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论坛

搜索 高级搜索
百宝箱
 注册 | 找回密码
查看: 37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书评] 探究贾府破败之二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帖
发表于 2020-7-4 14: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马上注册,知更多事,识更多人,玩转大深圳!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探究贾府破败之二

之前我在那篇文章“探究贾府破败及元妃之死”中说过贾府破败的主要原因是:一是自身腐败严重和势力太大;二是新皇帝上任要整治腐败并清除一些势力很大的前朝重臣!现在再接着说,说说贾府的势力很大具体表现在哪里,原著中有过几处叙述,我就取其中的两处说下:
一: 贾雨村借贾府的光东山再起。在第三回中(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雨村央求林如海帮忙,于是林如海写了封书信给贾政,而贾政看到是妹夫介绍的,因此也积极帮忙,很快就帮贾雨村谋了个差事,由此可看出贾府的势力是很大的,贾雨村这么一个以前被革过职又阴险狡诈的人,如果没有强硬的后台是不可能再度起用的,此外也从另一方面看出贾府的腐败,不管对方的人品怎么样有什么前科,只因是妹夫的介绍就积极帮忙,难怪后来贾雨村那么卖力为贾府出力。 原文: 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上任去了.不在话下.
二: 秦可卿超乎寻常的葬礼。我觉得作者写秦可卿的葬礼不仅仅是为了表明秦可卿受到的待遇规格高和突出秦可卿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想暗示贾府的势力很大,这个从送葬的宾客可知道,有六个国公,和宁荣二公合称为八公,还有以北静王为首的四个郡王,余者一大堆王孙公子等。这些人都是和贾府同一阵营的,由此可知贾府在朝廷的势力有多大,即使不是权倾朝野,也是实力非常雄厚,而这么大的一个“结党营私”的官僚集团历来都为皇帝所忌惮,即使现在这个皇帝袒护偏爱不铲除,也会被下一个新皇帝所消灭,试想有哪个新皇帝不害怕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存在这么大的一个前朝势力集团,万一造起反来如何了得?!如果是皇帝亲自出手,那么这个势力集团往往是凶多吉少,当然,这个也不能排除皇帝一方失败,最后被废被杀甚至改朝换代,历史上也有过这样的事例,但这个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内,而且这个也不贴近作者的意图,因此,我们只讨论这个腐败严重势力很大的官僚集团最后被新皇帝所铲除的观点。所以,我认为作者写贾雨村东山再起和秦可卿超乎寻常的葬礼是为了以后写贾府破败的原因做一个伏笔,也为后来即使被抄家调京治罪的甄府以后大事化小死罪变活罪和甄宝玉考取功名获得官职做了伏笔,因为贾府仍在又是世交,岂有不积极帮忙甄府之理?!试想连贾雨村这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穷儒都帮,更何况是甄府!
原文: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因为太长就不全贴了)
那时官客送殡的,有镇国公牛清之孙现袭一等伯牛继宗,理国公柳彪之孙现袭一等子柳。。。。。。。。。。。走不多时, 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的。
嗯,说完贾府现在说下甄宝玉史湘云夫妇,上次我说到甄宝玉夫妇是被人冤枉迫害含恨自杀的,那么究竟他们用何种自杀方式呢?我觉得他们应该是投江自尽,可能有人说,水涸湘江不是说江水都干了吗,怎么可能还投江自尽?呵呵,其实我认为这只是作者写人物的结局是死了的一个手法,也就是说史湘云夫妇最后的结局是死了,但并不是说真的江水都干了,再说了,这么大的一个江怎么会干枯的呢?!实际上这恰恰是作者暗示了史湘云夫妇的自尽方式,那就是投江自尽。嗯,我估计作者是参考了屈原投江的故事,所以有了这个写作意图。还有,我上次说到他们自杀的第二个原因之所以暂时保密,就是为了放在这篇文章来说,因为贾府的破败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没有了贾府这个强大的靠山,胜利者可以随时找个“莫须有”的罪名来害你,更何况你还得罪了官场上的那么多人,被罗织一大堆罪名也不奇怪,试想贾雨村这么个狡诈之徒都会被人整,更不用说甄宝玉这个为官清正的人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甄宝玉最后不被害死才怪。