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核心提示 深圳市自2019年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以探索超大型城市固废治理样板为使命,制定起跑、跟跑、并跑、领跑四个阶段目标,全方位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1年是“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验收年,同时也是“十四五”时期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的谋篇布局之年。目前,我市已如期完成56项指标和100项年度任务,“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体废物治理能力提升成效显著。 践行“无废”理念,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深入推进“蒲公英计划”。深圳市“蒲公英计划”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度认可,《深圳市推行公众教育“蒲公英计划”打造生活垃圾分类传播机和助推器》一文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编印的《建设工作简报》第82期刊发,为全国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深圳样板”,“蒲公英计划”向全国推广。 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不断规范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市5749个住宅区共设置集中分类投放点21231组;全市配备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共840台,其中新能源车辆493台,占比58.7%;截至2021年11月,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为45.6%。 抢先抓早建立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印发《深圳市塑料污染治理重点任务安排表》等塑料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文件及指引18个,并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产品已停止生产;可降解购物袋在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全面推广;新认定塑料资源化利用领域高新技术企业8家;“丰·BOX”可循环包装箱累计使用878万次,全年等效减少碳排放3.3万吨;全市全生物降解农膜的覆盖面积达100亩。 全面推进绿色快递。大力实施“2582”工程,开展重金属和特定物质超标包装袋与过度包装专项治理,目前,全市可循环快递箱(盒)使用量达20.1万个,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93.2%,新增233个邮政快递网点设置标准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全市总数达1430个,全行业新能源汽车使用量4871辆。 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 据介绍,我市新建投产宝安环境治理技术应用示范基地一期危险废物处置项目、坪山环境园建筑废弃物消纳场、龙华章阁建筑废物消纳场等项目,固体废物本地处置和利用能力达到6.6万吨/日和20.5万吨/日,2021年全市固体废物总利用处置能力比2020年增加了32%。生活垃圾实现全量焚烧和零填埋,建筑废弃物利用处置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全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由45吨/日提升至105吨/日,医疗废物全部得到及时安全处置;培育和支持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企业3家;新增农业废弃物回收点100个,建设农业废弃物集中暂存仓库5个;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并实现零填埋。 科技赋能,推动固废治理智慧化 对标一流,全面建成智慧环保监管平台,打造了源头可追溯、过程可跟踪、处置可监控的全过程智能化闭环监管体系。疫情期间重点开发医疗废物智慧监管平台,实现全市233家涉疫产废场所医疗废物贮存间、作业区域视频监控全覆盖。结合固废智慧监管平台,开发视频远程执法功能,实现“不见面”执法监管,监管效能显著提升,有效缓解执法人员不足困难,全市共有注册企业用户17759家,累计视频执法6605次。参照天猫商城商业模式开发上线危险废物处置交易平台,现有注册企业5721家,构建了产废单位与经营单位之间线上交易平台。开发污泥运输在线监管系统,通过视频监控、车辆GPS定位、资料审核报备、地磅电子数据汇集等功能模块,实现污泥产生、处理、运输、处置全过程实时电子监控。 “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八大行动计划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全面总结当前“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基础上,“十四五”期间,深圳市将按照跟跑阶段的目标设计,对标国际先进地区,以“全民减废、资源循环、趋零填埋、低碳发展”为目标导向,编制印发《深圳市“无废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年)》,系统谋划八大行动计划:一是聚焦绿色生活、绿色开发、绿色生产,深入开展全民减废行动;二是聚焦精细化管理,全面开展分类收集行动;三是聚焦绿色低碳,全面开展资源循环行动;四是聚焦能力提升,开展安全处置行动;五是聚焦先行示范,开展改革创新行动;六是聚焦全民共建,全面开展“无废文化”行动;七是聚焦合作共赢,全方位开展区域合作行动;八是聚焦“双碳”目标,全方位开展减排行动。力争到2025年,建设成为超大城市“无废城市”典范,城市源头减废成效显著,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各类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安全处置,固体废物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制度、技术、市场、监管保障体系趋于完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无废城市”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趋零增长”,原生生活垃圾、市政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废弃物“趋零填埋”,建筑废弃物外运处置比例显著下降。 将深度融合“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深圳市将深度融合“无废城市”建设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具体将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深入推进碳普惠体系建设。加强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构建相关制度标准和方法学体系,完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机制,建立碳普惠商业激励机制。搭建碳普惠统一平台,逐步实现碳积分、碳普惠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联通、兑换和交易,初步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作良好的碳普惠运营机制。到2025年,基本形成规则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和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 二是推动居民绿色生活与碳普惠深度融合。完善节电、节水、节气、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用水、用电、用气及垃圾分类服务平台数据信息采集功能。制定绿色生活碳减排量和碳积分兑换规则,通过碳积分奖品兑换等形式建立基于绿色生活场景的碳减排激励机制,推动绿色生活。 三是深入开展固体废物减碳核查行动。按行业、领域逐步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碳排放核查体系,重点推进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市政污泥燃煤掺烧等领域的减碳核查工作,构建核查方法,编制技术指南,构建碳排放相关基础数据库,培育第三方核查能力,积极推动开展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碳排放的监测、核查、报告,总结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行业碳减排先进技术和减碳成效,结合深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特征设立减碳示范项目,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四是深入开展工业企业减废降碳行动。深入开展电力、印刷、电子制造、塑料、纸制品、食品等重点行业固体废物综合整治,深入推进企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贡献的碳减排量纳入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用于抵消补充企业碳排放配额,推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用于碳市场履约抵消。 该负责人表示,“无废城市”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深圳将不断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完善机制、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强力推进,提升水平、打造示范,努力打造好“无废城市”样板,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珠三角无废试验区建设提供深圳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