺利下到C2,天气又好转了。
冲顶日,我不知道强大的协作们是如何做到找路的。因为路上几乎无路旗,路绳也仅仅在冰壁上才有,前面那大段的路上,仅凭记忆前行?
五月哈巴登顶那日早上,也是在天将亮时起雾(也是大约六七点),能见度也不见得好。
雪山之上,风、雪、云雾,实属常见,这种情况下要找到路或找到方向,有很高的难度,对路线熟悉、对山形了解、时刻关注雪下的地貌,或结组,或修路,不可贸然行动,以免偏离路线、走向危险地带--比如陡峭冰川、或明或暗的冰裂缝等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7
发表于 2019-12-22 12:58 |只看该作者
20190828_IMG_932611.jpg

8,
关于必须物资、备用物资
由于体能原因(木子教练曾经跟我们提起,雪山上最重要的是体能、体能),大多数“不必要”的装备或物资我们一般都放在营地帐篷里而不会随身携带,但实际上出去营地之后,我们很可能遇到一些无法预估、不可控制的意外事情,此时有些“不必要”的物资就显得有必要了。
雀儿山冲顶日早上出发的时候,我的备用雪镜没有带上去,原计划我们是7点钟就冲顶、然后就能下撤,所以我没有带备用雪镜,结果在接近九点的时候我们才冲顶的,西洋大哥的雪镜很模糊,我的雪镜就给他在用了(我误以为自己带了备用雪镜),事实上我的没有带上来,直到下到C3,我才在帐篷里找到它。
至于拍照的手机更是尴尬,反正我那天手机是没电了,同行大学生队伍的情况更糟糕,坏的、没电的、遗失的,都发生了,冲顶那天他们两台单反也没带上去(首先保证冲顶的体能,以及当天出发时的雨雪天气影响)。
想起梁哥登顶十四座,用摄像机录下几百G的视频,实在是了不起!
路餐我们准备的够多,品种也够,我是反胃了,所以完全没吃,C1以上的三天里,我就只喝了一瓶可乐,早知道从C1多背一瓶上去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8
发表于 2019-12-22 12:59 |只看该作者
20190828_IMG_936117.jpg

9,
协作与队员比例一比一。协作、向导或者是领队,在登山活动中都无比重要,这次雀儿山的协作非常给力,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是野马、86、小白、叶子,都是很年轻的小伙伴,身材不是魁梧高大,但背负重,体能好,而且特别照顾我们同行的小伙伴,冰雪技术娴熟,路线熟悉,对山体认知很深。
除了个人物品之外,团队早晚所有的公共食品、三条绳子,他们都要背负(路线上的营地已经提前修建好),这还是其一;其二,在冲顶日两次在白茫茫的雪地里找路、找路绳,其中冲顶前那段路特别难找,几十公分厚的新雪覆盖在陡峭的冰坡上,上行非常困难,他们一路攀爬,一路找绳,然后又刨雪建立自己的保护站、布下新的路绳,以及在暴露感极强的刃脊上修路,都需要非常过硬的绳索技术和冰雪行走技术,下山C3到C2的大雾的情况下,又凭借敏锐的感知能力,找到正确的路线,在数次跨过暗裂缝的过程中,小心谨慎的拉绳、为我们建立保护通道,这是他们训练有素的结果,保障了我们全体安全登山。
同时,协作们无微不至的服务始终贯穿在我们的行程中,大本营里为我们做上丰盛的饭菜、在雪地上烧水为我们捧上香喷喷的“香飘飘”、背到上面去的可乐、甚至从大本营煮好饭带到C1去、C1里丰盛的排骨火锅、平整而整洁的营地、每段冰壁上至少2~3条绳子可同时攀爬、下山后及时为我们联系马匹、车辆等等,不一而足,非常感谢。
同时,我们两个队伍的四位协作无论是过冰川上的冰裂缝、还是新雪覆盖下的冰裂缝,无论是在冰壁上修路,还是在营地里,始终带领我们团队走在一起,难走的路段在前面、危险路段必有收尾,他们的专业素养、果敢担当(冲顶日出发时,风雪中依旧决定带领我们冲顶)、体贴谦逊,我深为敬佩。

四川雀儿山的时候,从4800的C1到5300的C2,1200元背一箱可乐(300ml小支的,24瓶),当地老乡都不愿意背,我们找不到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9
发表于 2019-12-22 13:00 |只看该作者
20190824_IMG_922003.jpg