说到这,可能还有些读者对甄宝玉的转性还是不太明白,那我就再说下,争取说得更明白点,呵呵。首先,从两个人的名字看就让人觉得非常奇怪,好像有什么玄机似的,你看,一个叫贾宝玉(假宝玉),一个叫甄宝玉(真宝玉),对比太强烈了,试想,虽然他们以前性情什么的都很相似,但是如果他们的人生经历从头到尾都一样的话,那么作者写甄宝玉这个人物明显就是多余的了,画蛇添足也就一个鸡肋,没什么意思,再说了,既然都一样,那还给他们起这么个有强烈对比的名字有什么用呢,何必搞得读者个个都迷雾重重,还不如另外起个什么赵宝玉钱宝玉的名字算了,而且他们的样子又都一样,这么多的相似肯定暗含作者很大的一番意图,所以,只有把他们两个人以后的人生经历发生大相径庭的变化也就是有了强烈对比,才能把作者的这番意图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此,我认为甄宝玉以后转性是必然的!而且在原著前面部分早就叙述过有转性的人,先是非常优秀的北静王,后又是呆霸王薛蟠,尤其是这个北静王,我觉得甄宝玉和他非常接近。北静王他自己也这么说过,以前他也是受到家里无比的溺爱顽劣异常不喜读书,但后来转性后变得性情谦和有了很强的上进心,不但用功读书,还常常和名士高人相聚畅谈,现在成了贤孝才德人见人赞有名的贤王。至于北静王为何会转性,作者却没有交代,所以,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我觉得北静王就是甄宝玉的榜样,写北静王转性就是为了给以后甄宝玉的转性埋下伏笔,也就是作者作的一个暗示,甄宝玉转性以后会变得和他一样,因此,北静王和甄宝玉的人生经历相近程度比贾宝玉和甄宝玉的要近,因为前者是前后相近,似乎走的都是同一条道路,而后者却是前面相近后面却是相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和对比。当贾宝玉仍旧沉沦在荣华富贵风花雪月的梦中时,甄宝玉却开始奋发进取了,最后考取状元,成了人们眼中谦虚听话勤奋好学的好孩子,人中宝玉。而贾宝玉呢,还一直在一边傻想着天天能和众多姐妹吃喝玩乐,过着无忧无虑荣华富贵的生活,一边又痴想着和林黛玉风花雪月卿卿我我,享受世间男女情痴情种的温柔乡。还有,我认为作者将甄宝玉和贾宝玉两个人的对比不仅仅放在事业上,在姻缘上也有对比,就是我之前说的史湘云和甄宝玉的没有定情物却是真金“真玉”的金玉良缘对比薛宝钗和贾宝玉有定情物真金假玉阴差阳错名不副实的金玉良缘。嗯,对于认为北静王,甄宝玉用功读书奋发进取立志将来干一番事业这种做法很好的传统观念和大肆夸赞贾宝玉所谓的反封建叛逆精神的看法,哪个对哪个错,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如果有人非要把这种传统观念硬说成是封建思想,那我就只能付之一笑了!
原文: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因为太长就不全贴了)
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妇告殂,因想当日彼此祖父相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水溶在轿内欠身含笑答礼,仍以世交称呼接待,并不妄自尊大。。。。。。。。水溶十分谦逊, 因问贾政道。。。。。。。。。。水溶又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 想老太夫人, 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 昔小王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若令郎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到寒第.小王虽不才,却多蒙海上众名士凡至都者,未有不另垂青目.是以寒第高人颇聚.令郎常去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至于甄宝玉转性的原因,我想原著后面所说的甄府被抄家并调京治罪就是一个转折点,而且我认为这个转折点不仅使甄宝玉转了性,还给他带来了美好的姻缘,就是我之前说过的甄宝玉和史湘云千里姻缘一线牵,因为本来他们两个人是天各一方,一个在南一个在北,现在甄府被调京治罪,这么一来就让甄宝玉来到了京城,尽管是因为家里出了祸事,但正是这件祸事,让甄宝玉因祸得福,这下好了,史湘云终于能和她真正的“爱哥哥”缘在一起了,这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真乃“天意”也(实质是作者的意图)。一个真的天意促成了假的金玉良缘,一个“假的”天意造就了真的金玉良缘,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呵呵,谁是真谁是假,谁又能分得清?