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1719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崇德尚艺,相声行业需要自我更新

Rank: 6Rank: 6Rank: 6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1-5-4 10: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0 \  Y3 a  U* G0 w8 Y5 ?2 u/ L3 i- L9 ^/ I0 `8 N; v, R( E& H
8 w3 a- N0 r3 u+ c" n
  近日,针对少数民间相声表演团体在公共场合暴露出的不当行为、不良风气,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及行风建设委员会发出倡议书,希望加强相声界行风建设,自觉践行崇德尚艺。
/ b# I' X5 o5 u+ F4 E8 Z, j, R! a" U' @$ `
  相声是语言的艺术,然而时下一些演员却管不住自己的嘴。有的张口就来、胡说一气,把脏口荤口当作语言特色,有的拿社会禁忌当作调侃对象,有的把和观众互动当作表演全部;有的表演不够、洋相来凑,简单嫁接各种综艺桥段,又唱又跳又吼又叫。这样一些低俗、庸俗、恶俗的表演,丧失了语言艺术的操守,也污染了相声市场的氛围。
3 H) S6 r! b8 g& E
3 L, n) D: X# A5 {, X/ h2 U  演员谋生不容易,但基本操守不能丢。对以相声为生的民间艺人而言,编演符合市场需要的作品理所应当。但要看到,演员和观众是相互塑造的。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表演就会培养什么样的观众口味。客观来说,一些出洋相、下三路的表演,也许一时间效果火爆,但如果脱离了一桌一扇一张嘴的表演形式,一味依靠强刺激赚取眼球,就会陷入为了留住观众而不断寻找更强外在刺激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行业畸形发展、难以为继。; t4 H3 d, ?7 Q8 i6 z
- d+ m8 ]4 B+ \( x
  艺术创作有空间,但艺术表现有底线。必须要承认,幽默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相声在作品和技法上也必须推陈出新。我们需要现实主义的作品,也允许无厘头式的创作;我们需要“肉里噱”的笑料,也允许“外插花”的包袱;我们需要语言技巧,也接受表演尝试。但创作自由不等于无视基本的道德底线、美丑标准,这应当成为行业的共识。; o% |, N4 @, E5 H1 y8 D

2 c9 U  z1 }" L! G+ A  近年来一些相声团体爆出的负面新闻,归根结底是管理方式的落后。固守师徒关系教条,不顾说学逗唱质量,只是助长了师道家法的脾气;固守班社制的教条,不如建立合理的人员财务管理机制。我们必须反思,从繁琐的拜师仪式,到“三年学徒两年效力”,哪些真正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哪些真正促进了行业的传承发展,哪些是封建家长制及人身依附的遗存。对于跟随传统相声一同复苏的相声传统,不能以恢复传统为名照单全收,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
  ?; N6 o' G1 j8 Q7 I- @* T; w# N- B4 Z' h
  从旧社会走来,经历过街头撂地画锅的辛酸,始终在世俗沟壑里滚动,相声呈现出市民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作品的角度看,其中既有对真实生活与人性的洞察,也难免有消极情绪、低俗趣味。从行业的角度看,既摸索出了一套适合相声传播、传承的可行方式,也存在着一些落后保守的观念和制度。所以,作为重要艺术门类,登堂入室的相声必须重新思考“传统”二字的真正内涵。0 _2 S% m& K: C8 I

6 X; @- x. S/ |1 A( y& ?  传统相声是演员学习的根本,但哪些内容可以重新带入剧场,需要加以考量;行业传统凝结了前辈的心血,但不是泥古不化的借口。尤其在脱口秀、单口喜剧愈发活跃,大喜剧市场不断延伸的当下,相声当有更宽广的胸怀,去迎接“前台”“后台”的创新。9 ~+ g) I* V+ s9 V. s6 R, p( _

: O* @7 _& x7 _0 M, E  犹记得上世纪50年代,北京相声改进小组的成立,为相声内容进行了一次脱胎换骨的净化。如今,倡导崇德尚艺、加强行风建设,从内容到管理,相声界需要一场自我更新。(人民网)
" l5 B/ h  C: d5 g9 ~4 S
) M' z. D8 E3 r# ?& |5 q% n4 I
. x4 N- j9 }; v" j6 T) E# X+ H* y" K! q

1 q7 Z5 V- @& p% `8 c$ X( f
+ ?1 ]( |. i- L; U7 Z; q#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关闭
111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