10,
坐车的智慧
甘孜县城回成都,过去车辆要走两天,现在因为成雅高速的通车,以及康定机场的启用(从康定去道孚直接从机场旁边穿过,到达八美,无须再走新都桥),使得甘孜到成都的车程节约到了10~12小时--不塞车的情况下。
不过成都去甘孜,在折多山塞车是常事,这段爬坡路远弯多,爬坡的货车走得慢,道路又只有两车道,在拐弯的地方,两台大车可能还需要让一下才能过,所以常常塞车。
我回到甘孜后,坐了当天夜里一点左右出发的一台丰田普拉多,这个车加上司机最后坐了9个人,显得非常拥挤,而且我们9个人都还有行李,平均每个人一个箱子或大包,司机硬是把大伙塞了进来,我坐最后一排,不仅无法活动,而且因为头后有包、左肩有包,车辆颠簸的时候,包就会甩过来,压在肩膀上,所以很难受,不过最后因为我想办法把包挂在了拉手上,再也不会压着我的肩膀。
回到成都,已经接近十二点,司机收费还是公道的,第三排三个人,是每人350元,第二排的四个人,是每人400元,第一排的估计450元。
联系车辆订车位的时候,要和司机说清楚你要坐第几排。
当然,也可以坐大巴,早上六点半有一班车,班车也最好提前买票,常常客满。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0
发表于 2019-12-22 13:02 |只看该作者

20190829_IMG_941119.jpg

12,
天气。
我们在雀儿山大本营的时候,天气晴好,在C1的时候,天气晴好,在C2的时候,天气晴好,上到C3后,天气变坏,在C3的那个晚上,一场大雪差点把帐篷埋没,我们不得不在半夜里多次敲打帐篷,把雪敲下去,新雪大概有20公分厚,把第二天冲顶和下撤到C2的路全部埋没了,到C1时则变为小雨,这样的天气很考验我们的装备,我的新的冲锋衣裤都不咋地,雨水都渗进了里面的衣服,幸好这天是下撤,下来后有衣服换。
大本营在景区里面,这里生态保护还很好,每天晚上都有熊光顾基地里的帐篷,来这里找食物,据说个体还比较庞大。
C3下C2的冰壁,我所在的那条绳子下降很费劲,后来我是直接挂在旁边下降的86身上下来的。
8月31日返成都,经过折多山的时候,漫天雪花,而回到广东,还是非常炎热的夏季。
几天,恍如隔世。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1
发表于 2019-12-22 13:04 |只看该作者
20190830_IMG_947925.jpg

13,
雀儿山出行我又是背着新款的多特背包,谢谢朋友小胖及多特,他在当年培训结束之后隔了一年仍然践行了对我的承诺,送我一个新款的多特背包,这个背包今年伴随我走过哈巴、玉珠和雀儿山三次雪山。在远行和高山的活动中,一个适用、可靠的背包是我们的忠实依靠,2008年第一次使用多特背包,到如今已经是第三个,眼见它一代代更新、一代比一代优秀、细致。
谢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高山协作们,他们才是伟大的攀登者。
谢谢我同行的小伙伴,登山时我们之间绝对的信任和共同进退,就是力量。
2019年,我只一次登顶了六千米,仅此而已。
                               三笑,2019年12月21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2
发表于 2019-12-22 13:28 |只看该作者
过去了许久,终于完成了一桩心事。

最后当然要感谢老船长同学,十二年前我们一起爬山并一同进入深登户外教练班,此后我的重心一直在户外、教学以及救援队,他则专心雪山和马拉松,十年过去了,他一直激励、感染着我们,今年他大力推荐,我才有机会一起雪山。
我们有太多的回忆和开怀,只是非常遗憾的是没法陪他喝几杯。
但总归我们是无拘无束的,畅快。

IMG_5884.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3
发表于 2019-12-22 13:32 |只看该作者
船长、我和古古。
在玉珠峰1号冰川第一天训练时的午餐休息时间里。
他们俩非常谦逊的站在我这个新人旁边。由衷的感谢他们的护航、指导。

20190602_IMG_832802.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4
发表于 2019-12-22 13:34 |只看该作者
步伐练习中。当天我非常卖力,上下十几趟。这是在中午,太阳很大,气温很高,在雪地里只穿了一件保暖内衣,但一定要注意防寒,说不定一阵风过来,冷气直入骨髓。

20190602_IMG_833103.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5
发表于 2019-12-22 13:35 |只看该作者
继续上上下下的雪坡行走技术练习。

20190602_IMG_833404.jpg

20190602_IMG_833605.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6
发表于 2019-12-22 13:36 |只看该作者
开始结组行走训练了。
时刻注意前后队友的状态,他们的行进情况与自己息息相关。

20190604_IMG_843607.jpg
20190604_IMG_837306.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4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1

17
发表于 2019-12-22 13:38 |只看该作者
再放几张图片,每天在冰川附近训练

20190604_IMG_843808.jpg

20190604_IMG_844009.jpg

20190604_IMG_845110.jpg

20190604_IMG_846112.jpg

20190604_IMG_846313.jpg

20190604_IMG_846614.jp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3Rank: 3Rank: 3

参加活动: 7

组织活动: 1

为老师的坚持而点赞,感谢您孜孜不倦的教导,户外的路上我们一起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1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19
发表于 2020-3-14 17:35 |只看该作者
祝贺你们再登高峰。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