你说真时他说假,他说真时你说假。人世间就是这么荒唐搞笑,难怪是大荒山无稽崖!哈哈!也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就拿贾宝玉来说吧,有的人说他真,或因他含着带有奇文罕字的美玉出世,或因他是他们眼中的封建叛逆。但也有的人说他是假,例如我。至于他怎么假,我以前写的文章里有答案,大家慢慢看慢慢找吧。当然了,他也不可能假得一无是处,至少还得带点真,否则,作者把这样一个人当红楼梦的主人公就太没意思了,你说是吗?呵呵!正因为他的假,所以重点让他演绎了一场黄粱一梦(假的美梦,正所谓假的宝玉假的梦!)!以便好好诠释“红楼梦的三假”---假的宝玉,假的金玉良缘,假的太平盛世!!!嗯,我觉得作者写甄宝玉来到京城不仅仅就是为了和史湘云相会,还有一个重要的意图就是让他和红楼梦的主人公贾宝玉也有了见面的机会,让他们在梦中的相会变成了真正真而又真的的现实,说不定还让他们两个人PK下,看看谁才是真的宝玉,呵呵!虽然我不知道作者写他们两个人梦中相会最准确的原因是什么,但我猜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暗示他们将来一定会有真正见面的机会。我现在在想,当甄宝玉贾宝玉两个人都在京城住的时候,是何等的好笑,肯定闹出不少笑话,只是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天才的作家能把这些笑话精彩地演绎出来?啊哦,说着说着话题又走远了,好,现在回来说说甄宝玉转性的原因。我猜是因为这次甄府被抄家治罪,让甄宝玉大受打击,看到家里发生变故,他不但没有丧志颓废,反而激起了他重振甄府基业的雄心,因此,他下决心转性用功读书争取将来出人头地干一番事业!当然,这可能还有贾政北静王等的劝导帮助,最终甄宝玉考取状元获得官职留京为官。当然,也有可能是派到外地做官,如果是这样,那就设想他被派到湖南去,因为那里有湘江,最后甄宝玉史湘云夫妇是跳入湘江自尽,这看起来似乎更符合判词,呵呵,这个设想还真不错。说到这,大家可能有个疑问:甄府被抄家治罪了,甄宝玉还有资格参加科举吗?对这个问题我也说不清楚,因为我对古代的科举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这是有可能的,我是这样推测的:虽然甄府被抄家治罪,但是贾府仍在,皇帝仍在,元妃也仍在,贾府和甄府是世交,故贾府和元妃肯定会为甄府求情,而皇帝很有可能听从贾府元妃的话,再者皇帝多多少少也都会念及甄府以往的功劳,所以,最后很有可能对甄府网开一面,就是刚才所说的,从轻发落大事变小死罪变活罪,再者甄宝玉还未成年,也没有参与其中,所以,最后在贾府元妃力保之下得与参加科举,试想,连贾雨村这么一个被革过职有前科的奸诈之徒,贾府都能让他重新获得官职,更何况是英俊潇洒一表人才的甄宝玉?!因此,我觉得甄宝玉以后考取状元是有可能的。不过,经过这一劫,由于甄府受到了打击,因而贾府的势力也有所削弱,所以,也让以后的新皇帝减轻了一份压力。既然甄宝玉无罪释放,那么他以后住在哪呢?我是这样设想的:暂时住在贾府大观园里面用功读书,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和史湘云见面,又因为贾宝玉也一同住在这,所以,甄宝玉贾宝玉这两个人肯定能和众人闹出很多笑话。等考取状元获得官职之后,甄宝玉才搬出贾府,到那时可能就是甄宝玉和史湘云结婚的时候了,事业有成再娶一娇妻,真是双喜临门!嗯,至于为什么我会推测甄宝玉和史湘云最后会在一起呢?除了之前我所说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第五十六回中,为什么在甄府来人之后贾宝玉对甄宝玉的疑问,不问林黛玉,薛宝钗和袭人等,却偏偏问叫他为“爱哥哥”的史湘云,而且史湘云还相信有这么一个甄宝玉,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这说明什么?说明作者是有意想把样子酷似贾宝玉的甄宝玉和史湘云将来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让他们成就一段没有定情物两厢情愿真正的金玉良缘!不过,无论是甄宝玉还是贾宝玉,他们最后的结局都是悲惨的,甄宝玉经过家中变故后,虽然转性用功读书立志出人头地重振甄家基业,但在宦海沉浮中,终敌不过腐败官场阴险小人,最后含恨自尽,其实这个也在意料之中,试想连阴险狡诈的贾雨村都被人整过,更何况甄宝玉?!原著前面所叙述的贾雨村的官场经历其实就是为以后甄宝玉的官场经历作了一个伏笔。而贾宝玉虽然不读书不做事,只知道吃喝玩乐,但最后至少还能留条小命看破红尘出家了。呵呵,红楼梦,黄粱一梦,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第一人(即千千阙歌,IMCFGXQZ)于2013.07.20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Rank: 2Rank: 2

