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0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寄成绩单给家长,能促成大学生努力学习吗?

Rank: 6Rank: 6Rank: 6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4-4-12 23: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不久,部分大学开始建立家长群的新闻热度很高;最近,浙江大学等高校寄送学生成绩单给家长的新闻又引起关注。有网友说:“万万没想到,读大学了还跟小学生一样担心爸妈看到成绩单。”

大学是否应该将学生成绩单以寄送等方式提供给家长,引发了颇为激烈的争论。

反对这种做法的网友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了,需要对自己的成绩、个人发展负责,事事都由家长包办代管,不利于形成自主意识和自我负责的态度。但支持寄送成绩单的网友则给出了更现实的理由——全国各地、各种层次的院校都存在因为挂科太多以至于被退学的学生,一些学生或许能毕业,但成绩绩点不高,对就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虽然一些网友坚称大学生是成年人,需要、应该、能够对自己负责,但如果真出现因为成绩太差不能毕业或难以就业的问题,最终给孩子兜底的还是家长。也就是说,大学生对一些行为的后续影响,意识不到,也无法负责。

多数大学生年龄都超过了18周岁,是法定意义上的成年人,当然需要建立、强化自我负责意识,应当对大学期间的课业、成绩管理承担责任。但人的成长毕竟是渐进的,不存在名为“长大”“懂事”的开关。具体到大学学习生活的安排,还涉及行为经济学里的重要概念“延迟满足”——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除了奖学金等即时奖励,更多的良性、不良后果还要等到毕业后才逐步呈现。这就使得很多人确实会基于惰性,以及对中小学期间紧张状态的反弹,进入大学后学习习惯和意志力出现滑坡。而对这种放松、放任的长远后果,大学生往往缺乏足够充分的认识。

无论是建立家长群,还是学校、教师向家长以各种方式反馈考试成绩,本质上都可视为大学教育向中小学阶段家校合作模式的效仿。大学的校方和教师,重新将部分教育责任分摊给了家长,希望经由家长向学生施压。

我们不能回避的一个根本问题在于,大学生哪怕本科毕业后攻读研究生,又或者毕业后就业,终将脱离家长的视线,必须凭借自我管理来度过漫长的人生。如果因为部分学生大学期间不太用功,就重新祭出中小学阶段的严管模式,请家长把孩子管起来,本质上还是难以解决学生自主性、自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更何况不同于中小学阶段,大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性、叛逆性往往更强,家长所能实施的管理、督促其实也很有限。

笔者以为,要增强大学在校学生的学习专注度,提高其学业和成绩管理的水平,求助于家长不是一个好办法,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要下更多功夫,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展现学业水平、综合素质对个人未来发展的影响,要以具象化的方式来触动学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惰性放任等问题。

来源:南方教育时报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