参加活动: 0

组织活动: 0

2
发表于 2020-7-4 14:47 |只看该作者
贾宝玉的“贾”就假在他不是名副其实的真宝玉,而只是一块假的宝玉-----顽石!!!

贾宝玉---假宝玉---假的宝玉---顽石

“贾”字的妙用: 假的宝玉,假的金玉良缘,假的太平盛世;最终演绎了一场假的美梦-----黄粱一梦!正所谓假的宝玉假的梦!

太虚幻境不是“太虚-幻境”,而是“太虚幻-境”(虚幻之境),亦即“太平盛世”

太虚幻境-----虚幻之境-----太平盛世

警幻:警醒幻梦的世人,尤其是那些还以为是太平盛世的人!

此回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立意本旨。 红楼梦的主题就是梦!!!

红楼梦的“真”和“假” 真:人生哲理 假:荣华富贵

何为“石头记”?顾名思义就是作者想通过叙述贾宝玉(顽石)一生荣华富贵最后却失魂落魄的坎坷经历来警醒世人!

石头记,在我看来其实就是“顽石历险记”!

红楼梦,在我看来也就是黄粱一梦!

顽石不听仙人劝说,执意要去人间享受,最终“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不过是冥冥中早已注定罢了!

附注
名词解释:黄粱一梦
黄粱一梦,黄粱指小米,黄粱一梦即指梦醒来的时候小米还没有煮熟。相传唐朝时期,一位名叫吕翁的道士因事要到邯郸,巧遇一名姓卢的书生。卢生渴望得到荣华富贵,吕翁一番劝解不见成效,便让卢生在他的枕头上睡觉,让他在梦中得到荣华富贵。卢生在梦里历经大起大跌,最后在荣华富贵中度过余年。卢生做完梦后醒来,发现店主人蒸的黄米饭还没有熟。经过这次黄粱一梦,卢生大彻大悟,再不去想进京赶考了,反而进入深山修道去了。 成语流传至今,用来比喻荣华富贵如梦一场,短促而虚幻。

白雪枯木图的玄机:白雪枯木,水木合一
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本人写的有关红楼梦的文章,目前一共十六篇文章,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去看看:
惊曝红楼梦惊天大迷局: 揭开薛宝钗的神秘面纱
揭开薛宝钗的神秘面纱之二
再破解红楼梦又一谜底:甄士隐,贾雨村
再破解红楼梦第三个谜底:金玉良缘
解说枉凝眉
浅说红楼梦和再说枉凝眉
解说金玉良缘和木石姻缘
谈谈神瑛侍者薛宝钗的结局
说说另一真金史湘云的结局
也说贤惠丫头花袭人的结局
漫谈红楼梦里的“顺天”和“逆天”
探究贾府破败及元妃之死
剖析红楼梦的写作意图
探究贾府破败之二
解析红楼梦的“真”和“假”
解密秦可卿
(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快速回复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高级模式意见反馈
fastpost
关闭
111返回顶部